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以至固化是造成苏联亡党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苏联官僚特权阶层形成的根源,主要在4个方面:俄国的治国传统、苏共的组织伦理、干部的身份设定和监督的空泛虚化。正是这4个方面的因素,共同造就了苏联历史上独特的官僚特权阶层,为苏联党国覆灭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2.
分析苏共失败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斯大林时期开始,苏共日益脱离群众,对人民利益的损害日益严重,最终走向失败。主要表现为:个人高度集权、官僚特权阶层腐败、暴力专政、党群关系倒置和忽视群众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3.
苏共特权阶层是苏联政治史上的重要问题,西方苏联学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对西方苏联学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评述其关于苏共特权阶层概念的界定、特权表现、阶层特点、产生原因、影响等,可以全面地呈现苏共特权阶层的问题,以为鉴借。  相似文献   

4.
苏共从执政的中后期开始严重脱离群众,成为导致苏共变质的关键因素。脱离群众导致苏共背离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想路线,在理论和思想上不可避免地犯了主观性和片面性的错误;脱离群众导致苏共官僚特权阶层的势力不断发展蔓延,最终成为执行苏共亡党亡国自我政变的主要力量;脱离群众导致苏共领导层个人专权的诟病难除,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破坏,党员和非党群众的集体经验和集体智慧长期被忽视。  相似文献   

5.
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腐败,特别是党内形成了一个权贵阶层,导致苏共自己割断了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人民群众的不满、失望、冷漠和抗议的逻辑链条中,最终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相似文献   

6.
黄综 《政治课教学》2002,(11):37-3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党80多年来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 1991年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原因很复杂,我看至少有三条深刻教训:第一,理论上长期搞教条主义,思想僵化。苏共长期以来把马列主义当作教条。理论的教条化,使它不能解释世界发生的变化,也不能解释苏联自己遇到的问题。第二,制度上僵化,一成不变,失去了活力。第三,共产党蜕变为脱离群众的官僚集团、特权阶层,失去民心,失去群众基础,直至苏共领导集团走向背叛。这些都是极为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党80多年来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 1991年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原因很复杂,我看至少有三条深刻教训:第一,理论上长期搞教条主义,思想僵化.苏共长期以来把马列主义当作教条.理论的教条化,使它不能解释世界发生的变化,也不能解释苏联自己遇到的问题.第二,制度上僵化,一成不变,失去了活力.第三,共产党蜕变为脱离群众的官僚集团、特权阶层,失去民心,失去群众基础,直至苏共领导集团走向背叛.这些都是极为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8.
黄苇町 《学习之友》2011,(12):42-42
在苏共垮台前不久,即1989年前后,苏联社会科学院曾作过一个“苏联共产党究竞代表谁”的调查,结果是: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有7%,代表工人的只有4%,而认为苏共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竞达85%。这项调查说明,苏共已严重脱离了群众,尽失人心,遭到了普遍的唾弃。应该说,这才是使苏共垮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初苏共垮台,导致这一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历史遗留下的问题与日益僵化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苏共脱离群众,失去了执政基础是苏共垮台的深层原因。它留给我们党的教训是深刻的,这就是必须加强和完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将“三个代表”思想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苏共垮台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长期未处理好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从而失去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削弱了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缺乏疏远了党群关系;官僚主义、特权腐败现象的泛滥摧垮了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认定沉默权是被告人的一项诉讼权利,是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之所在。是否确认该权利厦是否建立了保障其实现的程序机制。不仅体现出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对实体真实与程序正当、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等相冲突的诉讼价值的选择态度,而且也反映出一国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状况和刑事诉讼文明进步的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应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应我国刑事司法需要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自《伤逝》问世以来对其悲剧根源及主题的认识众说纷纭。结合文本从人性论的角度可以看出;在这桩看似平等自由的爱情面纱下面,隐藏的依然是强势的男权话语,对子君的死,涓生应负直接的和主要的责任.是他的男权意识直接把子君逼上了无路可走之路。  相似文献   

13.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而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却没有沉默权的相关规定.国内理论界要求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呼声很高,借鉴西方司法制度中的好的做法与历史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司法资源,应当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公车改革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公车改革有利于减少公车消费,为公共财政减负;规范政府行为,改善政府形象;消除公车特权观念;杜绝公车使用中的腐败行为。因此,不管公车改革难度如何,政府都应大力促使公车改革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5.
控辩交易制度是西方的刑事审判制度,它的形成有它特殊的制度、化、心理基础。作为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的中国可在制度上相应的加以借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权与法、人治与法治的斗争是长期的。20世纪80年代问题报告文学以高度的现代意识和理性精神,对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腐败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披露,热情地呼唤民主法治的到来,显示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干预生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论律师特权     
律师拒证权又称律师特权,是律师权利的重要构成。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律师服务遍及各行各业,律师制度已成为司法制度不可或却的重要组成,尤其在刑诉领域律师的功绩更是不可磨灭。而且随着律师刑辩的飞速发展,为切实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保障律师权和律师制度的健康发展。迫切要求建立刑辩律师的拒证权。  相似文献   

18.
试论拒证权     
诉讼过程追求的目标是多元化的。通过诉讼不但要查明真相,惩罚犯罪,解决纠纷,在诉讼的过程中也要保护人权,保护社会伦理,公共利益,证人权益。正是基于对社会关系的宏观考虑,本文主张在诉讼过程中设立证人拒证权。  相似文献   

19.
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玲 《甘肃高师学报》2008,13(4):123-125
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的封建统治者设立科目,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它创立于隋,确立于唐,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本文从特权等级、婚姻门第、现代教育三方面,来探讨科举制度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战后金融外交与美国金融霸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国际关系体系的显特征是:金融力量越来越成为影响各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造成某些发展中国家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的直接原因,而一个时代的国际金融体系,往往是体现该时代霸主国利益的霸权体系,霸主国通过国际金融手段对国际经济和外交事务施加深刻的影响,,美国在战后充分认识到它能够运用强大的经济实力创造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通过实现经济霸权来达到实现政治和军事霸权的目的,美国设法使美元成为国际储备,以此获得自行印刷外汇的特权,这样就能源源不断地为维持全球霸权地位提供资金。“美元特权”构成了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