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三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激趣热身:我来画,你来猜。(教师用简笔画画鸟,每次只画一笔,学生抢答画的是什么动物?直到答对为止)师:这只小鸟有个特别的名字——拖拉鸟。活动一:故事导入,感知拖拉1.听“拖拉鸟”的绘本故事。(结合教材第10~12页绘本《拖拉鸟》的故事播放动画视频)师: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知道这只鸟为什么叫“拖拉鸟”吗?(板书:不着急、等明天)师:大家喜欢这只名叫“拖拉”的鸟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导入设计】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几个大家熟悉的故事(屏幕播放),看完后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策略。故事一一只乌鸦口渴极了,很想喝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八册第二十七课。 【导入设计】 师:(饶有趣味地)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兴奋地)喜欢!师:(声情并茂地)从前,有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教学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阅读绘本,想象老人与树再次重逢时的情境。扣住"爱",想象人物对话,用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2.根据绘本训练写作,激发写作欲望。【教学重点、难点】用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同学们,说一说,你曾经读过哪些有趣的故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听听故事,讲讲故事,好吗?同学们可要认真听、仔细看哦!  相似文献   

5.
【板块一】听记词串概述故事
  师:请同学们听写两组词语:煮、烤、剖;争论不休、两全其美、无影无踪。(生听写并校对)
  师:谁能用黑板上的两组词语概述一下故事?
  生:从前,有两个兄弟想射大雁充饥,因为煮和烤而争论不休。一位路过的老人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他们剖开大雁,煮一半,烤一半。但是,他们两个一抬头,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相似文献   

6.
丁元林 《小学语文》2010,(12):44-44
【《师恩难忘》‘教学片段】 师:田老师讲的故事是那样引人人胜、娓娓动听,坐在课堂上的作者听了这样的故事会有什么表现呢?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三《森林小卫士》。【教学片断】[片断一]创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师:同学们会听故事吗?(学生听到奇怪的问题抿嘴笑)师:有的同学笑了,听故事谁不会啊?那么有会讲故事的吗?  相似文献   

8.
【片段】 师:你们听谁说过壁虎的“坏话”吗? 生:我听奶奶说,壁虎的尿有毒,撒到人身上,人就会死。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选择感兴趣的故事,借助图表支架、例文支架,创编故事。2.能根据习作评价标准和同伴的建议修改习作。【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确定故事一、情境创设,回忆方法1.师:孩子们,咱们学校的校报《青荇报》准备开辟一个“‘脑洞大开’新编故事汇”专栏,如果你能把读过的故事变得新鲜、奇特,让人耳目一新,你新编的故事就会刊登在这个专栏上。2.回忆教给学生的故事新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导入设计】师:同学们今天都带了一些小棒。我们先来做个抓小棒的游戏。听清要求:每次抓的小棒要比王老师抓的多5根。听清楚了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能在纸上画一个大于0°、小于180°的角吗? 生:能! 师:那么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画得又好又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片段一】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毛驴怎么少了》,仔细听,听完了请说一说毛驴是怎么少的。(故事《毛驴怎么少了》:有一个人买了10头毛驴,当他骑上1头毛驴的时候高兴地数了数,发现只有9头,他吓出了一身冷汗,马上跳下来又数了一遍,这时就又是10头毛驴了。于是他想:我步行就可以多出1头毛驴,骑上毛驴就会损失1头,看来我还是步行好  相似文献   

13.
崔华芳 《家教世界》2008,(Z1):56-57
【名人名言】有想像力而没有鉴别力,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歌德故事一:可溶解一切的东西的液体一个年轻人很想成为爱迪生的助手,他找到爱迪生,并对爱迪生说:"我要发明一种能溶解一切物体的东西。"爱迪生笑着说:"那是不可能的。"年轻人问:"为什么不可能?"爱迪生说:"如果溶解一切,那么又用什么来装它呢?"年轻人一下就被爱迪生问倒了。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4课《寓言两则》(第二则)。【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李老师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爱读书,你们读过哪些故事呀?(生畅所欲言)师:看来同学们真读了不少,不知你们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  相似文献   

15.
【背景介绍】《晚上的太阳》(苏教版二下第六单元)讲述了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小时候在妈妈生病时,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光明,让医生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救了妈妈的故事。对于文本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0页。【教学过程】一、直观感知,理解面积概念1.触摸比较,认识物体表面有面积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关于“面”的知识。你们能找到身边的面吗?生:地面、黑板面、桌面、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的面……师:数学书封面在哪儿?谁来摸一摸?  相似文献   

17.
朱菊 《江西教育》2007,(7):18-18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导入设计】 师:小朋友,今天我带了一些实物图片,想看吗? 生:想。 师:待会儿,你们看到什么图片,就大声地说出它的名称,好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草船借箭》第7自然段。【教学目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能找出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的句子吗?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93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故事激趣。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课件播放)师:同学生猜一猜阿福的衣服做的会怎样?(画面停在第2幅,学生猜)生:太小了。(出示图片,衣服小了)2.引发思考。师:徒弟明明把身长也做成了三拃,衣服为什么却小了呢?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生1:徒弟的  相似文献   

20.
胡林 《江西教育》2010,(4):32-33
【片段一】(出示课件)师:一只小鸟站在大树上,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大树正凝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啊!围绕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我们来说一个美丽的故事。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一个人读,可以几个人读.也可以把小凳子搬到讲台边读.(生自由读,师巡视指导)师:读着、读着.你想说点什么吗?你的感受,你的收获,你的疑问,都可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