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宝昌 《收藏》2013,(2):42-47
中国古代漆器其工艺与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精益求精。在战国、秦汉之际。漆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东汉时期.大量质优价廉的瓷器烧造使漆器造作渐减;隋唐以来,瓷器已取代陶器、青铜器、漆器等成为日用器血,  相似文献   

2.
王志军 《收藏》2013,(3):138-140
越窑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陶瓷发祥地,首先出现在春秋时期的越国。至东汉时期,在绍兴等地已经能烧制出釉层透光性较好、吸水率低的青釉瓷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越窑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心窑场也从上虞逐渐转移到余姚的上林湖地区。唐代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色清纯,与北方的邢窑形成了当时瓷器"南青北白"通行天下的局面,并且进入了宫廷。越窑瓷器以其美若春水的青绿釉色在当时的瓷器中独享美誉。五代至北宋时期,越窑继续为钱越和赵宋宫廷烧制秘色瓷器和民用瓷器,许多珍品还作为礼品被宋延转赠与辽国,  相似文献   

3.
王志军 《收藏》2013,(5):138-140
越窑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陶瓷发祥地,首先出现在春秋时期的越国。至东汉时期,在绍兴等地已经能烧制出釉层透光性较好、吸水率低的青釉瓷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越窑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心窑场也从上虞逐渐转移到余姚的上林湖地区。唐代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色清纯,与北方的邢窑形成了当时瓷器"南青北白"通行天下的局面,并且进入了宫廷。越窑瓷器以其美若春水的青绿釉色在当时的瓷器中独享美誉。五代至北宋时期,越窑继续为钱越和赵宋宫廷烧制秘色瓷器和民用瓷器,许多珍品还作为礼品被宋延转赠与辽国,所以在北方辽代贵族墓葬中也常有  相似文献   

4.
《收藏界》2009,(1)
2009新年启始,北京建达国际拍卖公司也到了2009迎春拍卖筹备的最后阶段。此次拍卖数量不多,然品种齐全,质量精良,包括中国书画、瓷器、玉器、漆器、雕塑等各个品类。  相似文献   

5.
展讯     
《收藏》2015,(7):160-161
宫苑撷珍——院藏清代宫廷艺术珍品展2015年2月18日开始沈阳故宫博物院春节前夕,本展览作为常设展览正式与观众见面。本次其展出沈阳故宫院藏清代瓷器、玉器、漆器、珐琅器、服饰、书画中的文物精品128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清代的社会文化、工艺水平以及帝王的审美意趣和艺术品位。如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制瓷,单色釉方面的郎窑红、胭脂水、霁蓝、茶  相似文献   

6.
王泰初 《收藏》2011,(12):62-67
时至今日,存世的唐代宫廷用瓷已少之又少,完整器更如凤毛麟角,甚至连拥有—片铭刻唐代宫廷铭款的瓷器标本也属奢望。本文披露一批西安民间收藏的唐代宫廷生活用瓷的残片标本,它们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唐代宫廷用瓷所蕴涵的时代信息。  相似文献   

7.
陈颖 《收藏》2016,(1):78-87
晚清时期,中国瓷器烧造大幅衰退,但到了光绪一朝(1875~1908年),由于农民起义被镇压,社会反而进入了所谓的"同光中兴"。这刺激了当时的瓷器生产,瓷器烧造得到复苏。尤其是御用瓷器,巨资投入,不计成本,完全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奢靡的生活享受。可以说,光绪时期的宫廷制瓷,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达到了清后期的顶峰。其中有一批祭器尤其值得关注,那就是清光绪宫廷专用仿青铜式样的颜色釉礼器。  相似文献   

8.
张剑  郑华 《收藏》2010,(12):24-28
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扼南北要冲,得山水形胜,钟灵毓秀。镇江博物馆富藏3万余件文物,积淀传承,其吴文化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代金银器、宋代丝绸服饰、明清书画、清代宫廷瓷器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9.
<正>道光一朝30年,时属晚清之开端。此时清代御窑瓷器经历了辉煌的康雍乾盛世,宫廷用瓷制度已经逐渐规范化、程式化,瓷器制品的形制、功用、组配已经基本成为定制,留给道光朝的创新空间很有限。然而,道光朝御瓷虽以沿袭前朝制式为主,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朝的特点,继而影响了后朝,这应当与道光皇帝个人审美取向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杨静荣 《收藏》2007,(11):46-52
元代景德镇制瓷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至明清两代该镇更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并役有御窑厂专烧宫廷御用瓷器。青花、彩瓷、颜色釉是元、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业的三大主流产品,其中尤以颜色釉瓷器深受宫廷厚爱,许多品种甚至为皇家所垄断,渗透着浓郁的封建社会等级观念,愈显其华丽富贵。与青花、彩瓷相比,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6,(5):194
正王伯杨当代实力派大漆艺术家,广西天然胎漆器传承人.威逊集团艺术总监.桂林天然胎漆器传承基地负责人。漆艺在中国有7000年的历史.与烧制瓷器和丝绸纺织共同成为中国三大传统手工艺。在中国.坚持用生漆这种天然树脂进行创作的人非常稀少原因也许是作品周期太漫长了。王伯杨生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他的作品安静.古意,自然,他认为美最好是不假思索的倾诉,美最好是协调中的闪耀,就像凌晨的星;他的作品以天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1,(7):152-152
珐琅彩瓷是清代宫廷御用的一种彩绘瓷器,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在康熙皇帝授意下,宫廷造办处将铜胎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而创新的瓷器新品。珐琅彩瓷所需的白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在宫廷造办处由如意馆设计图样.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1,(10)
清乾隆洋彩瑞芝洋花蝉纹樽是在故宫内烧制而成的珐琅彩瓷器。珐琅彩瓷器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为釉上彩之冠,产量极少,仅见于清代康、雍、乾三朝,至今存世瓷器不过三四百件。它是将西洋金属胎画珐琅的珐琅彩料,移植到瓷胎上的成功创举,有彩瓷皇后之美称。珐琅彩瓷从创烧到衰落全部由皇家垄断,从不外  相似文献   

14.
正景德镇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宋元时期就以烧制精美的瓷器而闻名天下。清代则承袭明代,继续在景德镇设置官窑,钦命朝廷官员监督,征调国内最杰出的工匠、画师,不惜工本,烧造出供皇室把玩、享用、赏賜的宫廷官窑瓷器。本文遴选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的清代景德镇官窑瓷器珍品,择要分别介绍。  相似文献   

15.
明代的龙缸是景德镇御厂制作的一种专供宫廷使用的官窑大缸,一般在器身使用青花绘画龙纹装饰而得名。与其他瓷器制品相比,该类器物器型较大,因此也有“大龙缸”之称。一、龙缸烧制的工艺流程嘉庆时期,蓝浦的《景德镇陶录》中提到明御厂,专门烧制瓷器的只有“龙缸窑”与“青窑”。“龙缸窑”仅烧制龙缸,  相似文献   

16.
《收藏界》2009,(5)
"景泰蓝"有三种技法:第一种叫做"铜胎掐丝珐琅";第二种叫做"铜胎錾花彩釉绘珐琅";第三种叫做"铜胎彩釉绘珐琅"。经历代艺人的努力钻研,融合了瓷器、铜器、漆器等传统技法和表现形  相似文献   

17.
御窑厂是明清两代为供应宫廷所需瓷器而设的机构,明洪武年间始设于江西景德镇。明代一般由宦官充任督陶官,清初由工部、内务府派员,或由江西巡抚主管。乾隆以后,以榷九江关使管理,并以饶州同知、景德镇巡检司监造督运,遂成定制,所产瓷器称"官窑器"。在同治以前,御窑厂画师的作品几乎全部是程式化的作品,瓷器上除了皇帝的年号款外,作者资料微  相似文献   

18.
刘卓 《收藏》2013,(13):52-61
花卉一直是中国瓷器装饰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唐代开始,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花卉作为植物装饰题材的一部分逐渐在装饰艺术中崭露头角,诸如莲花、石榴花、牡丹花等花卉纹样广泛运用于陶瓷、金银器、漆器、丝绸等各种工艺品之上。宋元时期,花卉装饰纹样受到兴盛的花鸟绘画影响一改唐代豪放风格,装饰的花卉种类更加繁多,并且造型丰富写实,体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9.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县的8.0级地震,使许多古玩店、古玩收藏家及收藏爱好者博古架上的瓷器、玉器等,瞬间变成一堆垃圾,真是惨不忍睹,欲哭无泪。在痛定之后,笔者总结出几点意见,请同好参考。1.博古架应安装玻璃。笔者博古架上未安装玻璃的瓷器,有一半在地震中被摇落在地上打成碎  相似文献   

20.
刘卓 《收藏》2013,(7):52-61
花卉一直是中国瓷器装饰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唐代开始,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花卉作为植物装饰题材的一部分逐渐在装饰艺术中崭露头角,诸如莲花、石榴花、牡丹花等花卉纹样广泛运用于陶瓷、金银器、漆器、丝绸等各种工艺品之上。宋元时期,花卉装饰纹样受到兴盛的花鸟绘画影响一改唐代豪放风格,装饰的花卉种类更加繁多,并且造型丰富写实,体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