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运用民族平等原则,研究和处理历史上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问题,史学界持续进行了讨论,取得不小进展,但歧见仍然很多。现归纳为几个方面,择要作一概述。一、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问题在民族关系史研究中,正确理解历史上的中国,是个首要问题,带有根本性质,它影响到对历史上的中国疆域、民族政权、民族战争、民族英雄等问题的见解。多数论者认为,经过儿千年来历史发展自然形成的中国,应是历史上的中国。凡生活在今天中国疆域内的各民族,包括现己消失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成员,他们的人们是中国人,他们的疆土是中国的疆土,他们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这个问题,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现在我们还有五十多个民族.因此,如何理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不仅是个历史问题,同时也是个现实问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所编《中国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22日—26日,"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本次会议由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2篇。会议的主要议题涉及到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中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4.
王娟 《巢湖学院学报》2006,8(5):130-134,139
梁启超于世纪之交,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西方先进的种族论和进化论为指导,将人类社会历史视为种族斗争、民族竞争的历史,较为深刻地阐发了自己对民族问题的一些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观.梁启超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作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中华民族的演变、发展、各民族如何斗争融合等一些基本的民族问题,对以后中国民族史研究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故本文就梁启超民族史观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5.
民族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着力推进民族发展也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各民族特点的民族发展路子,找到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科学道路。站在智慧之巅,以历史的科学态度、唯物的求实精神、辩证的思维逻辑,进行科学、客观而全面地分析研讨,才能真正领会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的历史,历史上民族问题和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陈琳国在中国历史上,民族和民族关系不是局部问题,也不只是某一个历史阶段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全部历史的全局性的问题。因此,它不仅为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所关注,常常成为他们议论的题目;而且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是他们笔下不可或缺的内...  相似文献   

8.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其民族观教育问题事关民族复兴的时代伟业。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要把握其理论的、现实的和价值的必然性,回答好“为何教育”的问题。要着重阐释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于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强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回答好“教育什么”的问题。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的形成、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自我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民族观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明确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的指导思想;从扎根民族观教育的历史经验、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拓宽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方面厘清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的基本思路;从健全和完善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的制度法规、增强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的主渠道建设、提升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的大众传媒功能等方面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机制,回答好“怎么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溦 《考试周刊》2011,(13):53-55
中国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法。民族政策思想是党和国家对民族政策的认识论问题,它的演变,反映着中国民族问题的变迁,指导着民族政策的发展和完善。从民族自决的思想,到联邦制和单一制的抉择,最终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其中的政策思想的演变更加清晰地展示了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智慧和魄力,也为现阶段民族政策优越性的发挥提供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的历史,历史上民族问题和民族主义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民族理论界和史学界过去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历史研究》一九八○年第一期发表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同志遗著《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以来,这个问题又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解放三十二年来,学术界特别是从事中国古代史和民族史研究的同志,一直就如何正确处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展开讨论,获得了可喜进展。其标志是:在如何理解历史上的“中国”这个关键问题上,越来越多的同志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因为要想正确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关键就在于对历史上的中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大家都认为,在我们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无论是处理今天的民族关系,还是讨论古代的民族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阅读》2005,(1):36-39
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的历史,历史上民族问题和民族主义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九、如何正确对待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981年和1984年曾召开过全国性民族史学术讨论会,就如何正确对侍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进行了讨论,大致有以下一些看法。 1、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翁独健、孙祚民认为,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不平等的,但我们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研究历史上的不平等的民族关系。在研究中必须克服封建正统观念和大汉族主义思想。对狭隘民族主义思想也应注意克服。何兹全认为,“在论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时,要论述汉族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压迫,也要论述少数民族对汉族的侵扰。同时,也要看到少数民族对苦难汉族人民的支持”。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如何讲述民族关系?如何评价民族英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问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兄弟民族在渊源久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缔造的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是中华民族各民族的伟大祖国,中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因此中华民族,它荟萃了中国各民族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它不仅以刻苦耐劳著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记述着我们的祖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里的追求与奋斗,其中也包含着他们在民族发展、民族融合上所走过的漫长曲折的道路,记述着组成中华民族的各兄弟民族如何唇齿相依、水乳交融,共同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的艰苦历程。了解与认识这一历程,对学生形成进步的民族观,正确看待历史上和当今的民族问题,无疑是大有益处的。然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曲折,初中学生是否有兴趣探究,能否理解,有哪些认知障碍,他们对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怎么看,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西北大学联合主办,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共同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18-19日在陕西西安举行.60多位海内外学者围绕“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想与实践”的主题,就“民族复兴思想的内涵及其演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民族复兴”、“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公共话语与民族复兴”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和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运用唯物史观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特点、落后原因、道路的探索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党干部的理论水平,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并用以指导现实的革命斗争。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历史问题,为中国史学界对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0.
因为历代官方史料的匮乏以及回族民族本身在中国形成过程中的复杂性,目前学界对于回族何时形成为一个正式的民族尚存有较大争议。实际上,回族民族形成的历史轨迹具体表现为回族先民及其伊斯兰教始入中国、回族族称的演变以及回族民族形成的主要表征的问题。通过对这三大问题的考证发现,回族在中国正式形成为一个民族始于元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