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张乐平《三毛流浪记》、叶浅予《王先生与小陈》、丰子恺《护生画集》开始,漫画一直是读者的宠儿。漫画绘本、四格漫画、连环漫画更是迅速在白领中流行起来。以郑辛遥《智慧快餐》为代表的哲理漫画,用漫画的语言来诠释生活哲学,而其现代的绘画风格和对都市生活的细致观察也成为漫画的精髓,显示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和美学思索。  相似文献   

2.
邹燕 《贺州学院学报》2008,24(4):65-67,75
从张乐平《三毛流浪记》、叶浅予《王先生与小陈》、丰子恺《护生画集》开始,漫画一直是读者的宠儿。漫画绘本、四格漫画、连环漫画更是迅速在白领中流行起来。以郑辛遥《智慧快餐》为代表的哲理漫画,用漫画的语言来诠释生活哲学,而其现代的绘画风格和对都市生活的细致观察也成为漫画的精髓,显示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和美学思索。  相似文献   

3.
解决写作时无话可说的问题,别无捷径,首先需要沉下心来,从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起。我们每天都接触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只要用心去观察,就会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万物盛衰演变的神奇力量与万千景象,在家庭、校园、社会生活中感受到情感、精神和思想的闪光。我们既要像《苏州园林》的作者那样,学会借助现实性观察,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客观事物,也要像《荷塘月色》的作者那样,学会借助审美性观察,以自己内在的情趣修养,去感知、欣赏客观事物的美。同时,我们应该将观察与思考、阅读、写作紧密联系,在思考  相似文献   

4.
沈文 《现代教学》2013,(1):F0004-F0004
上海市黄浦区七色花小学以“办学特色鲜明化,艺术审美冶心智”为发展目标,致力于开发艺术类尤其是美术类校本课程。例如,该校为了更好地实施校本课程《丰子恺漫画》,举办了“七彩大讲坛”,请来了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外孙宋雪君先生,为全校师生做了主题为“丰子恺与儿童漫画”的精彩讲座。师生在讲座中深切地感受到丰子恺是以艺术家独有的慧眼去感受世界,用心灵去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5.
边卓 《文教资料》2011,(22):84-86
作者对我国现代漫画事业的先驱丰子恺先生的漫画进行研读。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以一种随笔速写的形式塑造形象,画风有雍容恬静、一团和气的风度,题材极家常,造境着笔平实中寓意深刻。本文从丰子恺的儿童漫画、生活漫画、古诗新画三个方面来分析其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红领巾》2010,(7):92-92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这套以纯美为主题,以名家专集的形式出版的书籍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林海音、冰心、鲁迅、朱自清、老舍、丰子恺等大家的华彩美文,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也滋养了我们的精神生命。即便是生活在当下,遥想几十年前,林海音笔下英子生活的年代,透过图书清雅淳朴的插图,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孩童天真纯净的心灵永远都是那么美丽。  相似文献   

7.
《竹影》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作者为丰子恺。执教此文时,对于文中的"我"是谁,笔者颇有疑问。"我"是作者丰子恺呢,还是丰子恺的子女?问身边的同事,同事不确定地说:"应  相似文献   

8.
在《给我的孩子们》中,丰子恺传递了自己对儿童生活的幢憬.他认为成人世界的一些美德与儿童相比是病态、虚假的,父母的不当管教会伤害儿童;他喜欢孩子们的“肺肝相示”,悲哀于孩子的虚假的“感谢”.对作者这些思想情感缘由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38-3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中组织数学学习。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走进生活数学的自由王国,感受生活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入生活元素,让生活激活学生思维、经验等,使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体验、感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更获得心灵的洗礼、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向诤 《文教资料》2001,(3):145-151
1994年第三期的《浙江社会科学》刊登了陈星的《丰子恺研究的回顾与评析》。文章对丰子恺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了丰子恺研究已取得的成绩和尚存在的不足。近六年来丰子恺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在此,仅就其中主要研究成果作简单评述。 一、丰子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的研究 丰子恺的作品呈现着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这缘于他吸收了中外优秀的艺术传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因而几乎所有研究丰子恺艺术思想的文章,都以探讨其根源及成因为题中应有之义。 佛教思想一向被看作影响丰子恺创…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79):176-177
本文从《竹影》这篇文章着手,探讨了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他强调儿童艺术教育必须与生活相关联;必须坚持"儿童本位"思想;大人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大人要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同时论述了丰子恺对艺术教育目的的三重解读,他认为艺术教育可以使人学会艺术的生活;摆脱"人生的苦闷";培养良好的人格和德行。  相似文献   

13.
幽默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方法是对词语进行别解。上世纪30年代初,上海《新闻报》有一篇评论著名画家丰子恺的文章——《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丰子恺大吃一惊,心想:我与作者素不相识,无冤无仇,为何竟遭辱骂?待看完全文,丰子恺却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原来文章是说丰子恺画画,人物脸部大都没有眼睛鼻  相似文献   

14.
丰子恺在《我与弘一法师》中谈到李叔同出家时,说道:“我认为他的出家是当然的。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记忆的意义     
于述胜 《中国教师》2008,(13):35-36
<正>两种风格的历史记忆去年暑期,读了两本个性鲜明的日记。一本是丰子恺的《教师日记》,记录着他抗战初期的流浪教学;一本是《吴宓日记》,记录了作者学习于清华学校开始直至晚年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写下了《种树郭橐驼传》,这篇作品是寓言和政论色彩浓厚的传记文,当我们行走在作者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及作者同情百姓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的字里行间的时候,却能感受到行文的错落有致,引人入胜。本文在超越一般传记文学形式的同时,也超越了寓言的藩篱,在简  相似文献   

18.
作家简介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一生出版著作《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缘缘堂随笔》《率真集》等一百八十多部。他曾在《丰子恺画集》"代自序"诗中说:"泥龙竹马眼前情,琐屑平凡总不论。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他  相似文献   

19.
拜儿童为师     
丰子恺先生在散文《给我的孩子们》中写道:"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先生对孩童精神世界的崇拜思想尽显无疑。不仅仅是丰子恺先生,还有许多的文化名人,如叶  相似文献   

20.
王飞 《中学文科》2008,(1):123-124
《祝福》是鲁迅的《彷徨》小说集中的第一篇力作。作者的思想困惑从小说集的命名可以看出,作者的愿望与理想从《祝福》的标题可以感觉到,作者的对下层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中可以领悟到,作者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从小说的字里行间中可以感受到。本文意欲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成因人手,揭开《祝福》的多重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