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稿摘登     
《周处》的主题梁瑞郴《周处》是《世说新语》中为广大读者所熟悉的一则故事,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这篇作品是记述了周处少年时勇于改过自新,为民除害的故事。事实上,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作者借周处的故事来标榜名教,为圣人立言,作品最后写周处“终为忠臣孝子”,就是作者毫不讳饰的自供。  相似文献   

2.
故事作为小说写作的重要要素之一,意为真实的、连贯的、完整的,可以用来表达一定主题的事情。从小说故事研究的角度来看,迟子建的《野炊图》是一篇集可靠性、可读性和可释性于一体的优秀短篇小说。精读这篇小说,我们会发现作者在故事的选取、转化和剪辑上都别具匠心,文章所展现出的隽永的内涵得益于作者对小说中故事这一要素的精心安排。  相似文献   

3.
天津古籍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走进古玩世界》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古玩集藏图书。书中权就古玩最常接触、最有市场潜力的门类分编为评论篇、市场篇、陶瓷篇、字画篇、铜器篇、家具篇、文房篇、宝石篇、洋货篇、杂项篇等10篇。《走进古玩世界》有别于一般古玩鉴赏类书籍的地方在于。书中向读者讲述的是古玩界所发生的许许多多趣闻轶事。这些故事多取材于作者亲眼所见和所采遗闻。作者将许多古玩鉴赏、收藏知识和经营的门道儿,融会到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中。阅读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了解到各种古玩的文化历…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 《捡石头的故事》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作者通过“商人捡石头”的故事引入来比喻读书,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书是最贵重的珍宝。作者还通过自己的读书经历,阐明读书的益处,激发读者的读书热情。  相似文献   

5.
1922年底,鲁迅先生将他的14篇短篇小说结集为《呐喊》,意在“呐喊”,以应和时代的主题。其中,《社戏》则更多地属于个人感喟与思索,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与第一人称叙事者“我”的身份难以区别,因为“作者是进入‘故事’之中,基本上叙述的是‘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我以为这篇散文,以雕琢胜,也以大气胜。这篇散文,作者记叙的是和他的一个朋友的故事。文章里介绍了画家的客  相似文献   

7.
当我为这篇文章在电脑上按下第一个键时 ,我隐隐觉着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惊慌。我怕今后很难再找生活故事来超越这篇精彩的故事了。不能超越就意味着让人失望 ,所以为日后的读者计 ,我深有隐忧。这篇故事里的故事 ,真得简直就像我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我毫不觉得险是故事作者造出来的险 ,惊是故事作者造出来的惊 ,小约翰的好主意是故事作者造出来的好主意。作家的本事就在于特别善于利用生活本身所提供的一切 ,把作为文学作品的故事写得如生活一般的不由得你不信。生活故事同童话很不同的地方就是 ,童话往往用远离生活本身的真实 ,以“更本质的…  相似文献   

8.
《越巫》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方孝孺。就这则故事本身而言,故事在当时作者借巫师的结局讽刺了社会上各式各样招摇撞骗、欺世盗名的骗子,他们不仅害人,  相似文献   

9.
板书设计应该因文而异。《外婆家的新厨房》是一篇科普知识方面的文章,作者通过虚拟一个故事情  相似文献   

10.
乔伊斯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带有或多或少的自传色彩,短篇故事集《都柏林人》是乔伊斯为爱尔兰写的一部精神道德史,书中15篇故事,几乎都能找到作者自己的影子,尤其是“伊夫林”“Eveline”。在这个故事中,读者很容易感觉到其实伊夫林很多时候就是作者本人。本文详细分析了故事“伊夫林”中乔伊斯和伊夫林角色的重叠。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小作者说了,这篇故事一半是真实的,一半是虚构的,可编辑大朋友读了之后,觉得写得还真不赖,就登在《故事作文》上了,请大家一起欣赏……  相似文献   

12.
<掌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作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2010,(1):48-49
《非常老师》这本小说的作者是我最喜欢的杨红樱阿姨,书中有一篇故事的题目是《一个特殊的葬礼》。  相似文献   

14.
近期读过一篇关于怎样对待幼儿故事"诠释"的文章,作者指出,故事教学要帮助幼儿"发现"故事的本意,避免做出不恰当的解读[1].我认为,故事虽好,但要慎用.  相似文献   

15.
林海燕 《小学生》2015,(1):8-11
主持人语:林海燕老师是我新认识的一位作者,她在去年夏天的时候,给了我一篇特别可爱的故事——《冰棍上的三八线》。那篇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它给了我初夏的第一次清爽的感觉。在后来的几次合作中,林老师给我的感觉是:文字清爽可爱,人也干脆利落。本期我们就由林老师的故事为大家带去一份清新的感觉吧!  相似文献   

16.
吕冉 《新作文》2013,(Z2):116-120
前面的"放胆"佳作大家是不是都读完了?这一篇篇佳作里的故事星星们读来觉得怎么样呢,一定对这些获奖作者和作品有很多好奇吧?他们的佳作是如何完成的,他们阅读与写作的方法哪些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他们的创作记录,了解这些作品诞生的过程以及想要传达的意义。以这些故事,感受作者思想的温度,也为我们的心灵取暖吧。  相似文献   

17.
期末阅卷,一篇作文引发了阅卷老师的争议,作文题目叫<感恩生活>.这篇作文开头结尾情感充沛,排比句式颇为精彩,层层铺排直指主题.只是这中间的故事让人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小作者不过是把试卷中课外语段阅读里的故事来了一个全盘照抄.  相似文献   

18.
《故乡情》辑录了《将军的私事》和《他与故乡同在》两篇故事。这两篇故事,选材角度相同,表现的主题也相同,标题“故乡情”与所表达的主题是十分吻合的。在这两篇故事中,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事,以饱蘸感情的笔调,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表现了革命前辈对故乡、对故乡人民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冰灯》是北师大版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记叙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表达了父亲对儿子那种深沉的爱。【教学目标】1.学习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  相似文献   

20.
史铁生的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一篇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的小说,其中的叙述者"我"以回忆方式构建起一个叙述框架,并完成对自己插队故事及破老汉故事的讲述,进而实现了作者与清平湾的一次精神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