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前,如何解决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已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而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的本质是校际差距.通过分析与比较已有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校校建库”、“农远工程”和“中心建库”模式,尝试构建基于现实需求、校校共建、高度共享、深度应用的“校际共享”模式成为当务之急,而云计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校际共享”模式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基于云计算的“校际共享”模式,其教育云中心服务架构由基础服务架构、资源库服务架构和软件服务架构组成,其参与模式包含参与主体、资源共享、软件使用、参与机制四个方面,从而形成了物理结构上区域中心布局、网络分发服务,资源建设上校校皆为主体、建设与使用相结合,资源共享上个性化使用、双向深度共享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托近年来在广州、深圳和增城等地所开展的多项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课题,系统探索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应用的模式,主要论述教育信息资源在学校教学、网上教研、德育教育、家校联系、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应用模式,以期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水平,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开展智慧教育建设与应用,能够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实现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管理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形成“互联网+教育”新型服务供给模式,师生信息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政府购买教育信息资源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是提升资源质量,改进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投入经费绩效的有效途径.该文设计“微学习单元”的资源开发形式,采用信息资源累计积分策略,将用户使用反馈作为衡量资源质量的尺度和购买支付的依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构建区域教育信息资源“购买支付”的数学模型,在MATLAB仿真平台上进行随机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作为政府购买教育信息资源的支付测算工具,而且还为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区域一体化配置提供实践操作的科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前,如何解决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已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而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的本质是校际差距。通过分析与比较已有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校校建库"、"农远工程"和"中心建库"模式,尝试构建基于现实需求、校校共建、高度共享、深度应用的"校际共享"模式成为当务之急,而云计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校际共享"模式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基于云计算的"校际共享"模式,其教育云中心服务架构由基础服务架构、资源库服务架构和软件服务架构组成,其参与模式包含参与主体、资源共享、软件使用、参与机制四个方面,从而形成了物理结构上区域中心布局、网络分发服务,资源建设上校校皆为主体、建设与使用相结合,资源共享上个性化使用、双向深度共享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职校生普遍存在“疲软保护”和“接受教育信息缺乏主动性”等问题,导致此类问题产生的因素称为“灰色资源”。灰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采取“目标导行、环境熏陶,内省所需、自我激励,信息内化、实践教育”等策略,使学校、家庭、社会及教育开发体的教育矢量围绕共同目标。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品质,增强家庭和社会教育责任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现状和应用需求分析,剖析阐明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种种困难和应用瓶颈,以广州“教育e时代”同步教学资源包的建设为例,重点提出了“同步资源”的区域教育资源建设思路,以期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领域信息资源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逐渐成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界关注的重点。实践证明,以区域(如市、区、县等)为基本单位来组织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优势,促进资源在合理的范围内共建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使教育信息资源在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更强的保证。区域教育信息资源模式“购买引进式”和“自主开发式”“购买引进式”资源建设模式主要由厂家批量提供资源库产品,经教师和学生试用后,再由教育行政部门或政府招标采购中心统一购买,…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都在寻求共建共享协同发展。信息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也在于其被广泛应用、传播和共享,但是目前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均处于“孤立”状态。文章以湖北文理学院和襄阳市资源共享共建为例,论述高校信息资源校地协调发展和共享模式:一是通过“校校、校企、校地”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建立校地科技信息特色数据库及相关网站,三是建立校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中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校园资源库存在现状及新兴的教育中心资源库的发展情况,对校校建库与共建中心资源库两种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进行比较。从二者的建设理念出发,分析比较两种方案在经济效益、管理效能、资源质量及使用价值四个方面的差异,并由比较结论得出关于区域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两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青海省民族地区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以青海省天峻县为个案,从师资水平、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三个方面来分析天峻县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探讨民族地区县域内小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发展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配置措施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关于"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持久均衡的"新发展观对我们认识和理解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审视当前教育现代化的路径取向。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学校既要依靠政府的外部投入,又要重视内生教育资源;既要扩张、扩散优质教育资源,又要注意协调发展,减轻教育的两极分化;既要注重教育资产的增长,实现物的现代化,又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现代化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3.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have become essential elements of modern educational public services. China’s national program on new education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has proposed to take new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as one of the critical task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dvanc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the new era. It classifi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realistic challenges of China’s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summaries and interprets the directions of the three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 new type resources and tools, the resource supply system, and the resource supervisory system. It depicts the prospect of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in the intelligent era i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trategic layout of the policies on new education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t also discusses such key technologies supporting new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as multimodal learning analytics, disciplinary knowledge graphs, machine learning, and blockchain. It finally proposes a specific development path for new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数学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数学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技术应该包括:数学教育技术的应用意识、数学教学设计、数学教学媒体使用技术、数学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建设、数学教学实施、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专业化并不意味着学校和教师可以完全独立地承担育人工作。一个真正的专业化教师,应该不仅仅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表现出色,而且能够致力于并善于联合一切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社会性因素、资源和力量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校则应主动敞开大门,博采众长为育人而用。这既是教育社会性的体现,也是教育民主化的需要。本文论述了开发与利用家长课程资源对学校和教师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开发与利用家长课程资源的四种途径,呼吁通过推进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建设来促进家长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要求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出适合信息化教育需求的新型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加快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信息化。本文分析了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目标,并从教育观念转变,培训方式整合,培训院校校园网络系统、信息资源库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推动继续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民所需要的优秀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是稀缺资源,造成了择校风严重。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充分的共享优秀的师资资源和教学资源,是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在我市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活动,来探讨有效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正在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从"校校建信息资源库"到"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共享互换";教育信息资源利用从静态的"单一获取"到动态的"利用、建设";教师资源配置从"实地挂职支教"到"异地网络支教";在职教师培养从"集中观摩课教研活动"到"异地网络教研互动";网络教学从"基于资源的网络教学"到网络"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终身学习从固定时间地点的"在线学习"到脱离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缩小农村学校之间的质量差距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重点。借助农村学校合并的方式构建学校组合体,是众多发展中国家经常采用的一种策略。通过实行不同的资源共享模式,学区内所有学校均能享用到优质教育资源,这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组合体的成功取决于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和中心学校对教育资源的合理调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