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3+x”的高考命题,注重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以及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前瞻性知识的考查,同时还有对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它着力于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命题既遵循了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它要求学生掌握理化生的综合知识结构体系,熟练地运用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解释生产、生活、科研中的综合背景问题。本文着重谈谈生物学科若干能力的培养以及一些复习建议。一、培养生物学科的基本能力,向跨学科综合能力转化1.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转化的知识基础。生命的物…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高中政治科高考命题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打破了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尤其在综合科目考试中,考查学科能力同时,注意考查学科的综合能力。从操作层面上来说:“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提倡对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更加重视思维方法和逻辑过程,而不是现成的知识、结论或一些表面的东西;加强学生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所学的政治学科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因此,要搞好政治学科教学工作,提高政治学科教学质量,必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全面性、系统性,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综合和多元化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能力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考数学命题实现了遵循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坚持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出现了通过对知识、思维、应用、人文价值等综合设计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新题型,其中信息题情境新颖,设问巧妙,背景独特,又能有效地考察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潜力,倍受青睐,成为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主力题型.  相似文献   

4.
王睿 《天津教育》2001,(6):46-48
一、综合科目考试立足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育部在高考改革方案中指出,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是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意思是指考查的知识和内容在教学大纲内,但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即应用能力的考查。由此可见,综合科目试卷的命题将立足于考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考查其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基础的。学习基础知识不是简单的获取知识,而是为了知识的提取和应用。因此要求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知识点认真教学,突出知识重点,抓住主干,使学生形成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学生只有…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点是考试内容的改革,主要有三句话:一是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二是命题范围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三是试题设计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这些命题的新思路,不仅在综合科目考试中要体现,而且在语、数、外等单科目考试中也要体现。如何正确理解上述三句话呢?首先,是命题的指导思想有根本的转变。传统的命题是“以知识立意”,说穿了是考查学生的死记硬背功夫和应试能力,本次改革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更加注重考查考生今后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考查考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考查对知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高考提出了"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这一转变遵循了高考改革的"考查目标以考查能力与素质为主,考查内容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考查试题增加能力型与应用型试题"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目标.那么,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如何界定?数学高考命题以哪些能力进行立意?这一转变对中学数学教学有何启示呢?  相似文献   

7.
“3 X”高考科目设置中出现了综合科目的考试,它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科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原则体现: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加大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份量:以能力立意替代以知识立意、打破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中考命题的思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渗透题更加注重对能力的考核,突出学科间的联系,要求学生对社会、文化、科技及其发展有全面的认识,并且对一些跨学科的知识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有较多的了解.再从命题围绕的知识点看,考查的知识点涉及到初中物理的各个方面的知识,以及化学、生物、地理、文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该考点知识容量大,灵活多变,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9.
中学化学教学是基础教育,考查学生化学能力的方法依然是传统的考试,命题范围虽然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大纲,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虽然考查的知识点、技能仍然遵循教学大纲而不超越大纲,但更加突出所学知识的灵活性及运用能力的考查。即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像近几年信息迁移题的出现,就突破了大纲的限制,对于考生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通过信息给出的方式使其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和地理单科试卷,基本反映了稳中有变,变中求变的命题趋向,其中,稳表现在试题上,侧重于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高考命题的一贯追求,它体现着考试的终极目标和  相似文献   

11.
郭均莲 《中学理科》2002,(5):31-34,47-48
函数知识综合题,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这类试题,往往将《函数及其图像》一章中的知识加以综合,以考查学生对函数基础知识的应用及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能力;另外,由于几何知识与函数知识紧密相关,更增加函数知识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12.
电磁感应知识是高中物理的重点知识,也是高考命题的考查热点。在知识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综合应用动力学、动能、动量、电路、电场、磁场等知识,又能解释、解答交流电、变压器、电磁振荡等知识;在能力上,既可通过上述知识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又能通过楞次定律考查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所以,高考对电磁感应的考查,通过框架模型命题,是年年有花开,年年花不同。以下就从近年高考题谈谈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既要有利于高校选拔.又要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因此.高考化学科的命题遵循“两个有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所确定的知识范围命题,考知识.重能力,同时注意学习方法的考查.以选拔基础知识牢固,学习能力强.有一定创新意识的新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教育、过程教育、学法教育,使学生学会学习、思考和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学科主干知识掌握情况的命题思路一直没有改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理科综合能力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要培养上述能力,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素养。  相似文献   

15.
文科能力综合测试,体现了中学课程改革、高考改革和中学素质教育的方向。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地理学科试题,总体上遵循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更加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侧重对地理基础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测试,注重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从2002年文科综合试卷地理试题来看,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①题型设置新颖。一般都是以一个典型的情境为主线,通过组合式、连锁式、复合式等形式,设若干小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地理学科的不同知识部分以及同一知识点的不同层面的内涵,或者分别考查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景昱 《中学理科》2006,(5):43-44,42
框图类推断题是初中化学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它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融于一体,具有知识含量高,考查知识面广,思维能力强,综合性、灵活性兼备的特点。此类题目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能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因而倍受命题专家的青睐。分析近年来有关地区的中考化学试卷,不难看出命题的水平要求更高,试题的灵活度也更大。下面就谈谈解这类题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各地的数学中考命题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在试题以“创新”为亮点,“应用”为取向,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实际,由以前的纯学科向跨学科转变.可以说,自然科学与数学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已成为当前中考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格调清新,设计优美,而且能有效地考查学生面对新问题、新情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倍受师生的青睐.现举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纵观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题 ,均十分注重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的有机结合。试题立足于中学各科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 ,命题从全方位考查考生的目的出发 ,挖掘中学各学科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 ,并努力利用这种联系将跨越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融汇在同一道试题中 ,使命题产生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 ,要求学生从试题所给条件出发 ,将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串联起来 ,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系统。它要求学生的主要不是对事物的局部或某一侧面进行描述 ,而是注重对事物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 ,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与…  相似文献   

19.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程卷/西北地区)化学Ⅱ卷(第26、27、28、29题),命题范围没有超出中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题材源于教材,但活于教材,高于教材。命题思路符合当今的高考改革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一些先进理念,命题取材力求创新,删去了过去一些“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命题的指导思想和重心放在注重基础、培养能力,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轨道上来,试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已学的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等基础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推理判断能力。试题对高考导向正确,难易比例适当,注重“双基”,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科学素养等多种能力的考查,通过测试题的巧妙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是近几年高考试题命题的重点。今年高考数学全国(Ⅱ)融入了新教学大纲的教育理念,汲取了新课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强调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并重,在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突出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今年高考数学全国(Ⅱ)的热点是函数、数列、向量、不等式等知识的交汇。笔者以2006年高考数学全国(Ⅱ)为例对这些热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