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残雪有东方的卡夫卡之称誉。但是,这个称誉诞生以来,人们大都只是描述性地提到它,从小说本身的审美层次出发,对残雪与卡夫卡小说内在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作出较为全面的揭示和阐释,此项工作还远远没有进行开来。也就是说,读者都感觉残雪小说真的像卡夫卡,但怎样的像?像得如何的像?仍然是一个问题[1]。  相似文献   

2.
残雪有东方的卡夫卡之称誉。但是,这个称誉诞生以来,人们大都只是描述性地提到它,从小说本身的审美层次出发,对残雪与卡夫卡小说内在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作出较为全面的揭示和阐释,此项工作还远远没有进行开来。也就是说,读者都感觉残雪小说真的像卡夫卡,但怎样的像?像得如何的像?仍然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在小说中以怪诞的笔法为人们展开了一个离奇诡异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对现代人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剖析和探讨。本文从其文本出发探讨了卡夫卡小说世界中各种形态的人的异化,通过危机蹲伏的生存、物质对人的异化、社会对人的异化和人与人之间的异化等方面的分析对卡夫卡笔下的异化主题做出较系统的探析。  相似文献   

4.
卡夫卡是个自转色彩很强的作家,凡是重要的人生体验和感受都可以在他的作品里找到回响,他的作品内涵丰富,文学形象传达出来的生活感受与理性具有含混性和模糊性的特点,给审美留下了广阔的阐释空间,从而也使小说具有了主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同时,卡夫卡是本着内心写作的作家,采取第一人称或第三人成的叙述视角来写他的所见所闻,在客观冷峻的笔调下,语言极富寓意。  相似文献   

5.
张克 《天中学刊》2004,19(3):78-82
米兰·昆德拉对人们对于卡夫卡小说的美学价值的误解有着强烈的不满.他认为卡夫卡已经开始实现"梦与现实的融合".卡夫卡的小说既是对现代世界最清醒的凝视,同时又伴随着最无拘束的想象,代表着一场巨大的美学革命.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艺术中,反讽不再只是一种修辞形式,而是一种认知方式和生活态度、一种世界观.本文由此入手,旨在通过比较分析鲁迅与卡夫卡小说中的反讽艺术特征,探讨其内涵.  相似文献   

7.
以往学界少有从时空哲学的视角解读卡夫卡的作品,似乎很难定义卡夫卡的小说里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这正是卡夫卡匠心独运之处。卡夫卡独树一帜的时空哲学赋予了叙事时间和空间新的内涵与形式,作品的时空在如迷宫般交织后充满了叙事张力,使小说充满了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对时间和空间的特殊处理成为表现“卡夫卡式”书写的主要叙事手段,卡夫卡叙而不议,观而不语,让读者在品读作品时将零星的碎片和静止的瞬间在头脑中重现,从而在看似随意和刻意疏忽的充满空位与悖谬的文本中,体会到作家内心深处理性的梦魇,这种矛盾、荒诞、梦境般的叙事,进一步折射出世界的虚幻和人类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余华作为新时期“先锋文学”的重要作家在创作上深受卡夫卡的影响。本文从比较文学影响与接受的研究角度出发,以《十八岁出门远行》和《美国》两部寓言式的“成长小说”为例,具体地从人物设置、情节模式和主题内涵来发掘卡夫卡的文学创作对余华这部作品的影响,以及余华对卡夫卡的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9.
江松 《现代语文》2009,(11):106-108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以非理性的梦呓文字建立在对生活的感受和想象基础上,对人性的异化和采用荒诞的神话变形正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表面上看卡夫卡的文风怪异,实际上,是他对生活的怪异感受(内容)生发成艺术的怪异表现,在某种意义上,让生活与艺术、内容与形式和谐地走进他的小说,这也许是我们有效地理解和破译其小说《变形记》内涵的一个切入口。  相似文献   

10.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之作,也是对于当时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一部作品。多年以来,关于文本的解读和阐释,尤其关于小说的主题意蕴,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简略地说,《生死场》的内涵可以从生与死、女性话语和民族主义三个层面加以理解。最初鲁迅和胡风对小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但由于时代的和其它方面的原因,民族主义内涵备受关注,“抗日文学”说一直是权威阐释,而其它重要内涵却被忽视了。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外批评者运用新的理论,或从启蒙主义角度、或从纯文学角度、或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对小说进行阐释,逐渐发现了过去被遮蔽的重要内涵,并阐发出新的意义,然而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现象,出现了一些新的偏差和遮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在一个实验中探讨歧义度因素对人们句法歧义消解过程的影响。阅读材料为含有"N职+N亲"短语结构的句子。结果表明:具有高歧义度的语言结构更容易引起人们对语言中所隐含的歧义成分的觉察,进而调用资源进行深入加工,在阅读时间上表现出相较于低歧义度条件的延长。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多义性     
19世纪中期是美国文学独立时期的开始,这个时期杰出作家霍桑的《红字》、麦尔维尔的《白鲸》、惠特曼的《草叶集》中象征内涵具有多义性特征。同时,主要运用新批评、阐释学、文学接受理论从语言、作家、作品和读者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出文学作品出现这种复杂性的合理性和缺陷,同时揭示出了文学的个性化、情感性,文学创作关键在于人类的审美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词汇复义     
本文细致分析了词汇复义,并提出了在学习和交际中消除句子歧义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语义的模糊性这一切自然语言的根本属性及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歧义现象产生的缘由;例举了英语中的各种歧义现象并提出了排除它们的途径;提出了对待歧义现象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5.
歧义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在英语语言中,引起歧义的原因主要是词性的转换和成分结构。从交际效应的角度看,英语歧义有时确实给我们的正常交往带来不同程度的误解,但有时也会被积极地用于创造性的语言表达中。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调换位置以及语调和停顿来消除歧义。  相似文献   

16.
歧义现象普遍存在于语言交际和教学中,并在语言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浅析造成歧义的原因及分化歧义的方法,达到使语言更好地服务于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正> In English, we decode a sentence usually in these levels. One is the grammatical level, in which we make clear the sentence structure, is it a statement or a question? The second level is the semantic level, in which the hearer and the reader understand the meaning by analys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 The third level is the pragmatic one. In this level, the hearer tries to get the illocutional forces of the sentence. In communica-  相似文献   

19.
燕卜荪《Seven Types of Ambiguity》中“ambiguity”作为燕卜荪诗学的核心术语而广为人知,并对其后的新批评文论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个术语在中国的译名以“多义”为起始,又经历了“晦涩”、“朦胧”、“含混”、“复义”等多种译名的变迁,体现了国内学界对于新批评乃至整个西方文论的接受现状。本文通过对其译名变迁过程的梳理以及对各种译名的辨析,最终认为“复义”是目前对于“ambiguity”较为适合的译名,并希望以此为突破点,加强国内学界对于相关文论术语定义范畴的共同认知。  相似文献   

20.
英语歧义现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交际中的歧义现象是普遍的。英语的歧义现象在使语言活泼、生动有趣的同时,也给交际带来困难。本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和化等五个方面对英语歧义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