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而广东在整个辛亥革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辛亥革命的前期,辛亥革命中期包括在辛亥革命的后期,广东一直扮演着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广东是辛亥革命运动的策源地,最早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在保卫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过程中,广东是革命的重心和大本营。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而广东在整个辛亥革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辛亥革命的前期,辛亥革命中期包括在辛亥革命的后期,广东一直扮演着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广东是辛亥革命运动的策源地,最早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在保卫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过程中,广东是革命的重心和大本营。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有三座重要的里程碑: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演变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反映在政治制度上,它是一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百年来的历史充分证明,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党的十五大把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概括成一句话: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运动,是一次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居于重要的历史地位。辛亥革命在海南,其延续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斗争之激烈,实为全国辛亥革命汹涌浪潮中一股激荡的波涛。本文试就辛亥革命在海南的背景、经过与延续发展,以及历史意义,作一系统的阐述,祈求引起史家的深究和争鸣。一、辛亥革命在海南的历史背景“任何地方发生革命震动,总是有一种社会要求为  相似文献   

6.
<正>一、内容简析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内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本课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及意义。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发展经过。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究辛亥革命的影响,以及对这次革命的评价。二、设计理念设计这节课应该遵循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发展水平。在设计内容时尽量  相似文献   

7.
1911年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发生与性质,对此戴季陶在中华革命党时期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在他看来,辛亥革命是典型意义上的民主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戴季陶把这一观念扩展为国民革命理论,辛亥革命乃是国民革命的一个环节。这一变化是国民党以党治国理念与实践的必然产物,是国民党政权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和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诞生。它也是中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历史性巨变;在思想上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在经济上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首次规划了中国工业化发展蓝图;在社会文化习俗方面,移风易俗,迈开了中国全面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步伐。辛亥革命是近代亚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最高峰和光辉典型,是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突出标志。辛亥革命这种开拓性、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使之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对浙江的民族工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辛亥革命前,浙江的民族工业开始起步,但发展速度缓慢。民国初年,由于相对宽松的政策措施及社会力量的推动,浙江的民族工业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时期,显示出辛亥革命以后浙江民族工业基础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与布局发生变化、重视技术人才培养、发展时间持续较长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期间(1892—1916),在福建华侨集中的东南亚,涌现出一个卓越的华侨报人群体。他们通过所办报纸进行革命宣传与发动,使东南亚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经费供给地。这个华侨报人群体,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政治支柱、经济基础和军事指挥力量,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为辛亥革命时期的领袖,孙中山的思想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孙中山各种场合的言论中反映的民族思想及其转变历程,从而更加细致地说明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的民族认同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体育思想和贡献,从而肯定他在中国近代体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晚近以来,苏北在整个国家区域地理中逐渐处于被边缘的地位。辛亥革命前后,苏北士绅策划"光复"、响应起义、参与地方秩序重建的努力,为苏北各地的独立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社会资源。苏北士绅在辛亥革命中表现出的守旧与革新是中国近代士绅心路历程与人生抉择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唯实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在辛亥革命前后细历了实利、实用、实业、职业教育等几个渐进阶段,提倡最力有蔡元培、陆费逵、庄俞、黄炎培等人,唯实主义教育思想为现代教育尤其是对辛亥革命以后大批实业学堂、职业学校的诞生作了思想主的准备,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份量,从思想史角度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而且有助于厘清目前我党主流的辛亥革命观点的思想源流。中共早期党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经历了五四至大革命失败初期的逐步深化过程,主要涉及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革命性质、历史地位、失败原因以及孙中山的作用与地位等方面的认识,这些认识内容及其变化,对中共早期党史乃至大革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奠立了我党关于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认知基石。  相似文献   

17.
南京总统府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时期,潘月樵"首开伶人参加革命之先例",在革命斗争中异常突出。他以戏曲为战剑,宣传反封建争自由思想,鼓吹民族民主革命;组织伶界进步人士,投身于辛亥革命的大潮,成为辛亥上海光复的重要革命力量;筹饷募捐,支援革命。本文通过对著名京剧大师潘月樵与辛亥革命的研究,以期从另一个侧面加深对辛亥革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以后,安徽的社会经济变化很大,市场扩大,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通过辛亥革命前后安徽社会经济变化的比较,从一个侧面来考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司作为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 ,其发展的历史构成了企业组织发展史中最重要的内容。在中国 ,公司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辛亥革命前中国公司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面镜子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辛亥革命前期的一定的经济社会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