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斌 《考试周刊》2008,(7):201-202
"自强不息"、"厚德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代表传统文化精神与内涵的各种艺术形式也丰富多彩,它们即是所谓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今时代,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恰到好处的运用于产品设计中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探讨的课题.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创新设计进行了理论阐述.并结合文具造型设计这一案例进行了实践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中,"仁"即爱人,要求人们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现代社会中,"仁"表现为不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之间的相互尊重、包容与理解,是个体与社会联结的中介和它的最理想形式在道德领域中的体现."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人际关系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它有助于个人修身和群体和谐.我们需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以充分发挥"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医科院校通识教育理念实践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通识教育理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建与传播提供了有益思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需以"经典"为核心,凸显医科院校特色。课程对外传播需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它之所以能够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因为它蕴涵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灵魂: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设者;其艺术主张"以美育代宗教"更成为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闪光点.重温蔡元培先生的教育主张,对于我们切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把中国传统"和"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形成了"和谐化艺术设计"的新理念."和谐化艺术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具有民族性、现代性、整体性、人文性、科学性等特点;它要求坚持个性与共性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结合、兼收并蓄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现代产品设计应注重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的方式有:传统文化以形式化的方式与现代产品设计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以符号化的方式与现代设计融合,传统文化以意韵化的方式与现代设计融合。  相似文献   

7.
易连云 《教育学报》2005,1(5):63-67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仍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一个重要难题.文章在分析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学校道德教育问题的实质是在长期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道德的意义被异化,道德教育被视为一种知识教育,忽略了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所具有的内在主体性和动态生成性,其后果是导致了道德价值观念形成与道德行为中的生命意义的缺失.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意义的追述,充分肯定传统文化中"道"与"德"的动态转化及"天之大德日生"所孕含的丰富生命意识,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应重新审视与理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涵,以现代意义铨释传统道德,以"生命·实践"为目标构建新的道德教育体系,重建道德教育生命基础.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而中国传统“和”文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本文论述了传统“和”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新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强调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杨学贵  薛积瑞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4):173-174,189
"人文奥运"是北京08奥运会三大理念的核心内容,它的提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元素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完美结合.本文阐释了"人文奥运"的深刻内涵和核心理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五色观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对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文章通过解读中国传统五色观的文化内涵,对其在我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路径进行了探析。利用传统五色观的审美与哲学内涵引领中国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发展,对于促进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