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钱学森发表一系列论著,倡导思维科学研究。1984年在全国首届思维科学讨论会上,钱学森预言:“思维科学的研究将孕育一场新的科学革命。”30年来,他还在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通信中,为思维科学研究和理论体系的创立提出许多开拓性的见解,并以科研系统工程的战略眼光组织有关研究人员合作攻关.为思维科学研究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开拓性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钱学森是中国思维科学的倡导者、开拓者之一。他不仅看到思维科学对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研究的理论意义 ,而且一开始就高度重视思维科学对于教育事业、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钱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提出过教育思维学研究的一些看法 ,他在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提出的“大成智慧工程” ,是在信息网络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3.
钱学森是中国思维科学的倡导者、开拓者之一。他不仅看到思维科学对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研究的理论意义,而且一开始就高度重视思维科学对于教育事业、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钱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过教育思维学研究的一些看法,他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大成智慧工程”,是在信息网络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我国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在哪里?这是不久前全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备组在京成员会议的主题。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突破口在于形象思维学的建立。他说:“这是人工智能、智能机的核心问题,因此也是高技术或尖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点。一定要抓住它不放,以此带动整个思维科学的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钱学森就曾提出创建思维科学部门的建议。①他认为,思维科学是一门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②从纵向可划分为思维科学的基础、思维科学的技术科学及思维科学的工程技术三个层次。由…  相似文献   

5.
由黑龙江省思维科学学会主办的《’97全国思维科学理论研讨会》于1997年8月创日一24日在佳木斯市柳树岛宾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朋位专业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和材料26份.这是一次展示自钱学森同志倡导研究思维科学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以更新、更清、更高的研究成果迎接21世纪的高水准学术会议.会议围绕预定主题,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研讨:一、关于思维科学的状况和学科建设问题与会同志回顾和总结了多年来有中国特色的思维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探讨了思维科学研究与开发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特别是两个文明建设的…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我国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首倡把思维科学作为一个包含多层次,多学科的系统,从人工智能,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角度探索思维加工信息的机制,并提出把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作为思维科学的基本方法。许多科学家按照钱先生的思路,在各自专业领域内进行了多年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钱无生的思维科学观中的一些问题也显露出来,需要再作思考。  相似文献   

7.
钱学森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战略家、科学家、思想家、系统工程师。他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领导中国"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实践中,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中,都作出了不朽的功勋。钱学森著作丰富多彩,涉及领域广泛,高瞻远瞩,思想深刻。对钱学森的著作进行整理,是进一步研究研究钱学森战略思想前提和基础,是非常有必要和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8.
钱学森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战略家、科学家、思想家、系统工程师。他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领导中国"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实践中,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中,都做出了不朽的功勋。钱学森著作丰富多彩,涉及领域广泛,高瞻远瞩,思想深刻。对钱学森的著作进行整理,是进一步研究研究钱学森战略思想前提和基础,是非常有必要和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9.
钱学森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战略家、科学家、思想家、系统工程师。他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领导中国"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实践中,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中,都作出了不朽的功勋。钱学森著作丰富多彩,涉及领域广泛,高瞻远瞩,思想深刻。对钱学森的著作进行整理,是进一步研究研究钱学森战略思想前提和基础,是非常有必要和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0.
钱学森同志1980年就提出要创建“思维科学体系”的设想。这是个具有开拓性质的设想。加速发展思维科学,是开发人类智力的重要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科学思维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非常重视思维科学的研究。一九八一年三月,淮南师专中文科青年教师杨春鼎同志,写信并将自己写的关于形象思维的文章寄给钱学森同志,希望得到帮助和指导.钱学森同志很快写了回信。在此后约一年的时间内,钱学森同志又给他写了七封信.在这些信中,不仅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对青年同志的热情关怀,而且提出了有关思维科学的一些重要问题.杨春鼎同志将信抄寄给我们,现征得钱学森同志的同意,发表其中的两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1986年,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建立思维科学这门新学科的建议,随即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研究思维科学的热潮。1992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了张光鉴和张铁声研究员合著的《相似论》,2002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田运的《思维论》,等等。同时,发达国家也对思维科学的研究重视起来,美国、日本先后提出了“思维科学十年重点研究计划”等。  相似文献   

13.
《成才之路》2011,(36):97-F0003
2011年12月10日至11日,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吉林省思维科学学会、黑龙江省思维科学学会联合举办的“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暨全国思维科学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4.
《成才之路》2012,(3):101-F0003
正2011年12月10日至11日,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吉林省思维科学学会、黑龙江省思维科学学会联合举办的"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暨全国思维科学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中国思维科学学会  相似文献   

15.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关于思维科学》一书,由钱学森主编。钱学森认为:八个部门,八架桥梁,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辩证唯物主义,全部构成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八个部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和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誉为"航天之父"的钱学森先生,对于思维科学的研究,发表了许多精辟之论,呼吁学界加大对思维科学的研究力度,特别是"形象思维是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这一观点的发表,引起学界的热烈反响。随即掀起了一个研究形象思维的热潮。作者认为:形象思维的研究没有突破,也就是思维科学的研究没有获得突破。原因可能是所有研究者的水平太低或努力不够;但也可能是钱老提出的命题本身就有问题,尽管形象思维是复杂的,但比形象思维还要复杂的思维并非没有。作者认为,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应当从更复杂的立体思维,复杂思维与创新思维中探寻。  相似文献   

17.
思维科学     
思维科学王雨亭思维科学又称认知科学,是组成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六大部门之一,是研究人能够控制的那部分意识,即研究思维规律和方法的科学。这一概念最早由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在1980年4月《哲学研究》上提出。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是研究人有意识思维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8.
钱学森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钱学森书信》中,无论是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系统科学、思维科学还是对行为科学、人体科学、地理科学等领域的研究,钱学森无不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可以说,《钱学森书信》的焦点和制高点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即辩证唯物主义。学习和研究《钱学森书信》中的哲学思想可以为我们今后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坚实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启示我们: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难以造就出杰出人才的。思维是一门科学。钱老说:"如果我们发展思维科学,那就可能有朝一日我们懂得创造的规律,能教学生搞思想上的飞跃。"认识、领会和研究思维科学,对每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玲娥 《成才之路》2012,(2):10-I0005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启示我们: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难以造就出杰出人才的。思维是一门科学。钱老说:"如果我们发展思维科学,那就可能有朝一日我们懂得创造的规律,能教学生搞思想上的飞跃。"认识、领会和研究思维科学,对每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