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从福柯权力理论的视角来审视学校生活会发现,学校组织结构就是一张权力关系的网络,而学校内发生的任何革新事件都可以看作是权力作用于主体的斗争过程。通过发生在学校内的一场日常管理事件可以看出,权力关系在学校中是通过"知识即权力""、规训与权力"和"权力造就主体"三个方面来运作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把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举例概述作为领导应正确对待、使用、授予权力,同时注重非权力因素的正确运用。一校之长实施学校管理是得拥有一定"权威",权威即权力加威信,这是管理学校的必备条件。众多的学校之长,都处于同等地位,也拥有同等权力,但其管理效能却大相径庭,高低不等,这与其是否拥有一定"权威"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权力的崛起引发了现代治理理念的变革,从而出现了"劳动雇用资本"的反向经营模式。作为学校人力资本者的教师,其权力能否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将是学校管理能否走向现代治理的重要标志。为此,要通过强化学校人力资本主体意识、健全学校人力资本的组织制度和不断努力提升学校学术权力来赋予广大教师在现代学校治理中应有的人力资本权力,并在制度上保障这一权力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4.
学校权力与学生权利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作为具有法律地位的行政主体,拥有行使公权力性质的"学校权力"。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学校权力行使与学生权利享有形成了由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特权理论、宪法理论、特殊契约理论所描述的复杂关系,并产生学校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学校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学校管理权与学生救济权等矛盾和冲突。寻求学校权力和学生权利的平衡,关键在于建构学校权力运行与学生权利保护的内部平衡机制和外部平衡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宋懿琛 《河北教育》2003,(10):11-13
校本管理是西方国家上个世纪80年代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模式之一,现今仍是各国教育探索的热点司题。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或以学校为中心,将管理权力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放到学校,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的管理模式,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管理权的重心下移,包括财政、人事管理、课程设置等,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让各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要求和资源条件进行自我设计,  相似文献   

6.
<正>现在有过分夸大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职能和权力的倾向,如认为校长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竞争力的强弱,并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管理执行力的有效性如何,关键取决于校长,主要依据"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名言。这话固然没错,但细细分析也不甚准确。如果把一所学校的好坏,过分地维系在校长一个人身上,未免"事业风险"过大了点。尤其在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今天,校长的领导决策和计划执行都受到较多制约或约束,这是民主制度和管理机制所决定的。平心而论,许多校长觉得自己的职能和权力是十分"有限的",而责任和  相似文献   

7.
学校管理现代化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一个时期以来,校长在摈弃权力管理之后,多在致力于制度管理,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本身的发展,传统的制度管理已经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必须进行一场"管理革命".因此寻求一条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新思路,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是当前学校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校权力形式上都依法获得,本质上则来自教育伦理的内在价值。前者代表了必须通过学校实现的国家的教育意志,后者代表了学校权力的传统渊源。于是,学校权力通常以"教育权力"的迷人外表呈现出来,因而存在着巨大的伦理陷阱。分析学校权力的结构及其治理,是探索当代诸多教育伦理问题解决之道的必要视角。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探索和实践"校本管理",正成为学校管理的热门话题.所谓校本管理,顾名思义,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从学术层面看,校本管理有着丰富多彩的内涵概念,最通行的就是由从"外控式管理"转向"内控式管理"的西方教育管理哲学演变而来的管理思想.从操作层面看,也有着五花八门的管理模式,比较普遍认同的则是所谓的"权力下移,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治理权力分配模式中,与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并行的是在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形成合理的权力委托和权力监督关系。如果权力分配失衡以及监督机制不完善,那么学校就极易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从促进外部人与内部人利益的一致性、强化外部人对学校治理的参与、通过由身份管理向契约管理的转变形成代理人的合理预期三方面入手解决学校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完善学校治理结构,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学校公民教育面临着源自于组织生活的公共性匮乏的困境,这种公共性的匮乏集中体现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学校组织主要遵循着垂直型的权力结构,使得组织内部呈现出显著的权力等级性,阻碍了公民关系在学校生活中的形成;二是学校组织的管理逻辑依然是控制与"物化"的逻辑,使得学生难以获得主体性的公民身份,因而也难以形成深刻的公民体验和公民认同;三是学校组织的目标导向是人力资源的"生产工厂",这与培养好公民的育人目标出现了严重的背离。在公共性匮乏的状态下,学校组织将成为公民生活和公民教育的障碍,制约学校公共生活氛围的发展。为了使学校组织成为公民教育的促进力量,必须克服组织中的权力独占性、管理控制性以及私益的膨胀性等,从而建构民主的公共生活空间,最终促进学生的公民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其管理能力和自身素质对学校的兴衰成败起决定性作用,校长对学校的各种管理主要是通过权力的显性影响力和非权力的隐性影响力来达到目的。对于权力显性影响力在学校管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诸多大方之家已阐述颇丰,这里就不再赘述。由于非权力隐性影响力在作用范围和对于群体的影响程度上都是权力显性影响力所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管理工作对于学校的发展十分重要。形成科学、正确、新颖的管理理念是学校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因素,校长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因此,校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不容忽视。一、校长要善于履行职责权力的正确运用是体现校长权威的重要条件。校长的权力包括职位权力,  相似文献   

14.
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艺术是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灵活、高效地实施学校管理,重要的是要运用好非权力因素,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这是学校管理者发挥权力效用的重要条件,对学校管理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非权力性影响力是在多种理论背景下提出的,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人际关系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是其中最为基础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文化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模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文化人"是其人性假设,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学校实施文化管理需要具备一系列核心要素,包括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建设教职工的精神家园,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文化管理语境下校长的行为方式亟待转变,校长要做学校文化的积极构建者,树立符合人性的管理理念,按弃权力管理,坚持赏识管理.  相似文献   

16.
论学校管理者非权力性影响力及其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艺术是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灵活、高效地实施学校管理,重要的是要运用好非权力因素,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这是学校管理者发挥权力效用的重要条件,对学校管理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非权力性影响力是在多种理论背景下提出的,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人际关系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是其中最为基础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传统学校是“批量生产”的组织,学校的工作被分为各部分,个体独立工作,并且在许多情况下是与同伴竞争。传统学校的管理是科层管理体制。从组织文化到组织结构,以及组织制度的安排,无不带有专制主义、集权主义的影子。从我国的现状看,学校管理纯属于行政权力模式。常常是党政不分,书记、校长一身兼,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其结果只能是权力的滥用。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促进学校教职工积极互动,不能改善学校的整体效益,而且学校各种人力资源也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校的整体效益,就要重视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各种人力资源。这不仅要在观念上进行变革,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学校组织进行改造与重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权利保障:权力和权利辨析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下大学生的权利被广泛关注,但是大学生的权利却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和维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权力保障.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中,大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权力却微乎其微.权利必须用权力来维护和保障.由此,应正视权利和权力的本质区别;在学校管理中赋予大学生合法的地位和身份,给予其参与管理学校的权力;组建大学生自治组织,用相对独立的权力维护其权利,从而加强大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权力来使大学生权利得到根本性的保障和维护.  相似文献   

19.
教育分权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教育理念和改革实践,有关"分权"的理解与分类众说纷纭。分析前人的成果,教育分权可归结为5种基本类型:教育权力在政府及其教育行政机构之间的分散、分享与制衡;政府对学校放松管制,让学校自主办学;教育权力从政府部门向社会领域的分散、转移;学校管理中对教师的赋权;扩大家长的学校选择权。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存在着政治主义原则制导下的意识形态权力、经济主义原则主导下的结构化权力和管理主义原则规导下的技术性权力。学校也相应地形成政治、经济和技术三个核心场域。由于各场域主流权力相对自主地运作,客观地决定了学校教育权力在场域内部和场域之间的抗争,并不断地发生位移,由此构成现存的学校权力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