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事物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的空间向前变化、发展。有的脱离了原来的位置,有的改变了原有的形态。学生在观察某一事物时,往往很难把握住这一点。尽管老师在分析课文或作文教学时讲到过这种观察方法,但学生写作时总是一笔带过,收效甚微。以《海上日出》为例,假如我...  相似文献   

2.
缺点列举法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的事物没有尽善尽美的,每一种事物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缺点,人们总是希望事物能够变得愈来愈完善,愈来愈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这种客观存在与主观愿望之间的矛盾,就孕育着创新的种子,为我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我对自然界总是充满了好奇和幻想,总是有许多的事物引得我浮想联翩。但时光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了,而我所想象的联想到的那些事物,能真正实现的却并不多。如今总结起来,我才发现,我所想的不少事物,其实还真是挺不错的,有些更称得上是了不起,并且已被别人实现了呢!可我为什么没有做到呢?  相似文献   

4.
描写事物是写作的基本功,在这一环节上,有些同学总也“过不了关”。他们描写事物,总是存在简单、粗略的毛病,写出的事物不具体、不充分。每每触及此,我们这些同学就“皱眉头”,似乎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了。事实并非如此。一、要解决好对事物的观察感知问题。描写事物和观察、感知事物有很大关系,不善于观察、感知事物就不能写好事物。要想把事物写具体、充分,就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感知事物。1.要有“显微镜”式的眼睛。从同学们的写作情况看,有的同学在描写事物时,对事物的感知是模糊的,不够清晰明确。这是写作前对事物没有很好地观察。只…  相似文献   

5.
提起作文来就头疼,对于许步学生来讲,尤其是小学生更是如此,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1.不明确写作目的,认为写作就是为给老师完成作业;2.总是觉得无内容可写。每次作文就瞎编一气;3.语言积累少,写起来干巴巴;4.缺少对周围事物的留心观察、想象,到写作时,对要写的内容还没有深刻的印象;5.感受不到写作成功的愉悦。针对以上问题我谈谈自己平时作文教学中的几点成功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者现象进行全面细致的查看。下面,我就对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淡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方老师:前几天,我与一住最好的朋友,因为一件小事而吵架了,事后我非常后悔,后悔我为什么就不能宽宏大量一些,为什么就不能克制一下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哦也想到去向她赔礼道歉,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大概是不好意思或者是放不下所谓的面子。巴I这几天,我的面前总是浮现出我们在一起时快乐的样子,便不时感到心酸。方老师,我是不是应该跟她谈一谈呢?汪陶1998年9月15日汪陶同学:在同学之间,即使是在最要好的朋友之间,发生一些争执,甚至吵架,是难免的。年轻人,年少气盛,好胜心强,对某一事物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往往喜欢…  相似文献   

8.
学生升入三年级后 ,就开始进行写作训练。学生每次写作文都感到为难 ,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 ,写作文时总是咬着笔杆无从下笔。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作文 ,老师的批语也是内容不具体 ,言之无物。究其原因 ,是学生的脑海中缺乏可供写作的素材 ,平时没有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要想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苦 ,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一、观察事物 ,认识生活 ,积累素材首先要让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之前 ,要交待清楚观察的对象、范围和目的 ,使学生观察事物时注意力集中 ,观察仔细、全面、深入地了解被观察…  相似文献   

9.
立休几何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图形。由于空间图形不能完全放在同一平面内,加之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初学时感到十分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现就立几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谈几点体会。一、明确观察的目的性人们总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对事物进行观察的,教学中应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与目的有关的部分,不为其他刺激所吸引,通过观察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例如异面直线对初学者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时必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空间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判断它们能否在同一平面内。可以从学生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小学生作文,常常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有的同学就东抄西摘,拼凑成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观察事物的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要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 一、根据训练要求,确定观察目的和任务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小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及情绪随意性大。为此,针对作文训练的要求,在组织学生观察事物时,我们必须事先将观察的目的、任务明确地告诉学生,使学生能有的放矢地观察事物。否则,学生的观察则是漫无目的的——东瞧西望,毫无所获。如,有一次,我布置的学生去观察校园里的菊花、海棠花等植物,要求学生以《漂亮的××花》为题写一篇日记,结果大多数学生都写成:××花多漂亮啊!很好看,我喜欢这种花等等,三言两语算是完成了日记。尔后,我就亲自带着学生去观察学校的菊花、海棠花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每当我哭闹时,母亲就吓唬我说:“再哭,大灰狼就来吃你。”“再不听话,老猫会从窗子里爬进来,把你抓走。”久而久之,使我对许多事物充满了恐惧。由于从小饱尝恐惧之苦,所以我成了母亲后,不仅不吓唬孩子,而且当孩子受到突如其来的强烈刺激时,总是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引导他摆脱恐惧。  相似文献   

12.
低年级儿童年纪小,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因而观察事物粗校大叶,捕捉不到具体事物和素材,作文只是笼笼统统几句话,内容十分空泛。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语文教学和班队活动中,设法让儿童留心周围各式各样的事物,养成细致分析事物的习惯,为作文提供丰富的内容。周围许多事物本身很有趣,但儿童不会观察,不会分析,不会表达。教学中我注意两方面的结合:一把写话与观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指导儿童写好观察日记。让儿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作如实地表达出来。例如,农村小孩常见到公鸡打架,但很难表达好,我就布置他们仔细观察  相似文献   

13.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客观事物总是互相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就会形成不同的联想。因此,在讲读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形成或利用联想,是发展学生语言和发展学生思维的良好途径,是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在六年制小学语文中年段的讲读教学中,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大致用了如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美术院校专业考试以素描、色彩等基本造型能力考核为主要内容,而形式又以写生为主,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写生,掌握基本造型规律,强化技能训练,体察事物的本质,培养各种能力。以下我就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浅显认识。一、掌握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初学美术者在写生时,可先培养他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许多初中生在解数学题目时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他们出错的原因并不全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还有很大因素是缺乏全面分析事物的能力.现在我就初中阶段容易出错的题目和题型作一个剖析.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内容空洞,没有真实感情;二是用词贫乏,几十个人一副面孔;三是言之无序,不懂得布局谋篇;四是语言呆板,表达能力较差;五是方言土语,普通话水平较低;六是抄袭现象严重,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我尝试采用了以下对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讲读教学,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我在上每一篇课文时,都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使他们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留心周围的事…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小学生作文言之有物的问题,几年来,我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从观察最熟悉的简单的事物做起 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要首先打破他们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培养其写作文的兴趣。 我首先指导他们观察最熟悉的简单的事物。开始曾写过《我们的小红花专栏》,专栏记载着孩子们的进步与欢乐,是他们最关心、最熟悉的事物,但是一提起“写”,就都发起愁来,说“写几句就没话说了,哪能凑成一篇文章呢?”我笑笑说:“不难,上完这节课,你们就会写出来。”孩子们半信半疑。我挂出小黑板,上面写着写作要求:(一)按  相似文献   

18.
美丽的投降     
吃饭的时候,无意间又看到了母亲的白发,它似乎昭示着残酷岁月的流逝.其实,很多时候我都在逃避,刻意不去看母亲的白发,因为我无法抗拒看见它时内心没来由的心酸.母亲仍大声说着柴米油盐的价钱,那些事物总是日复一日地在饭桌上被提及,循环往复:而我也循环往复地表达不满:难道她的人生就这样被囚禁在这无尽的精打细算中了吗?我对她反复唠叨的事物的反感,正如她对我大谈网络时的反感一样,只增不减.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往往具有无意性、情绪性、轮廓性和片面性等心理特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加以培养。我认为首先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激发观察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小学生的感知正处在发展阶段,知觉情绪性比较明显,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因而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就必须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观察产生了兴趣,久而久之,就能养成主动观察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大海     

  难以厘清对海的感受,这个庞大的事物,时常令我局促,甚而惧怕。海总是让我想到天空,有一年,一天深夜,和几个朋友在荒漠戈壁游走,繁星密布的夜空,在远方,以优美的圆弧笼罩住戈壁,这让我觉出天空母性的气质,博大而又慈爱。而海,总是以不可知的浩大无限延伸。我不知到底想要感受海的什么。一个深夜,我还是不甘心,想在海边有新的发现,乌沉沉的世界,一片巨大盲目的黑横亘在面前,除了波澜壮阔的涛声,一切感知都是徒劳。我要说的是,海是我经验中几乎最难以表达的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