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西南河流密布,如人体血管,其中,黄河故道就是著名的河流之一。故道的北面是太行堤,浮岗水库座落在太行堤的北面。建国初期,浮岗水库曾锁住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保全了这一带的人民;现在的浮岗水库成了浮岗乡人民心中的聚宝盆。岁月沧桑,太行堤依在,已经干涸底朝天的浮岗水库失去了往昔作用,现在却成了浮岗乡人的主要产棉区。勤劳善良的浮岗  相似文献   

2.
位于栖招莱三县市交界处的官道乡西北侧有一小小的山峰,海拔253米,名唤岗山。岗山好似大坟墓,人踏上山顶用力跺脚,会发出好似敲钢击铁的声音,故称“钢音山”俗称岗山。  相似文献   

3.
“粗糙”之美 教学《槐乡五月》时,一位学生朗读时把“坡坡岗岗”读成“披披岗岗”,教师迅速拿起粉笔,三下五除二,在黑板上勾勒出“山山洼洼,坡坡岗岗”,又用粉笔涂上“槐花”,边“涂”边自言自语:“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不喜三月桃花艳,但爱五月遮天槐。”  相似文献   

4.
近 日 ,山 东 省 蓬 莱 市 新 港 街 道 办 事 处 山 北 头 村 农 民 刘 孔 明 拒 绝 了 通 北 钢 结 构 等 几 家 企业 的 聘 请 ,选 择 了 山 东 烟 特 汽 车 有 限 公 司 提 供 的 就 业 岗 位 。 如 今 ,像 刘 孔 明 这 样 挑 企 业 、选岗 位 的 农 民 技 术 工 在 蓬 莱  相似文献   

5.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探索,亟待教材形态、教材的类型适应性以及教材开发团队回应其新需求。“岗课赛证”融通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之“新”体现在设计理念上的协同与集成、建设机制上的敏捷响应、教材内容上的有效衔接、呈现形式上的个性与开放和利用方式上的多元与泛在适应。新形态教材开发应突出教学优先原则、职业行动能力导向原则和形态适应性原则。推动“岗课赛证”融通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应加强理论研究工作,确立开发机制,把握教材建设核心要素以及明确教材开发主体等,从而形成适应“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新形态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6.
"岗课证融通"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实现岗课、课证、岗证的有机融通,在具体实践中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从需求侧、职业教育特点和课程性质综合进行课程定位;课程开发的主角是企业实践专家与教师;课程内容紧贴岗位工作实际,对接职业标准,必需、够用为宜;课程要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结构设计;科学系统地规划课程资源建设。建议科学规划校本课程开发,形成校本课程方案;保障企业主体性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充分发挥;保持动态、开放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加强"双师型"教师、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十万大山与其相邻地区大明山、大瑶山、花坪和岗山植物区系的属、种相似系数的比较分析,说明十万大山植物区系的性质及其与相邻地区植物区系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对水库型湖泊的开发现状及国内外湖泊旅游开发模式的分析总结基础上,以定远县为例,根据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等方法分析了案例地的资源及区位条件,探讨了水库型湖泊旅游开发模式的转型,提出了近郊度假型、户外运动型、休闲渔业型、综合休闲型的四种开发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提出了水库发展的保护措施.以期为经济欠发达、区位条件一般地区的水库型湖泊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孙建平 《江西教育》2004,(17):10-12
浩瀚的赣江经古城吉安滔滔而去,大浪淘沙,在江心形成了一座梭状的岛屿,名叫白鹭洲。洲前右峙神岗山,左挹青原山,洲后枕螺山。岛上茂林修竹杨柳如烟,因有白鹭群柄而得名。  相似文献   

10.
库区旅游是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库区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水库旅游主要是充分利用库区生态环境和人工建筑物,努力挖掘和创造美的水库环境和视觉景观,使人们在水库的休闲度假中体验自然风情和生活乐趣.本文从库区旅游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库区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与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库区的旅游开发方向和内容.最后以向家坝水库旅游开发为实例,进一步详细阐述如何进行水库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1.
石永,顾名思义,石头永远存在。正是这样,石与石、山与山之间就形成了河、塘、堰,还有县域内最大的水库。多雨的季节,石永很多地方也就成了山洪威胁区。  相似文献   

12.
岗课赛证融通对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围绕“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中职机电专业新型活页式教材结构体系”进行研究,可以获得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思路,进而促进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效益的提升,能够实现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的跨界性、高等性和职业性决定了“岗课赛证”融合课程的开发逻辑、组织逻辑和运行逻辑。“岗课赛证”融合中,“岗课”融合是主线,“证”是“岗课”融合的评价反馈机制,“赛”是“岗课”融合的激励反馈机制。“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以行业企业调研为逻辑起点,通过“调归梳、增转删”并参照“证”“赛”标准,形成新的课程体系。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可依据不同情形分别纳入第一,第二课堂。条件变化后可以相互转换,形成基于第一,第二课堂动态转换的“岗课赛证”融合课程模式。避免融合过程对现有教学秩序产生“刚性冲击”,使“岗课赛证”融合课程实施更加方便、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4.
游潇湘水库     
潇湘水库离我们学校十三公里。游览潇湘水库那天,我们先爬上城边的寥廓山,从山顶电视台附近的土坡上放眼眺望:高低起伏的山岭连绵不断,伸入云际。在这雄伟的群山之中有一面大镜子在闪闪发光。镜下嵌着四个模胡的白色大字。通往水库的小路弯弯曲曲,时隐时现,好象不长,一小会儿就能走到。然而,这一带的山真多啊!我们一会下山  相似文献   

15.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清晨,从一辆开往郊外的大卡车上,飘出我们的歌声。今天,我们四年级一班的全体同学要到岗李水库去野炊。紧张学习了半个学期,猛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我们每个人都兴奋极了。  相似文献   

16.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引领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到了深入实践的阶段。近年来,众多院校提出首岗胜任,多岗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基于岗位群的职业教育课程亟待付诸实践,而实践的首要任务正是开发与编制课程方案。本文旨在讨论课程方案的规范步骤,并分析了迭代开发模型下的管理策略,最终使课程方案的开发从形式规范走向实质规范,真正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徐晓东,男,1962年生,吉林长春市人。1989年至2000年赴日本岗山大学公派进修、留学,先后在岗山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专业攻读教育方法与技术学方向硕士课程、在该大学研究生院自然科学研究科智能开发专业攻读人类智能开发基础学(认知心理学方向)博士课程,并于1996年至2000年在私立女子大学任讲师,2000年3月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现任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现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中的认知与技术、认知心理学;近期的研究主题是:认知与教学、信息技术教育、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教育技术学方法论、学习环境设计、综合学习等。先后主持5项教育部以及省厅教育科学和1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在国内外相关专业杂志上发表近40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职业教育领域首次出现“三教”改革的理念。为解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三教”改革中“一课多岗,岗能不接”的传统课程体系问题和“三教”脱节的教学体系问题,通过对岗能对接、“三教”改革等理念进行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全新的“岗、能、课、教”四融一体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新理念和产教融合新体系,并基于“岗能对接”新理论同步开发了物流岗位核心课程和教材,实践效果明显,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正>王蕾蕾2009年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并于当年通过安徽省首批"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来到金寨县八河中心小学,成为一名光荣的"特岗教师"。金寨县八河中心小学位于大别山腹地,海拔近千米,距离金寨县城约有200多里的山路,属于一个高寒偏远的山区小学。据附近村民介绍,八河中心小学所在地名叫抱儿山。由于地处偏僻山区,以前没有哪家姑娘愿意嫁到此地,只有光棍们从别人家抱养儿子,故称为抱儿山。王蕾蕾是这所小学从1999年到2009年11年间的第一位新老师,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当时一共有两名老师通过  相似文献   

20.
黄绯静 《教师》2012,(33):125-125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念大学时,我们每天清晨都喜欢在校园中朗诵王家新的这首诗《在山的那边》,山那边的景象到底怎样呢?结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远离霓虹灯下的喧嚣,背上沉甸甸的行囊,踏着青春的步伐,满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我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成为了这个小镇里一名平凡的小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