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卢平 《情报杂志》1991,10(1):82-86
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农业文献资源的地方优势,并列举了部分地区的农业连续出版物和西北五省农业期刊的地区特点,文中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文献检索利用及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的现状,认为建立农业文献数据库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开发我国农业文献资源地方优势的良好对策,文中重点论述了建设西北专题农业文献数据库的意义、条件以及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2,(2):165-166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究研所(简称西北水保所)的前身是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建于1954年,是中国科学院在原西北植物站和黄土试验站的基础上组建的一个多学科的水土保持综合研究机构。1958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该所筹建西安植物园和开办西北生物土壤学院。1958年5月院通知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1964年国务院批准,该所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1965年该所专业机构调整后,将其植物分类研究室和农业研究室远缘杂交研究工作和部分科技人员划归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西安植物园交由西北分院直接领导。1970年该所下放陕西省,由宝鸡市、省水电局和省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中国西北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1世纪中国西北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更为严 峻的水危机,解决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规模化农业高效节水。西北旱区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用水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现有灌区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单方水产粮数为目标 的节水、高产、高效、集约型模式;旱作农业区以雨水集流补灌和抗旱保苗稳产为中心的农 业用水模式以及以喷微灌等先进灌水技术应用为主的节水模式等。本文还讨论了解决西北旱 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回顾了在农业、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政策信息对西北农村地区发展的影响,分析了西北农村地区在农业、环境和基础设施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贫困或欠发达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农村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捉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由农村向城市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和必然趋势,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这一特殊区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输转又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根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西北农业学报》2007~ 2011年的载文量、基金论文、第一作者、论文发表周期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明确其办刊理念和发展现状,为该刊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借鉴.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农业学报》载文量稳定,基金论文及基金论文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有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建议合理协调各类基金论文比例、缩短论文发表周期、加强对科研院所的组稿工作,以进一步促进《西北农业学报》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大区农业学报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区农业学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西北旱区缺水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分 析了该区域的节水潜力,指出西北旱区的缺水问题在目前主要应靠节水来解决,加强对西北 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是西部大开发的迫切需要和保障我国人口高 峰期食物安全、水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是一个跨多学 科的科技问题,应加强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和国际合作研究,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领域中 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植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与非充分灌溉理论;节水灌溉方式下水分与养分 的转化理论及尺度效应;植物需水监测与估算及灌溉节水潜力;西北旱区特殊水源高效利用 理论与技术;灌溉系统水量与流量实时调控与区域多水源优化配置理论;旱区节水灌溉的区 域水土环境效应评估与调控。最后,分析了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研究领域可能产生的突 破和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西北干旱区农业的重要作用,根据农业资源和市场约束特点,提出了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产业重点。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方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斌 《情报杂志》2002,21(11):107-109
从西北农业发展的历史出发,分析了目前西北地区农业信息化存在的农业信息化意识薄弱、发展不均衡、资源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信息服务体制创新、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以及西北地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气候作为资源,它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中国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大部分地方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西有青藏高原,东有黄土高原,北部及西北部为欧亚大陆最大的沙漠盆地和走廊,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差异甚大。旱作农业和高寒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技术被作为启动和振兴西北经济的科技开发与进步的第一层次的重点,鉴于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重大影响,研究降水资源的稳定性是非常  相似文献   

11.
所谓开发,就是以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利用之目的。在古代世界,农业为全社会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所以言及开发,多谓农业地域之拓展与产生。我等探讨我国传统农业在西北开发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其深意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12.
会上交流的论文,经验材料共26篇,内容涉及农业图书情报工作的改革、情报工作如何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科技市场交易情况分析、古代农业文献的收集利用、国际间的资料交换等方面。会上议定了在下年度要编印《西北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选集》、《西北五省(区)农业图书情报协作组织馆藏农业及生物科学外文检索期刊联合目录》,并由协作组织主任委员单位武功农业科研中心协调委员会通报各成员单位调研课题,以便于相互协作和提供成果。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就西安、兰州、银川三角地带开展运输园艺方面的情报调研和翻译《CAB》词表等协作项目进行了磋商。  相似文献   

13.
一漫漫水保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新中国根治黄河的需要,由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提议,中国科学院在陕西杨陵成立了她在西北地区的第一个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研究所1954年筹建,1956年正式成立;1958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李振声,著名遗传育种学家.1931年生,山东省淄博市人.1951年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遗传研究所前身)工作.1956年到陕西杨陵参加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第一个研究所——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的创建工作,1965年到西北植物所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民间投资、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沿线各省(市)农业科技进步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沿海五省农业科技进步水平高于内陆地区。整体而言,民间投资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但并未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负向效应显著。分地区来看,西北六省和沿海五省的民间投资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正向作用显著,而东北三省和西南三省影响效果甚微;东北三省和西北六省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而西南三省和沿海五省负向效果显著;考虑到农业科技进步对民间投资的调节效应时,只有沿海五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负向效应显著,其它地区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绿洲国民经济的基础,如何使干旱区绿洲的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实现高效持续发展,仍是新世纪初期面临的重大课题。有必要在充分认识干旱区资源优势和特点基础上,针对绿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发展绿洲现代农业的措施。一、发展绿洲现代农业的自然条件我国绿洲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  相似文献   

17.
西北半干旱区集水型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集水型生态农业是适应西北半干旱区自然资源特点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结合点。通过采取使两者同时受益的关键措施,不但可以实现农民的脱贫,而且还可以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与重建,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我国北方尤其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及气候资源。针对我国西北气候特征提出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北农林》创刊于1936年,是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学报,因战乱等原因仅出版5期,但作为西北地区较早的农业学术期刊,秉持阐发农林学理、传播农林知识的办刊宗旨,栏目多样,图文并茂,印刷装帧技术先进,既是大学信息集成与发布平台,又具有面向社会开放办刊的鲜明风格,特别是其刊发文章的学术观点与成果一直影响着今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80年来的“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研究方向与风格,直至当代陕西农业乃至全国一些农业科研成果研究与推广的成就皆有其踪迹,受其影响; 以史为鉴,认真研究《西北农林》的办刊经验,对今天如何办好大学学报理应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两种农业学报引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圣琴 《情报科学》1998,16(5):444-448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两种农业学报(《西北农业学报》和《西南农业学报》)中刊载论文的引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农业学报的论文著者引用文献均以期刊为主,占总引文量的65%以上;引文语种主要是中文;论文的篇均引文数较低,自引率较高;引文的时间跨度较大,中、外文期刊的半衰期分别为5.1年和11.6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