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备忘清单 1.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的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物体具有的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被称为带电,或者说带了电荷.自然界中只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一般规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相似文献   

2.
《物理教学探讨》2009,(7):92-99,159
1.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的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物体具有的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被称为带电,或者说带了电荷。自然界中只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一般规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相似文献   

3.
课题的提出 :课本上讲 ,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 ,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于是有学生问 :用绸子摩擦橡胶棒、用毛皮摩擦玻璃棒能否带电 ?带何种电荷 ?用尼龙摩擦它们能否带电 ?带何种电荷 ?带着这个问题 ,我组织学生课后来到实验室 ,用实验来揭示答案 .实验步骤如下 :1.用绸子摩擦过的橡胶棒使验电器带电 (接触带电法 ,验电器原本不带电 ) ,再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接触 ,发现张角变小 .实验次序倒过来结果也是如此 .2 .用绸子摩擦过的橡胶棒使验电器带…  相似文献   

4.
实验表明 :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互相排斥 ;两根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也互相排斥 ;可是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与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这表明硬橡胶棒上的电荷和玻璃棒上的电荷是不同性质的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提出把呈现在玻璃棒上的电叫正电 ,呈现在硬橡胶棒上的电叫负电。正电、负电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对于物体相互摩擦后带电的符号 ,有人认为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 ,玻璃棒总是带正电 ;有人则认为玻璃棒不管与什么物质相摩擦 ,所带的电都是正电。对于摩擦在摩擦起电中的作用有人则认为仅仅是增加两物体的有效…  相似文献   

5.
张同权 《物理教师》2008,29(2):60-60
对于电荷的电性,中学物理教材中都是这样定义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但是,如果在不同的条件下做丝绸摩擦玻璃棒的实验,玻璃棒却有可能带负电荷,请看下面的实验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结构二、学习指导(一)摩擦起电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叫负电荷.(2)同种电荷互十1]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1)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验电器.它是利用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道理来检查物体是否带电的.2.摩擦起电(卫)条件——分别用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互相摩擦.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束缚本领弱的物体的一些电子容易转移到另一个物…  相似文献   

7.
电荷与导体     
一、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相似文献   

8.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要点(一)起电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行。即正电行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为负电行。正负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验电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行互相排斥的性质制成。作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利用验电器不能直接判断物体带电的种类。2.摩擦起电(1)带电。物体是否带电,除了用验电器检验外,若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它也带了电。但…  相似文献   

9.
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一定带正电吗?西北民族学院张家绶现行中学物理课本上写到:“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这个结论是历史流传下来的说法。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于1747年,由实验事实出发,首先规定了...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有两种最基本的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正与负原本是相对的,这完全取决于最初的约定,富兰克林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两种电荷可以中和.中和其实是电荷的代数运算,不会无端地消失.  相似文献   

11.
带电与导电     
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在初中,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摩擦起电和接触带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特点是:①被摩擦的两个物体一般都是绝缘体,摩擦前都不带电;②摩擦后两个物体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例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有正电荷,则丝绸上必带有等量的负电荷.  相似文献   

12.
侯鹄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11):26-27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除了《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 0 0 0年第 8期刊载的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八中学李荣明、张云生、刘平三位指出的《是 1.15而不是 1.5》及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刘岩指出的《海市蜃楼的插图值得商榷》等外 ,本人认为至少还有三处值得提出商榷。一 摩擦起电中正负电荷的规定高中物理必修本第二册第 2页中关于正电荷和负电荷这样规定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的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事实上这种规定是不具有普遍性的。现代物理实验证明 :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下 ,丝…  相似文献   

13.
电路·考点复习·一、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1 物体有了的性质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或者说 ,带了电荷 .根据此性质可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2 用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叫做摩擦起电 .3 电荷有种 ,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电荷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4 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的仪器 ,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时 ,金属箔由于而张开 .5 叫做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6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叫做 .7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 ,任意两个靠近均相互吸引 ,…  相似文献   

14.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核外所有电子带负电的电荷相等,原子处于不带电的中性状态.当中性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时,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所有电子带负电的电荷不相等,物体就带了电.用摩擦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在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原子核失去电子,从而该物体带正电,而另一物体由于得到这些电子而带上等量负电.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后,有机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这种用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电荷之间相…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1.自然界中只存在电荷;人们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ml做.;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行互相2.三个带电的通草球,其中A排斥B,C吸引B,说明A和C带_种电荷,若B带正电荷,则A带_电荷,C带_电荷.3.原来不带电的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立即分开,玻璃棒上带、电荷,这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捧上的部分转移到丝绸上,此时丝绸与玻璃棒分别带_的异种电荷.4.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做聚集,负极聚集_,以持续对外供电.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看,电源是把_的能量转化为_的装置5.在图1中,箭头表示电路中…  相似文献   

16.
电路复习     
一、知识网络二、学习指导(一)摩擦起电1.两种电荷(1)正电荷: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负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2)电荷间的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检验:①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则该物体带上了电.②验电器:是利用其两片金属范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2.摩擦起电门)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的实质是物体电子的得与失.(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百十11摩擦时.…  相似文献   

17.
一、练习内容“电”和“磁”单元包括第六册第3——9课。内容多,难度大,要求较高,其练习的主要内容是: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电有两种:一种是正电(用“+”表示),一种是负电(用“-”表示)。用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带正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相互排斥,异种电相互吸引。 2.放电现象:当带有较多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近时,它们之间会产生电火花和爆裂声,这种  相似文献   

18.
孙伟河 《考试周刊》2008,(7):109-110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这里涉及不同种物质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够带电.我们质疑:摩擦后,物体所带的电荷是摩擦力"摩"出来的吗?不接触、不用摩擦能否起电?同种物质相互摩擦也可以起电吗?不断摩擦,电会不断增多吗?……带着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等量的负电荷,这是因为( )。 (A)丝绸上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B)丝绸上一些负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玻璃棒经摩擦后产生了正电荷 (D)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2.现将电阻值分别为R_1和R_2的两个电阻器串联后接入电源电压为12伏特的电路中,测得电阻R_2两端电压为9伏特;若将电阻R_1、R_2并联后接入某电路中,测得通过R_1的电流强度为1.5安培,则通过电阻R_2的电流  相似文献   

20.
问: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答: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即电子的得失过程.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摩擦起电不是“生电”,因为电荷是不能创造的.电荷本来就存在于物体中.构成物质的原子中,其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通常这两种电荷的电量相等,所以不显电性,两物体摩擦后,原来存在于物体里的正、负电荷重新组合,但它们的总电荷数仍然不变.问: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答: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因而物体呈中性.由于不同物体(如毛皮与硬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