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对象国文化的过程。通过外语和母语之间日常交际用语的对比,有助于了解对象国语言发展形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利于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更是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言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中西交际语差异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对象国文化的过程。掌握对象国文化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语言交际能力,也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拟通过对中西方日常交际用语差异的分析,提出相应的交际策略,对跨文化交际质量的提高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日语的授受表现对外国人来说是一项较难掌握的语法现象。本文通过对授受表现误用的分析说明在学习语言时不仅要理解其语法意义和构造,更应了解对象国人们的文化心理和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4.
外语学习不仅是对不同国家语言的习得过程,而且应当是对异域文化认同与接受,并且能熟练运用该语言与具有对象国文化背景的人分享思想、交流感情和沟通信息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文化浸润,加强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拓展视野,了解世界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增强其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敏感性与理解力,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化观,帮助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与文化间的相互作用、紧密关联使得文化导入成为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在外语教学中导入对象国文化,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使用对象国语言。对于大学法语教学而言,文化导入的内容主要依赖于提供语篇的教材。大学法语教师应利用现有的语篇素材和教学用具实现最大限度的文化导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获得更为正确的语言知识和较为全面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于是便产生了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中国英语( China English)是中英两种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英语国家人士能够接受的、被认为是比较规范的一种英语变体。中式英语( Chinese English)则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生成的不符合英语语言规范及对象国文化习俗的表达方式,学习过程中受母语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的直接产物,故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7.
对外汉语教师在给外国学生教授汉语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汉文化的传播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汉语知识和汉文化、对象国的知识与文化的素养,还要了解与对象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采取交际策略。解决文化矛盾的策略是对外汉语教师要具有国际意识,尊重对象国的文化,代表国家形象的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学生虽然积累了大量词汇,掌握了语法,但大部分学生对其文化仍处于朦胧状态,还不能用外语自由交流。由于他们不了解语言对象国的文化背景,没有学会用外语思维和表达。此外,大学生囫囵吞枣式的外语学习,易造成对文化的良莠不分。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强调大学生跨文化的学习与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以非语言交际为切入口,阐述了日本人体态语的主要表现形式:面部表情、手势和身势、视线接触、体距和体触等,并分析了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和原因。同时指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语言交际能力,还要了解对象国的非语言行为,避免由于文化上的冲突导致交际障碍和误解。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中国加入WTO ,跨国界的经济活动和商品贸易日趋全球化 ,“跨文化”成为众望所归的理念。外语教学与学习更是直接触及了“跨文化”问题 :“每一种第二语言的使用都有不同程度的文化…… ,使用外国语则会引起更大程度的文化化…… ,学习外国语要比在本民族文化环境中学习第二种语言接触更多的文化问题。这是因为学习外国语几乎每时每刻得理解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的人。”(H .DouglasBrown《语言教学原则》)新修订的各级外语教学大纲更强调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而交际能力主要是由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组成 ,不了解对象国的…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传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玮 《黄山学院学报》2011,13(2):126-128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对目的语所在国的文化进行感知和理解的过程.脱离开文化,不可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忽视对英语国家各方面文化因素的介绍、比较和探讨,导致大学生英语学习低效、不能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分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指出在大学英语课堂进行西方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2.
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习惯。同时,语言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语言和文化有着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目的语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本文在对医学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跨文化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外语学习对中国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然而 ,在学习中 ,由于目的语国和母语国之间在文化、习俗、传统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给学生在词汇、语法的学习 ,听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及实际交际中造成很大困难。本文从几个方面列举出这种差异在实践中的反映 ,旨在引起外语教师的重视 ,在以后的外语教学设计中应适当的加入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 ,通过对比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目的语的特点和应用 ,提高学生外语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刚开始许多东西我们还意识不到。语言和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国家、以及它的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学习外语时,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该国家的文化增强对语言的学习。所以在日语的教学中,灵活使用教材中的故事和传说,加强对文化的介绍,能使学生学习外语语言的趣味性更强。  相似文献   

15.
新《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新世纪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即从培养纯语言专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这就要求学生要同时掌握英语语言专业技能和知识(语言、文学、文化)。民办高职的特征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和综合性的职业素质,其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教学过程强调实践性。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与文化有密切关系,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在民办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为了强调应用性,外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听、说、读、写这些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同时不能忽视汉英两种语言中那些普遍和典型的文化差异,应该应用跨文化交际教学法进行教学,加强文化知识的输入和文化适应力的培养,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16.
教授一门外语的过程同时也是传授异国文化知识的过程,本文首先论证了语言和文化渊源的关系,着重从社会历史、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外语教学中异国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必要性。同时认为外语教学应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异国文化知识,使学习者的语言知识真正变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最后提出了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view that linguistic competence isn't equal to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Language learning is not only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the learners' linguistic ability,but also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learners' awareness of the target culture.Based on the above 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that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should achieve and provides some methods to develop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n the proces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xperience of French language teachers as they explored interculturality within a collabor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articipants studied how to design culture lessons for their classrooms through the le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with the support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s for intercultural learning. The findings underscore a need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at creates space for teachers to explore topics of interest in an in-depth and collaborative manner, that makes time for exploration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s, and that models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embedding interculturality in curricula. Furthermore,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explicit examples of intercultural lessons taught whil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are needed in order for language teachers to gain confidence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9.
语言学习者普遍感到:在具备一定的基础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后,对语言学习的突破仍有瓶颈,那就是文化撞击。揭示文化学习的意义,在语言学习中融入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文章旨在探讨语言学习中文化撞击、误会发生的原因,通过剖析本国文化和目标文化的差异,提出相关策略,加强对文化的理解,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使外语教学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