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种电力系统为服务对象,智能电网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是一种结合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综合架构,在一定程度上,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取决于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能够实现所有环节的智能管理,包括从输电再到配电到用户。基于此,本文首先在分析智能配电通信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几种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然后就智能电网通信系统中网络架构的可靠性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2.
异构融合通信网络是新时代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能配电通信网络能够满足工业化的服务质量需求。因此,本文建立了异构网络模型并且结合智能配电系统的发展目标,研究了各种类型的通信业务,进而设计出一种新的算法,给智能配电网络系统的建立和调度业务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3.
智能电网要求电力设备应该具备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传统串口通信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无法与智能电网以太网通信网络联网,这就需要用一个转换装置来完成这项工作,基于这个需求,我们在RCM3200嵌入式模块上,通过μC/OSII多任务操作系统,开发出能够通过串口与传统配电自动化终端通信的规约转换器,它能够解析常用电力通信规约,进行电网实时数据分析,通过以太网接口和IEC104规约传送到上级电力监控中心;软件设计采用多任务处理,保证了每项工作的实时性和可靠行,并充分考虑了电力环境下的电磁兼容等特性,满足智能配电网对终端通信的各项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采用支持任意拓扑组网的全光交换网络新架构,成就让世界瞩目。华为的AOSN架构,使用业界首创的光时隙疏导技术(OTSI,Optical Time Slot Interchange),解决了多维度、多波长光突发包冲突的业界难题,使得任意拓扑的全光交换组网成为了现实。华为的成功为电网通信提供了技术支撑。智能电网通讯是整个智能电网的神经中枢,文章从通讯入手,首先论证智能电网量测和通信设备的重要性,然后对信息管理系统构成进行分析,最后对决策与控制理论进行讨论,阐述信息通讯在智能电网存在的重要性。通过对智能通讯技术的分析,有助于理顺智能电网发展方向,并且为智能电网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5.
刘江 《科技风》2012,(8):14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加大,作为电力通信网络最重要部分的配电通信组网,因为其长久以来没有适用的组网解决方案,以至于成为了制约我国电力通信网络和智能电网的最重要因素.以下将对现代智能配电通信组网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某供电局为例,探讨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之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水平将得到更高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智能电网中数据调度算法性能的不足以及没有充分考虑到智能电网实际运行产生的数据量特点以及数据类型,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智能电网通信网络数据调度算法,该算法的机制为首先提出"虚拟延迟"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处理智能电网通信网络中日常运营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数据对时间延迟容忍度的不同,根据各个数据类型对时间延迟的敏感度不同加入不同数值的"虚拟延迟",并且参考数据包实际到达时间点来加入时间标签,这样通过时间标签来不断调整智能电网通信网络数据调度顺序。虽然智能电网通信网络中数据包实际的时间标签不能够被改变,但其虚拟时间标签通过"虚拟延迟"发生了改变。仿真实验结果,本文提出的智能电网中新的数据调度算法能够保证智能电网通信网络中对时间延迟敏感的数据调度优先权优于对时间延迟不敏感的数据,进一步提高了智能电网整体数据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网的建设,对电网通信系统的建设需要更规范、从设备的选型和故障分析排除两个方面来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就需要建设一个能满足现代电网企业需要的通信实验室。并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及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及工业发展的用电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为了适应巨大的用电力,国家正加大力度进行电力系统当中的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随着我国电力事业在各方面取得的有效进步,各种新型的电器调配都相继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近年来,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力的高度及发电厂的建设及高压网络的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对电源与大电网建设的重视,我国在本电网络等方面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主要对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内容及配电自动化的立足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配电自动化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闫婧  沙鹏 《科技风》2012,(18):28
电力通信与电网的建设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近年来随着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设智能电网、有效利用通信技术必将成为一种新趋势。在电力系统中,业务的开拓主要依附于智能电网,而网络操作平台则离不开通信技术作为支撑,以便让电力系统实现智能化操控。由此可见,通信技术的应用在电力智能化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力电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许多电力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近年来随着城乡电网改造的进行、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在各她低压配电网的公用配变被广泛应用、它集低压无功补偿、综合配电监测、配电台区的线损计量、电压合格率的考核、谐波监测等多功能于一身;同时还充分考虑了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加入WTO,电力供应将逐步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用户信息、电网结构参数、地理信息进行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  相似文献   

13.
路绪真 《今日科苑》2009,(20):289-289
一、GPRS在配网通信系统中的特点1配网通信系统的要求配网自动化系统就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的系统。通信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要通过可靠的通信手段,将控制中心(主站)的控制命令下发到各执行机构或远方终端,同时将远方监控单元(RTU、DTU、TTU、FTU等)所采集的各种信息上传至控制中心(主站)。通信系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优劣。为满足配网自动化的要求,通信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加入WTO,电力供应将逐步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用户信息、电网结构参数、地理信息进行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  相似文献   

15.
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建立光纤、电力线载波的混合通信方案。但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可能性,为配电自动化系统未来可持续扩张发展提供更多的通信技术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6.
摘要:35kV变电站重要内容之一是网络通信的智能电网的建设,变电站通信网属于智能电网。针对链接信息交互、变电站信息网络、智能变电站监管、检查骨干通信网络和智能变电站匹配终端通信网络等网络通信问题提出了探讨和建设方案,对35kV变电站网络框架的研究和建设为新一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为接下来的示范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7.
居住区智能用电应用系统是智能用电小区监控与管理需要的系统总称。宽带无线综合业务系统基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开展各类智能用电业务。在智能用电小区,通过用电信息采集、双向互动服务、小区配用电自动化、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分布式电源运行控制、智能家居等技术综合应用,实现小区的智能化用电服务,实现电网与用户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国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深入推进,企业和电网的发展对信息通信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支撑电网发展运行与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电力通信网网络在保障坚强智能电网运行、支撑能源互联网高效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用户需求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因此,电网通信传输网的完善,网络优化整合改造以及加强基层单位网络覆盖和带宽的提升是加快推进企业的信息通信建设和电网发展的强力支撑。为解决原有租用电信、移动等租用信息化通道容量小、稳定性差、费用高等问题,完成电网公司通信网的升级改造迫在眉睫。而要完成市县公司,乡所、变电站等全光纤的网络覆盖,同时使工程的成本较到最低,通信网光纤铺设线路合理规划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智能信息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它通过结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智能信息处理提供了通信基础和协同工作的前提。可以预测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信息技术必将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智能开闭所的配电自动化方案,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模式,基于VIT原理的分布式智能模式和集中智能处理模式,指出:分布式智能模式由于具有初期投入少,性价比高,动作时序控制严格,开关动作次数较多等特点,适合于一般简单接线方式,或配电自动化实施的初期;集中智能处理模式由于一次性投入大,但故障处理时间短,还可以实现更高级、更复杂的功能,是配电自动化更为理想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