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想必同学们肯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既然同学们喜欢,我们又何尝不可把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的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呢?从一定意义上说,游戏本身除具有娱乐功能外,还具有学习功能。它从来就是和儿童不可分的,是儿童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能使儿童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孩子是在游戏中长大的,游戏化的学习和生活是更适合他们的方式,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又该如何帮助学生在游戏中成长呢?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反思。  相似文献   

2.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游戏,才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玩,组织学生们玩,和学生们一起玩,这样学生们才能玩得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游戏,才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玩,组织学生们玩,和学生们一起玩,这样学生们才能玩得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玩是孩子的天性,自由自在的玩,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快乐.我们现在使用的湘教版教材,比较注重一切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为适应这一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努力打破以前一味坐着沉闷地演唱、呆板机械地演奏进行教学的方法,而是让游戏或表演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演唱还是欣赏,都采用了生动活泼的形式,使音乐游戏化、表演化,让学生在开开心心的"玩"中学习了音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放手让孩子去玩,让孩子"玩"出好成绩。要想玩能产生正效应,就需要看得准,要看什么时候玩,玩点什么和怎么玩。列举了一些适合课堂和课间玩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同时能学得更好。  相似文献   

6.
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为此教材编入了一些游戏活动,旨在通过“玩”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但并不能简单以为学生想玩,活动中就一定能玩得出效果来。事实上,想玩只是个前提,游戏活动中还要让学生能玩,直至会玩,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游戏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提升数学游戏的有效性,让孩子能更好地“玩”呢?,下面试结合“玩跳棋”的游戏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老师,我不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经常会利用一些小游戏来吸引幼儿,既愉悦了幼儿的心灵,又使他们从快乐中学到知识.但总有个别孩子,不怎么"配合"老师,无论多有趣的游戏,他都没兴趣.倘若要他参加,你得到的答案永远只有一个:"老师,我不玩." 我班的文玥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记得有一次,我教孩子们玩"萝卜蹲"的游戏,我先把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教给大家,然后找来几个幼儿做示范,等到大家熟悉了游戏过程后,我问谁愿意参加,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把手举得老高,生怕老师看不见他.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枯燥无味的,没有情感的。怎样让数学好玩,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探索与思考的。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事。让孩子游戏于数学乐园中,孩子不亦乐乎;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孩子信心十足;让孩子体会到玩数学的乐趣,孩子开始至爱数学学习,真正感受到数学好玩。本文围绕数学好玩展开,让学生在幽默、游戏中学数学,旨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们是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初中的初二学生。这几节美术课,我们要一起玩泥巴。老师说,玩泥、玩沙与玩水,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游戏,是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表现。看,我们玩得多开心。袖子撸上去了,泥巴掼起来了。大家一起商量,今天做个啥?  相似文献   

10.
简简单单的一根绳子可以玩出很多不同的花样,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绳子的特性,我们尝试将玩绳目标融入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增强幼儿的机体协调性,激发幼儿对玩绳活动的兴趣,帮助孩子在游戏情境中练习走、钻、跳等基本动作。通过中班一年的花样玩绳活动实践,本文从活动内容、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对中班幼儿花样玩绳运动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开始了一段快乐的玩绳运动之旅。  相似文献   

11.
玩是孩子的天性,自由自在的玩,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快乐。我们现在使用的湘教版教材,比较注重一切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为适应这一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努力打破以前一味坐着沉闷地演唱、呆板机械地演奏进行教学的方法,而是让游戏或表演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演唱还是欣赏,都采用了生动活泼的形式,使音乐游戏化、表演化,让学生在开开心心的“玩”中学习了音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宝成 《中国教师》2010,(Z1):211-212
<正>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伴随孩子快乐成长,同时玩也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如果我们把"玩"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都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就时常让学生在"玩"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切实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愉快地学,教师轻松地教,而且还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笔者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玩中的乐趣     
许多人都认为玩是浪费时间的事情,可我却不这样认为。其实在玩中可以得到知识和快乐。今天的体育课上,老师带领我们玩了一个丢沙包的游戏。我们用黑白配来决定分组:赵可盈、黄若城、陈敏鑫扔沙包,其他同学躲沙包。游戏开始了。扔沙包的三位同学各自守在自己的阵地上密切地配合着。不信,你看:黄若城来了一个声东击西,我们左躲右闪,结果徐可煊不知是计,没来得及躲开,  相似文献   

14.
日本著名的幼儿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音乐教育始于游戏,孩子把音乐作为娱乐游戏,孩子想玩时才愿意练习".只有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中"玩"起来,通过活动来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从而满足他们"自我认知""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才能使音乐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新课标实施以来,笔者潜心钻研教材,打破以往死板、沉重的教学模式,让游戏贯穿整堂课,无论是唱歌教学还是欣赏、器乐教学,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音乐课上体验到了无限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小学生在玩中学作文,效果很好。近年来我带过几个作文班,改变原来教师出题学生写的方式,采用了一种新的形式———利用孩子的“玩”心,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玩中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在“玩”中积累写作素材小学生作文最难的问题是“写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学生生活入手。因此,我首先让学生在玩中寻找写作内容。开始,我让学生自己说会玩什么,然后要他教其他同学怎样玩。在学生玩的时候教师有意识地引导观察玩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写玩的片段。例如:学生玩拍洋画。很多孩子手中有各式各样的洋画。有“三国…  相似文献   

16.
<正>研究表明,人如果能劳逸结合,科学用脑,他们学习的效率将与时间成正比;反之如果脑子超负荷运作,疲劳轰炸,学习效率将与时间成反比。学习和"玩"是孩子两种互补性的活动,相辅相成的。游戏与玩都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游戏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求知,通过有趣的游戏,他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和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中,从而获得精神的喜悦与充实,而学习,应通过开展具有游戏因素的教学活动,使数学学习与玩有机结合,让儿童在玩的自由王国中得到身体、精神的满足和快乐喜悦的享受,同时又能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因此,学习如能在"玩"上下功夫,让孩子了解"玩",在"玩"中满足需要、发展智慧、提升能力,则  相似文献   

17.
孟德宏 《父母必读》2023,(6):100-101
<正>对孩子来说,玩是童年最重要的事情。父母要保护好孩子“玩”的天性,鼓励孩子玩得精彩,玩得科学,玩出水平,从玩中有所得。这期杂志的主题和“游戏”有关,我们也来和孩子认识一个“游戏”前最经常出现的字:玩。以珍贵的心态玩“玩”是一个形声字,左边是斜玉旁,右边是“元”。“元”的读音和“玩”很像,它为“玩”提供了声音元素。  相似文献   

18.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玩"的情境,让他们在快乐游戏中完成习作。在习作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积累习作素材;在游戏过程中有意渗透,指导习作技巧;游戏结束后,师生进行交流,丰富学生的习作语言。这样"将玩进行到底",就能"玩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9.
在"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幼儿园对户外活动场地进行了大改造,开辟新的游戏活动区域——玩沙区。但是从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老师们的观察记录中,我们发现由于材料和工具的限制,孩子玩沙游戏水平不高,只会堆、铲、挖、拍等简单的技巧,大班的孩子也多数如此,而且游戏的坚持性不久,有时甚至会自由玩耍,另外我们的黑沙池看上去脏脏的,幼儿很少会去选择,孩子们集中在黄沙区域,游戏显得拥挤,所以幼儿玩沙成品较少,可见幼儿由于心中没有目标,除了规则的遵守,并没有太多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变静态的课堂为动态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感悟到数学好玩,数学不难。学生由喜欢玩而喜欢数学,在玩中不知不觉地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