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红来 《学周刊C版》2020,(1):126-126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在小学阶段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将会为他们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一种有创新意义的育人方式.本文重点论述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阶段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字词积累和写作素材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灵活运用多种诵读方式,通过适当讲解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引导学生把国学经典应用到生活实践中,都有利于国学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推进。  相似文献   

3.
徐斌 《甘肃教育》2020,(4):49-49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之根,是民族精神之魂,内容广博,意蕴深刻。现代中学生接触较多的是"快餐文化",更需要国学经典的浸润感染,以提高道德文化素养,完善人格教育。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定型时期,诵读国学经典,领会文化精髓有利于学生"向美向善"发展,让学生借古人的学习之道增强学习效果,借经典智慧调适心理减轻压力。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学校要组织老师根据本校实际编写适合学生诵读的校本课程,采用多种方式营造诵读气氛,在践行中传承国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多数古老文明已经随着时代的洪流而消失,而中华文明仍焕发着勃勃生机。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依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国学经典,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先人智慧及文化底蕴,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有直接作用。如何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应成为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语文教学引入国学经典诵读要坚持的几点原则入手,提出一些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从小就吸收国学经典的文化知识,不但能够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由于学生在学前对国学经典接触较少,而且古诗文意思难懂,学生在经典诵读中缺少一定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因此,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让他们把诵读经典当作一件乐事,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诵读习惯,让学生  相似文献   

6.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从小就吸收国学经典的文化知识,不但能够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由于学生在学前对国学经典接触较少,而且古诗文意思难懂,学生在经典诵读中缺少一定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因此,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让他们把诵读经典当作一件乐事,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诵读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学热的出现,经典诵读也越来越受人重视,并且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国学内容渗透到语文教育中去,经典诵读在现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深远并且宽广的意义,经典诵读作为一种文化传递传承方式,将名家文化传授给学生,不仅是教学智慧的体现,也是在探索新课改道路上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弘扬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用实际行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13岁之前),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和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中华民族经典文化,为学生打下成人成才的坚实基础,屯留县郭村寄宿制小学积极开辟学校德育的新途径,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以国学经典(诗、文、词、经)为主要内容的诵读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郭村寄宿制小学是一所双轨制寄宿制学  相似文献   

9.
周彩娥 《天津教育》2021,(8):69-70,73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历久弥新的宝贵财富。裕固族农牧区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有利于规范裕固族学生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裕固族学生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浓郁的诵读氛围,通过多种方式向裕固族学生展示国学资源,优化裕固族学生的阅读水平,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裕固族农牧区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0.
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小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学生能够对国学经典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与精神进行感受,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价值较高,国学经典作为传统文化的缩影,小学生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能够感受语言的魅力,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经典诵读逐渐被大家重视起来,经典诵读有利于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小学培养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够使学生领略到国学文化的浩瀚,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当小学经典诵读与家庭结合起来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与家长的感情。家长可以通过经典诵读引导孩子,了解孩子的思想,建立更加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家庭氛围更加的融洽。经典诵读进行解读,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说明小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性,进一步阐述小学经典诵读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出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教授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来提高学生语言的韵律韵感,提高学生传统文化造诣水准,强化个人综合素养是大有裨益的。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文化自信、文化强国能够使我们在国际外交舞台上越加发挥大国风范和提升对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力,因此,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底层驱动,国学经典文化的弘扬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92):5-6
新课改将语文课程的价值基础定位于中华文化,要求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国学经典继承与提取了人类文化的精髓,学生通过诵读,可增添自身生命的底色,在学习优秀文化知识的同时,实现健康成长。本文阐述了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特点,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路径,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经典,弘扬国学,就是守住民族的灵魂,保护民族的根。如今国学经典文化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学校都注重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修养,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那么,如何将诵读国学经典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情呢?笔者在参与推广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中尝试了以下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将我国国学经典诵读融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国学经典成为学习语文的一个必备教学环节,诵读国学经典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内涵。下面笔者就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谈一谈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实践的结合,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诵读国学经典,强化学生识记能力,提升学生解析、表述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诵读国学经典,感悟传统文化,为培养更多具有较高道德水准、较高语文素养的学生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诵读国学经典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二者有着不可割裂的关联。诵读国学经典不可停留于肤浅的表层,应深入探析,体悟深藏的国学内涵[1]。因此,有必要明晰诵读国学经典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究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在中小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传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能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思想博大精深。孩子们从经典中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从而接受到实实在在的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为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升华智慧,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年龄特点,开发系统化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在抄、绘、悟、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读、悟、习、展水平,用才艺展示、写字教育、班级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与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9.
姚丽琼 《学周刊C版》2021,(15):147-148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能够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素材,从而使小学生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从而有利于达成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目标。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国学经典诵读的主要原则,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有效方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学习和传承国学经典,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奠定人文素质的基础,并能启迪学生的智慧,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