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证实古人在距今4万~3万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在世界屋脊上留下了清晰、坚实的足迹。此前,人类最早高原活动的遗迹发现于安第斯高原的Cuncaicha岩厦遗址,海拔4480米,距今约1.2万年前。尼阿底遗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当前的自然环境是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距今约 80 0万— 90 0万年前 ,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 ,我国西北干旱化和东部季风气候开始出现。距今约 36 0万—2 6 0万年 ,青藏高原加速隆起 ,奠定了我国西部干旱区和东部现代季风气候的基本格局。地质和生物记录的研究表明 ,我国西北干旱化虽有加剧的趋势 ,但在千年、百年乃至十年尺度上 ,存在着频繁的干湿气候波动。工业革命以来 ,大气中CO2 和其它稀有气体浓度的增加所引发的全球变暖趋势 ,有可能导致我国西北干旱区蒸发加大 ,湿度减小 ,沙尘暴频繁发生。西北干旱的背景和全…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地处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那里是华夏文明的摇篮——生命之源黄河、长江发源地。早在距今两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柴达木盆地和昆仑山一带生活。  相似文献   

4.
冈底斯山的隆升过程与青藏高原古高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青藏高原古高度不仅是其深部变形的结果,也是地表风化剥蚀作用的产物。古高度是约束青藏高原隆升模式最重要的独立变量。传统观点认为,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之后,青藏高原一直处于低海拔的状态,于新近纪时期约3 Ma才开始整体逐渐隆升形成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青藏高原不同的块体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隆升,甚至同一块体不同区域也存在着明显的高差,并且其主体隆升时间比传统认识要早得多。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是一处神秘的雪域,由于海拔高,被人们称为地球上除北极、南极之外的“第三极”。一想到青藏高原,人们就会想到冰天雪地的景象。然而,高的地方未必就寒冷。四川西部亚丁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境内有30多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仅在亚丁村周围就耸立着十几座。按照地理学的一个普遍规律:在山地上海拔每上升l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亚丁应该很寒冷才对。然而,人们发现,坐落在海拔4000米高原之上的亚丁村,竟然比它南面海拔3000米的峡谷地区的村寨的年平均气温还要高出许多。在亚丁地区,不仅原本应该是草甸的地带变成了森林,而且…  相似文献   

6.
西南水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的西南片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四省(区),总面积约1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跨越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广西石灰岩丘陵山地四个主要的地貌单元,包括中国地形的三大阶梯,地形十分复杂。 横断山区位于本区西部,受南北断裂构造的控制,河流与山脉均呈南北走向,从东到西主要河流有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尚保持比较完整的高原面。高原面上还有不少兀立的山峰,如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贡嘎山海拔7556米;雀儿山海拔6168米;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山顶白雪皑皑,现代冰川发育。在流水长期作用下,南部受到强烈切割,相对高差一般在1500—3000米,形成世界上罕见的山原峡谷地貌。 云贵高原处在青藏高原向湖南广西丘陵山地过渡的斜坡面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式下降,西部的滇中、滇东和黔西,平均海拔大约在2000米左右;中部的黔中,海拔下降到1000米左右;东部的黔东南,海拔跌落到500米以下。都柳江下游河谷海拔137米,成为云贵高原最低点之一。高原上的河流分别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前者位于高原的北部;后者  相似文献   

7.
喜马拉雅海何以变为万仞高山?自6500万年前以来的新生代,随着印度古陆与欧亚大陆碰撞挤压,古地中海东部和喜马拉雅海逐渐封闭,喜马拉雅山的雏形开始出现。在5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期,喜马拉雅山主体的北部仍有残留的浅海,到了3750万年前,由于著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喜马拉雅地区的海水全部退出,从而结束了它那漫长的海洋历史。其后,喜马拉雅山主体上升为陆地,在最近的300万年中,喜马拉雅山迅速上升,总计上升了约3000米,平均每一万年上升10米。而最近的一万年来,它却上升了700米,即一年上升7厘米,至今它还在以不易被人觉察的速度缓慢上升呢!…  相似文献   

8.
<正>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形成于第三纪,第四纪以来,高原大幅度上升。它的隆起不仅改变了高原本身气候,而且通过影响大气环流进一步影响了高原四周的气候。青藏高原对东亚乃至北半球的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一/独特的高原气候特点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岷山—邛崃山—锦屏山以西地区,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其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号称"世界的第三极"。青藏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3000公里,南起25°N,北至40°N,跨15个纬度,南北宽1500公里,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4,雄踞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农业地域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鸿 《资源科学》1981,3(2):7-13
一 在世界农业地理上,青藏高原是一个独特的区域。辽阔的土地面积,罕见的海拔高程,复杂的地表形态,多种多样的生物气候环境,使高原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 海拔高是当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色。在本文讨论的地区范围内,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面只占全区总面积15%,3000—4500米的地面约占35%,4500米以上的地面约占50%,其中有许  相似文献   

10.
汪晨 《百科知识》2014,(9):12-13
正人类何时开始玩游戏?考古发现证明,人类至少在5000年前就在玩游戏。那时人们在做什么游戏呢?掷骰子——人类最早的游戏考古学家在中美洲发现了距今约有5000年历史的疑为骰子记分牌的圆孔,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人类进行游戏活  相似文献   

11.
李湘涛 《百科知识》2011,(19):50-50
中国是全世界少有的地跨两个动物地理分区(北方,屠古北界,南方是东洋界)的国度,东部、南部辽阔的领海和漫长的海岸线,西部隆起的青藏高原,遍布全国的高山峡谷和广袤无垠的平原、湿地、荒原、沙漠…一地理地貌的特殊与多变,成就了中国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羌塘与拉萨地块处于青藏高原的核心位置。青藏高原北羌塘及拉萨地块的年代学及古地磁学研究表明,北羌塘地块在距今约3亿年前位于南半球(21.9o±4.7oS)冈瓦纳大陆附近,因而不支持北羌塘地块来自北方劳亚大陆。北羌塘随后开始其持续的北向漂移过程,在约2.1亿年前到达当前纬度位置(34oN),形象地表明其是一只"冈瓦纳大陆的早飞鸟"。拉萨地块从冈瓦纳大陆裂离后的漂移演化史则与北羌塘地块差别明显。自晚古生代—中生代(石炭纪—三叠纪)拉萨地块从冈瓦纳大陆北缘裂离后,其运动学演化过程更显得"犹豫不决"。最新的古地磁研究表明拉萨地块自冈瓦纳大陆裂离后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快速北向漂移趋势,而是呈现出较为慢速的漂移,直到距今约1.8亿年前(早侏罗世)到达位于南半球赤道附近(3.7o±3.4oS),随后与北面的羌塘地块在晚侏罗世首先从东部发生碰撞,随后于早白垩世时期两个地块完成拼贴。之后的印度次大陆快速向北漂移并在早新生代(距今6 500万年前)发生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继而对新生代时期欧亚大陆地形地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科学家领衔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迄今为止最为可信的、地球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从而将被子植物的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约5000万年。被子植物也称开花植物,是植物界最为多样化的类群。植物有着漫长的进化历史,但被子植物直到白垩纪(距今1.45亿~0.66亿年前)才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少数民族基本情况 甘肃省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3大高原交汇处,地域辽阔,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全省海拔最低500米,最高近5000米,境内平均海拔14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1500米,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基本涵盖了山地、高原、河谷、平川、沙漠、戈壁等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谭世燕 《资源科学》1985,7(3):68-73
河西内陆流域自南而北可分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平原)、北山山地及内蒙古高原(西端)四个地貌单元。祁连山海拔一般为3000—5000米,流域内主峰达5547米。山地在3000米以上生长森林,3600米以上发育多年冻土,4400米以上终年积雪,5000米以上现代冰川发育。祁连山高山区年降水量东段(冷龙岭)为800—1000毫米,中段(走廊南山)为600—800毫米,西段(疏勒南山)为400—600毫米。祁连山北坡的中低山带,海拔在3000米以下,降水量一般不足300毫米。可见祁连山区降水量由东向西、自山顶向山麓递减。祁连山区多年平均降水总量约300亿立方米,其中属于河西水系的约180亿立方米,成为河西内陆水系地表和地下水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在中外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据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我国最早从事家庭教育活动的是距今约3600年前的夏末商初政治家伊尹。奴隶出身的伊尹随富豪女有莘氏陪嫁到商族首领成汤家中后做教仆,侍奉和管教成汤儿女,他聪明用心、教子颇有成效,后来得到汤王重用,辅佐汤王打天下、治国家。在国外,距今约5000年前的古埃及就有家教活动的记载,那时母亲负责教养4岁以  相似文献   

17.
<正>青海省地处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那里是华夏文明的摇篮——生命之源黄河、长江发源地。早在距今两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柴达木盆地和昆仑山一带生活。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在这片原始的高寒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高原游牧生活。随着畜牧业生产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广大牧区也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困扰。今天,随着一系列国家生态保护工程工作的开展,青海草原的生态、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相似文献   

18.
一、概况集贤煤矿井田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东北部9公里处,大地构造上位于合江中断陷的西南边缘,西南与老爷岭中间隆起相邻,井田范围:东部和北部均起于侏罗系煤系地层与太古界基底接触面;南至北岗断层;西至集贤断层。东西走向长9公里,南北宽4.7公里,面积约42.3平方公里。矿区位于合江平原(即松花江冲积平原)的南缘,完达山脉的北麓边缘,地势平坦,西南部高,东北部低,地势平坦,海拔标高88~110米。矿区内有一条河流由南向北经矿区东部流过。此河流共压煤有9、17两个煤层,煤柱垂直河流方向的宽度平均约200米。其中9层煤地质储量43万吨,17层煤317万吨,共计350万吨。此煤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筹建青藏高原研究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面积 2 5 0万平方公里 ,海拔在 4 0 0 0米以上 ,有“世界屋脊”之称 ,又被称做“中华水塔”、世界“第三极”等。青藏高原的演化与中国台阶式三大地貌格局的形成和演化、红土、黄土的形成和演化、亚洲水系的形成和演化等都有密切关系 ,它又是亚洲季风的“起搏器”和“调节器” ,与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与地球南、北极一样 ,青藏高原的演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 ,中国科学院根据知识创新工程总体战略部署 ,着手组建青藏高原研究所。1 建所的意义19世纪下半叶以后的百余年间 ,主要来自西方的科学家、探险家 ,对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20.
在西藏高原东部,海拔3204至4718米.方圆100万平方公里的相距1000公里选择六个淡水湖和咸水湖采集浮游生物样品,用于比较研究高纬度湖泊中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细菌种群的多样性。16SrRNA基因文库分析浮游细菌的组成.将所得到的六个湖的细菌群落多样性的数据与先前发表的低纬度湖相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