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要教会学生分析困难? 社会上正掀起"一对一"教学辅导,对于普通班的教学,个别学生问教师数学问题也常常是"一对一"的教学辅导,家长的教学辅导,也常常是"一对一"的.故教会学生分析困难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如何教会学生分析困难呢?按"学习困难分析法"教学生分析困难.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学生及其家长,学校应及时摸清"弱势"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习能力困难、身体残疾、心理问题等不同类型的"弱势"毕业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帮助他们尽早就业.  相似文献   

3.
戴志宣 《初中生》2011,(35):50-51
实验名称:观察"困难"与各种物质的反应情况实验目的:找到战胜"困难"的关键因素实验器材:试管若干、烧杯一个、"困难"溶液一瓶、其他物质少许、镊子、滴管。实验步骤:1.准备试管,在试管内倒入约1/3体积的"困难"溶液,用镊  相似文献   

4.
吴海波 《高中生》2010,(15):40-41
一、有关"信心与希望"的话题要点:1.生活中困难不可避免,面对困难需要信心;2.试举一例说明信心在学习(考试、生活等)方面的作用;3.你对困难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强.但是,在助困资源并不富足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公平分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的效率成为关注的焦点.困难认定的制度缺陷、资源分配中的"条件含糊"等成为影响资助公平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完善困难认定制度、加强高校助困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优化助困资源分配并体现"公平为先,兼顾效率"原则是实现资助公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物质资助"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政府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资助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高校要积极探索政策资助、心理资助、精神资助和能力资助的途径,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物质资助"工作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是美好的,但是引入我国的课堂教学实践还面临着一些困难评价理论"本土化"的困难;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多元化的困难;质性评价在实际应用中的困难,以及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我们以特定情境为基础,冷静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对就业问题的普遍关注,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我校的实际分析了我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现状及影响就业的因素,进而分析了我校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措施.我校"寒梅飘香工程"、就业困难群体专项心理辅导等针对困难群体就业的专项工作也已经启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进入高中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到学习化学有困难.我对高中化学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一、学习困难的原因1.教材内容原因例如,新版高中化学课本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规律,强电解质、弱  相似文献   

10.
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特殊群体.甘肃政法学院有针对性地对困难学生实施"一帮一"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困难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资助政策体系的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经济问题已得到解决,学校对社会的"决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已完全实现.因此,系统化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教育援助问题,探索积极有效、科学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方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顺利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心理特点,结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援助及引导工作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农村成长困难学生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或自身因素所造成的在道德认知、个性特征、行为规范、心理发展、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异常,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农村成长困难学生的教育,首先应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师绝不能墨守成规,应积极想办法解决农村成长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从"爱心、信心、耐心"三心教育模式入手,让每个农村成长困难学生在"小步渐进"中能"小步快进",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面临的不仅仅是物质困难问题,还有精神困难的问题.高校在做好资助工作的同时,应积极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心理补偿"作用,从"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的双重角度加强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教育力度,努力开拓和谐人才培养的资助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学习困难学生实施“过程管理”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高等教育规模逐年扩大,进入大学的"门槛"逐年降低,高校生源素质日益下降,高校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文章深入分析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过程管理"培养模式,实现了学困生的教育转化,促进了学校的学风建设,对同类高校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倍"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孩子学习时感觉比较困难的一个概念.为什么理解掌握"倍"比较难?其根本原因何在?教学时应设计哪些有效活动突破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三星级"高中学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差.研究"三星级"高中学生对数学学习为什么会产生困难?是一项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汉字的茫茫字海里,我最喜欢"临"这个字. "临"这个字,就如同一张毫无畏惧的脸,告诉我们在面临困难时,不要畏惧,要正面去迎接困难.可以和"临"组的词很多,如面临、临时等.生活中也有许多需要你临场发挥的时候,如果在危急时刻你还能临危不乱,就会成功.  相似文献   

18.
邓韬 《陕西教育》2002,(6):22-23
一、目前我省普通高中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九五"以来,我省普通高中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几何推理能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许多同学对"推理"感到困难.笔者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人手引导同学们理解"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在现实运行中,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高等职业院校、企业和政府是形成这些困难和问题的主体,此三方在"工学交替"的实施过程中各有其责,理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链,实现"工学交替"的顺利运行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