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实现社会的现代化为目标,以社会有机体论、"智能的个性"理论、自由主义民主政治观等自由主义学说为理论基础,胡适论证提出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教育目的观。胡适的教育目的观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格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晋 《职教论坛》2006,(18):10-13
人格本位教育的丰富内涵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基于对人格本位教育内涵的深刻解读,提出重审职业教育功能,实现由“工具性”价值属性向“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转变;重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实现由机械技能本位到独立健全人格的转变;重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实现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的融合;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由显性课程向潜在课程的转变;强化差异性发展,实现由单向度的静态评价到多元的动态评价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人格培养与中职语文教育的关系,提出中职语文教育要实现人格的培养,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人文的课堂观、人性的学生观,从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格渗透,将语文教育与人格的培养贯穿起来,促进学生人格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邹韬奋对陈布雷和胡适的评价由肯定而否定的转变及其原因,揭示出邹韬奋的现代性独立人格和始终以民族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准则的爱国主义信念,并在此基础提炼出邹韬奋的知识分子观。  相似文献   

5.
龚自珍的人格是在先天禀赋基础上,由历史陶铸和时代熏染而成。它以儒家传统为底色,以名士风流为表征,两方面集于龚氏一身,矛盾又统一,也从而丰富多彩、魅力无穷。其人格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历史超越性,完成了古典人格向近代的转变,成为中国士人独立人格发展链条中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基本上都把智力和人格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不同的概念,随着智力观和人格观的发展,二者有逐步融合的倾向。本文拟以广义进化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建立在智力基础上的广义进化论的人格观点,并尝试对各种人格理论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7.
出于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鲁迅矢志于为人的解放而呼号,他重视探究人的价值和人的社会作用,认为国家的强弱决定于民众的素质,提出了立国先立人的思想,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考察了张扬独立人格的重要意义,阐释了自己的独立人格观。鲁迅的独立人格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新形势下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其启示意义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重视培育人的独立人格,要坚持以解放人、发展人为基本价值取向进行教育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主张教育应当培养受教育形成仁道理想,独立意志,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和真,善,美统一的人格,而受教育理想人格的培养则主要是通过反求诸已,情感体验,主体实践,自我超越来实现,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格包含两种基本成分:独立自尊性和民主地利性。这种现代人格的培养途径有:一、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机制,这是独立自尊性和民主他利性人格培养的基本环境;二、主动教育代替被动教育,主动学会做人,主动学会创新;三、改他控式教育为自控式教育,把握和发展最佳自控状态,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我设计,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人格反映的是那些富有创造性个体的精神面貌,强调个体创造行为的人格因素所起的作用。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因其是在人的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的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不仅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而且对其自身创造力的发展也非常有益。在了解国内外创造性人格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构想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是:富有探索精神,责任心强;和蔼可亲,有耐心,观察繁锐,思维灵活,想象丰富,富有才识;自信,独立,当机立断;适应性强;理想崇高,目标远大,好奇心强,求知俗旺盛,兴趣广泛;移情能力强,有正确的幼儿创新教育观。  相似文献   

11.
人格变迁和变迁人格:社会变迁视角下的人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变迁的视角下,人格变迁,特别是个人现代性(心理现代性)的研究,强调的是探讨分别对应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人格特征,即将人格作为一种社会变迁的后果来看待,而不是对社会变迁具有建构意义的因素来看待。变迁人格是个体在应对社会变迁这一重要社会情境而形成的心理特质,是个体知觉和应对变迁的较为稳定的取向。这一新概念,将丰富社会变迁视角下的人格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人格的财产性价值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愈加凸现。自然人的姓名、肖像等人格标识被广泛应用于商事活动中,自然人商事人格权观点的提出引发了的对传统民事人格权制度的挑战。本文基于民商分立立法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制度,试图构建我国的自然人商事人格权规则,以期引发人们对人格权当中经济利益内涵的重视并为人格权的商业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商事人格权是现代经济社会中出现的一个新的法律概念,是商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以商事人格利益为客体,并可转让、继承的一种人格权.它和传统民法人格权同属私法范畴,但两者在主体、客体及范围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人格仍然深深地影响着现实人格,阻碍着现实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化。本文主要从人格的独立性上,通过对照分析传统的依附型人格对现实人格的影响,查找现实人格在独立性上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社会对培养独立人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现代行政伦理理论为分析工具,对孟子行政人格思想所呈现出的三个特征进行评析:理想主义的行政人格构想;融合的行政人格;独立的行政人格。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者对孟子行政人格思想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也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网络有利于发展青少年人格的开放性、平等性和独立性,但是同时也可引发角色混乱、封闭、变异、攻击性等人格危机。上网者在网络中选择类型并形成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相互影响、有机统一。净化网络环境,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努力,方可为青少年人格发展提供一个绿色的第二空间。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教育的深刻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设计思想。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其中对学校教育的媒体环境、人物因素、观念形态三个方面的影响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培养具有独立性人格的个人主体和“世界历史性个人”的类主体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学校体育由只关心运动技术向关人的转变,表明了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向本质回归的,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既是学校体育的本质,也是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在现实和历史的维度上,学校体育目标应该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19.
国外关于拖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对近年来国外拖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探讨了拖延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然后从公正严谨性、神经质等影响拖延的人格特质出发,综述近年来国外关于拖延与人格的一些相关研究,最后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是心理学中一个富有争议的主题。文章从人格发展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内涵、机制、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理论和研究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