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耿家先  孙冬阳 《精武》2012,(30):72-73
群众体育事业是体育事业的基础,是在体育工作中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满足人民群众强身健体需求的主动体现。本文从体育管理学、人口社会学、体育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出发,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文理统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豫东地区县级城镇教体局在群众体育管基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在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上表现出群众体育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专业,职责分工不明确,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比较少的特点;运行机制上表现出文体部门群众体育管理方面尚未形成对体育运动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筹资机制不健全筹资渠道不稳定,各县之间的联络沟通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监督管理机制落后,对体育活动点缺乏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毛泽东的体育思想对我国体育发展的影响。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毛泽东便强调了体育在教学中的基础作用;建国后,毛泽东继续为我国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农村体育和部队体育指引着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后,我党第二代领导人继续坚持和发扬了毛泽东的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发展高水平竞技体育,使我国成为竞技体育大国,群众体育发展相对不足。体育走近群众、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体育在当代社会的必然取向,也是体育的本质回归。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发展群众体育,使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使我国成为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体育思想的真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剖析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发展和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提出: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观;体现了炼志救国的意志体育观;体现了强兵卫国的军事体育观;体现了强民兴国的群众体育观。  相似文献   

5.
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郑富 《体育学刊》2004,11(4):39-41
从体育人口、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及体育消费观念等方面论过了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认为要培养高素质群众体育指导队伍,大力宣传强身健体的理念,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群众体育,组织全民参与体育。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掘我国的民族体育资源为群众体育服务。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强盛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市场经济的建立必然加速体育改革的深化,因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育人才的机制,是亟待解决体育运动的本质与核心问题。体育不仅仅是纯福利的事业,而是正在开发的第三产业,体育也是产业的新观念,在市场经济的制约下,无论是群众体育的娱乐,强身健体,还是竞技体育的创纪录,夺金牌都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体育人才不只是指在运动成绩方面有骄人战绩的运动员,更重要的是在体育领域处于领导地位和体育系统中从事体育运动的工作者,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深入剖析红色体育历史演变,探寻不同时代群众体育对红色体育的传承,进而探讨红色体育的当代价值。研究发现:(1)红色体育思想萌芽于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实践于苏区,发展壮大于战火纷飞的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具有重要历史意义;(2)红色体育是当代群众体育的根基,与体质健康时代、全民健身时代、健康中国时代的群众体育一脉相承;(3)红色体育具有塑造全民爱国情怀,建设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丰富群众体育内涵的时代价值。基于此,提出红色体育助力群众体育实现路径:(1)立德树人,教育为本,将红色体育精神凝聚为群众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2)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将红色体育文化外化为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优势资源;(3)因地制宜,脚踏实地,将红色体育元素内化为群众体育发展的常态内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体育思想对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影响的研究,认为体育思想的发展变化影响着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经历的基本融合、断裂、协调等与体育思想的变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1.从群众体育消费,群众体育教育和群众体育竞技3个方面分析,把群众体育界定为业余体育是不妥的;2.应当把社会体育当作一个立体结构,上层为精英体育,基础则是群众体育;3.群众体育就是基础体育。  相似文献   

10.
呐喊“野蛮其体魄”的东方巨人:毛泽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奇理斯玛”(Charisma)式的个人魅力型领袖,与他的体育行为大有关联。研究毛泽东,抛开其体育特征,那将是不成功的.体育是毛泽东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他“自我实现”的两大方面之一,是他理解宇宙和确定人生观的媒介和桥梁。毛泽东的体育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甚至当代的教育方针和体育政策.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课题组对全国9省市体委和8000户居民调查的统计数据,探讨了影响中国群众体育产业的基本因素。主要是: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群众的消费水平不高与消费习惯偏于保守;传统体育管理政策偏执竞技体育和传统福利体育制度;中国习惯的群众体育组织化方式;对群众体育经济价值的认识局限;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等、靠、要思想等。  相似文献   

12.
青年毛泽东在23岁时发表的文章《体育之研究》,思想宏大深邃,涵盖了哲学、古今中外历史、文化教育、人生观等诸多方面内容,已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文章。写作此文时,青年毛泽东的体育实践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对体育本质的研究,他对体育的理解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独特的,不拘一格的锻炼方式。对比《体育之研究》写作发表前后青年毛泽东的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巨大变化,青年毛泽东认识体育的足迹,也是青年毛泽东走向伟大的路径,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的创构者,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仍然是现阶段我国体育路线和政策的主要依据,研究毛泽东体育思想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毛泽东正确解决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相结合的问题,指明了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二、毛泽东对体育的本质、功能、对象和动力作了明确指认,并提出了科学的运动观;三、毛泽东正确地解决了体育价值观从属于正确生命观的问题,指明了体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关于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毛泽东同志的体育观点和思想是在他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毛泽东体育思想不仅对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伟大领袖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坚持不懈地从事体育实践,对体育理论有着广泛而精深的论述,为我们谱写了一份极其珍贵的体育遗产。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不仅已在建设中国近代体育的进程中发挥了导向作用,而且必将是振兴中国当代体育走向的思想武器。值此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为继承和弘扬毛泽东体育思想的精髓,使体育改革跃上一个新台阶,本刊特编发了一组学术研究的专题文章,以资缅怀。  相似文献   

16.
伟大领袖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坚持不懈地从事体育实践,对体育理论有着广泛而精深的论述,为我们谱写了一份极其珍贵的体育遗产。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不仅已在建设中国近代体育的进程中发挥了导向作用,而且必将是振兴中国当代体育走向的思想武器。值此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为继承和弘扬毛泽东体育思想的精髓,使体育改革跃上一个新台阶,本刊特编发了一组学术研究的专题文章,以资缅怀。  相似文献   

17.
伟大领袖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坚持不懈地从事体育实践,对体育理论有着广泛而精深的论述,为我们谱写了一份极其珍贵的体育遗产。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不仅已在建设中国近代体育的进程中发挥了导向作用,而且必将是振兴中国当代体育走向的思想武器。值此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为继承和弘扬毛泽东体育思想的精髓,使体育改革跃上一个新台阶,本刊特编发了一组学术研究的专题文章,以资缅怀。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娱乐的关系等。提出树立健康理念、还体育的本质功能、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亲民、便民、利民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和努力提高体育人口数量等群众体育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荣高棠的群众体育思想进行研究.荣高棠的群众体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体育是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体育寓教于乐、文化育人、易为群众接受,群众体育需遵循需要、自愿、可能等原则.荣高棠体育思想为我国体育界留下极为难得的财富,应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毛泽东主席在1917年发表的文章就以“体育之研究”为题,他在文中写道:“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他建议中国以德国为榜样,“其斗剑之风,播于全国”.当时人们在广泛讨论如何才能让中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他一生倡导“健身强国”的体育思想,而关注青少年健康,是毛泽东主席“健身强国”体育思想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