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传媒的人文关怀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必要因素。这里所讲的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幸福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的“人文”二字界定了其与普通关怀的不同,它侧重的是精神上的关照和爱护。它彰显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和怜悯.是对人性的关爱、卫护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人们将“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常挂嘴边。这说明,一是大家都在追求时尚,不甘落后,是与时俱进一族:二是表明每个人都高度重视他人和自己了,是否被“人文关怀”,是否“以人文本”了。作为新闻传播的载体——报纸,就更应该始终不忘“人文视角”,因为平常百姓都“人文”了.你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何谈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俘虏”读者的心,让读者对你保持高度的忠诚度。何谈这与我们常说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高度契合。所以,媒体从业人员必须保持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生活目标追求等等。  相似文献   

3.
何谓“人文关怀”?综合各家所言,“人文关怀”指的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强调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与生态文明、软实力、精神家园、票决制等一系列新名词一道,被写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作为新闻工作者,如何在新闻采编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人文关怀的内涵“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论编辑选择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人类文明从根本上说是在“人”与“文”的双向互动中得到延续和发展的,那么,在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和文化选择活动中,就必然存在着以人的发展和需要为目的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人文关怀,是当前新闻报道“含金量”的一个衡量标准。“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层面的问题”,其核心就是表现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新闻报道讲人文关怀,就是要强化受众意识,以受众为中心,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寻求与观众人性化的平等交流,解读普通人的生命意义,增强新闻传播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电视媒体人文关怀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静 《记者摇篮》2009,(11):75-75
“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引入中国的一个概念,它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完整。它颂扬理性,崇尚人之经验或理性的知识,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和崇高,大力倡导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文关怀的核心,就表现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  相似文献   

8.
一、北京奥运新闻传播需要彰显人文理念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是作为一种社会潮流,一种普遍而稳定的文化而存在的。人文的核心是“人”,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是“人”与“文”的统一,即强调“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的统一。可以说,奥林匹克从远古时代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依托于古希腊的文化而被赋予了极其丰富而深远的人文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奥林匹克的人文内  相似文献   

9.
报纸编辑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 《新闻知识》2006,(1):79-80
人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重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可见,人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人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九十年代以来,大陆传媒也提出了“人关怀”的口号,强调传媒活动中要有人关怀的理念。那么在报纸编辑中要如何体现人关怀昵?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  相似文献   

10.
“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核心,实质在于对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及精神追求的尊重。而“说到底新闻学是人文学科,新闻报道应人们的需要而产生,为人们的需要而发展,新闻报道有责任倡导人文关怀。”人是新闻的最高价值,新闻界需要人文的渗化和人文精神的回归。艾滋病报道是能集中体现媒体人文关怀的一个报道领域。从1988年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起,我国媒体就开始对艾滋病议题进行了有意识的报道。而综合考察我国媒体艾滋病报道的整体情况,我国媒体艾滋病报道虽在人文关怀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玉双 《新闻界》2006,(1):35-36
关注“人”、体现“人文关怀”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最高境界,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和要求,同时更是衡量一个媒体是否成熟和一个新闻工作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2.
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它直接针对着人类科技发展导致的物质丰裕而精神沦落的现实。所谓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尊重人、关怀人,重视人的个性、尊严、独立人格,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媒体报道的“人文关怀”就是强调对“人”的关注,生存状况和真实情感的关注,它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怜悯,这是媒体的责任,也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良知。而电视作为强主流媒体之一,在体现“人文关怀”方面更是受到人们关注。一方面,我们可喜地看到央视及各大省级卫视台在选材内容和报道方法上,大大强化了“人文关怀”的分量,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灾难新闻摄影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它是针对当今社会注重科学技术发展,而对人的精神关怀却严重缺乏,即物质丰裕而精神家园荒荒的现状提出的。它提醒社会要关心解决人的精神需求方面的问题。作为以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调节身心为目的大众传媒,在其传播活动中体现和弘扬人文关怀精神,是当代社会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常虹  易铭 《新闻传播》2008,(3):21-22
在各种新闻报道中.无论是被报道对象还是受众都离不开新闻的主体——人。而“人文关怀”正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我们人类的和谐与发展,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重。  相似文献   

16.
樊水科 《新闻爱好者》2011,(11):102-103
一 何谓人文精神?这个杂混了中西古今多种内涵流变而来的概念显得含混不清,但其基本内核是稳定的。“精神”是什么?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是一种能够坚持某种观念的勇气。而“人文”的核心就是人类关怀、生命关怀。“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超越性”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7.
杜永利 《中国广播》2008,(12):66-6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大约最早出现在《周易》贲卦的彖辞中。《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尽管对“人文”一词的理解角度略有不同,但都把以人为本作为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8.
张丽霞 《新闻窗》2009,(4):30-32
近年来,新闻媒体开始注重在报道内容上向弱势群体倾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新闻的人文关怀已经逐步成为媒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标志,成为媒体品位和格调的一种尺度。人文关怀是人文主义基本内涵的分史睦外延。把“人”作为推动社会产生和发展的主体,关注“人”的生存;并对其基本社会权利、生命、人格和尊严给予应有的尊重,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精髓所在;也是传统人文关怀的内涵核心。人文关怀这一理念被新闻媒体所借鉴和应用,其原因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报道中要提倡多些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简言之就是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不仅着眼于对生命的关怀,而且着眼于对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当作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人文关怀”的涵义包含了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与先进理念,它要求人们不仅关注自己,还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人的生存环境,还要关注社会的人文环境;不仅要关注人类的现在,还要关注人类的未来。有人甚至将“人文关怀”视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必备条件。既然如此,广播新闻理所当然地应该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