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出身于贫农家庭,三岁上母亲生病因没钱买药,又没吃没喝,活活地饿死了。四岁时,我父亲因劳累过度,吐血而死;哥哥也因给人家做活,劳累而死;姐姐八岁就卖到外乡作童养媳,因年小而终日挨打受骂,后来为了生活就跑出去要饭,最后饿死在破庙里。当时我才八岁,不得不给别人家放牛。在那里我整天挨打受骂,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直到1949年8月党才把我从苦难中救出来。为了保卫胜利果实,我参了军,当时才15岁。  相似文献   

2.
《神州学人》2001,(10):16-17
我出生在川东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在一个小煤窑上班。我那时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吃饱穿暖。小小的我实在忍受不了没完没了的农活,天天盼着上学的日子,5岁多我终于上学了,上学的日子家里就更困难了,为了给我买一个算盘,母亲背了几筐菜走了十几里山路才换来。艰难中,我终于还是完成了初中学业。十二三岁开始,周末和假期我随生产队的妇女下地干活,每天可以挣4分。  相似文献   

3.
社会是个大舞台,家庭是个小舞台。 在每个家庭小舞台上,今天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究竟在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有奶奶说:“如今我好比又生了一个儿子,从早到晚围着孙子转,甚至晚上孙子也同我睡一张床。我真的被‘套’住了。”有外公、外婆说:“孩子已进小学了,我们一个管他的学习,一个管他的生活,他的爹妈却什么也不管。”在今天的家庭,的确有不少祖辈为了“第三代”夜以继日,任劳任怨,成了家庭教育的主角。  相似文献   

4.
温暖的童年的家令我永远怀念,家里有爸妈,两个弟弟。两个弟弟一个比我小一岁,另一个比我小两岁,他们像两只顽皮的小狗,喋喋不休,还不断地闯些好玩的小祸。这是一个很民主的家庭,爸妈不算特别富有,也没有厚实的积蓄,但是他们的收入能保证一家人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厉子菲  刘辉 《小学生》2009,(1):19-19
“福”字倒贴呢?还是正着?这,是一个问题。呵呵,为了这个问题,一场精彩的家庭辩论会热烈开场啦。瞧,刚才还用尖叫大法催孩子起床的老爸变得一本正经。早上还在赖床的“我”变得满腹经纶,评委老妈一言决定胜负。习作展示了书香家庭的生活情趣。结尾是点睛之笔,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小作者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10多年前,我在罗城矿务局一所子弟学校当校长。矿里有一位老工人,儿子在农村固车祸丧生,儿媳妇改嫁,只剩下一个7岁的小孙子。老工人退休后生话孤单,而小孙子生活不能自理,祖孙俩都希望在一起生活。当时局里人口控制得很严,老工人为了小孙子的事找了许多单位,都没有办成.而没办好手续,小孙子想进子弟学校读书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我正在电影学院进修,马上就要毕业了,准备拍一组反映单亲家庭生活的照片作为作品。本来打算拍一些表现单亲家庭亲子相互间美好感情的照片,在你(苗野)的推荐下,我去过一个家庭,感觉很失望。这是一个父亲带着一个10岁的儿子生活的家庭,父亲做生意,物质上很富裕。...  相似文献   

8.
灾难降临,12岁时小女孩不能再站起来 1983年,在齐齐哈尔铁路局工作的田立与纺织女工陈其芬结婚了。第二年的1月22日,他们的爱情结晶——一个小女孩出世了。夫妻俩给孩子起了一个动听的名字:田甜。他们企盼着孩子能永远快乐幸福。 1991年,为了能让这个贫寒的家庭生活得好一点,田立毅然下海,与下岗的妻子做起了服装生意。在小田甜6岁……  相似文献   

9.
后妈     
后妈比我大20岁,我当然不会叫她妈妈,甚至连阿姨也不叫。6年来,我想尽一切办法增添她的愁苦,催化她的衰老。父亲是典型的陈世美,曾经被我那善良、倔强的农民爷爷用一根扁担打出家门,他义无反顾地牵起尚还是他弟子的女友的手,结合成一个城市味十足的知识分子家庭。10岁的我不顾母亲的挽留,毅然绝然地走向陌生的父亲及他的新娘,我不是为了享受舒适的生活,而是想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极不舒适。后妈做的饭我从来都嫌难吃,她给我买的衣服我认定了难看,学校里的家长会我绝不让她参加。我虽然恨透了父亲,但表面上在她面前还是表现出…  相似文献   

10.
21岁的那个夏天,我一个人去澎湖旅游。为了体验一下渔民的生活,我在那个傍晚跟随一户渔民到海里去捕鱼,那一次我们是去捉小鱿鱼。捉小鱿鱼要用一个网,中间放一个灯叫做聚鱼灯,放  相似文献   

11.
我出生在一个十分贫穷的农民家庭,五岁丧父。我和弟弟在母亲的抚养下,勉强活了下来。那时,我连“上学”的念头都不敢有,直到1948年家乡解放后,12岁的我才和9岁的弟弟一起上了小学。由于生活所迫,我们一边上学,一边下地种田,读书的  相似文献   

12.
看到一个故事,说的是福建某贫困山区十一岁的男孩独力操劳起一个家庭。因为压力太大,每晚放学后,会到一个空旷的打谷场上大声喊叫,犹如一头小狼。孩子的父亲瘫痪在床,母亲因不堪重负而离家出走,家中还有一个近八十岁的奶奶也长年卧床不起。恰好,我最近看的一本书《十四家》,讲的也是西部山区一些穷苦孩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我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小公务员的家庭。中学还差半年才能毕业,我爸爸就突然患脑充血逝世。弟妹要升入高中、初中,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困难,我就在没有钱升大学的情况下,投考到香港罗富国教育学院。究竟教育工作有什么意义,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有多重大,我简直一窍不通。我只为了生活,我这大半生总算受了十四年的正规学校教育。在我幼小时的心灵上,教师给我的印象并不算好。我那小学六年的学校生活是在终日惊惶中度过的。那时候,好几位老师把细细的藤条藏在长衫的袖子里,碰到学生不听话,就马上拉出藤条劈颈劈脑地打过去。学生成绩差、犯校  相似文献   

14.
黄海婷 《广西教育》2005,(6C):16-17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父母的疼爱和关心,使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按理说,我应当对这样的生活感到满足,可我时常觉得父母和我之间并不融洽。  相似文献   

15.
一30岁以前,我是一个理智而安分的女人。虽然骨子里面有一些浪漫和反叛的东西,但顺理成章而又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将这些浪漫和反叛推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生活和事业上,我是一个一帆风顺的女人。出生于高知家庭,从小学到大学,学习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件轻而易举  相似文献   

16.
正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俗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一时期正是对其进行教育的关键时期。以下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幼儿阶段开展"爱"的教育进行深入探讨。一、教育幼儿爱长辈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一个大的家庭,往往三代同堂,有的甚至四世同堂。而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大多只有一个小孩,这样造成了所谓的"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孩  相似文献   

17.
奥利尔先生     
14岁那年,我被送往位于康涅狄格州的切希尔学院读书。那是一所专门为家庭有问题的男孩子开设的寄宿学校。我之所以被送到这里读书,主要是因为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有酗酒的恶习。正是因为她的这一恶习拆散了我们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父母离婚以后,我和母亲一起生活,照顾着她。直到有一天,已经八年级的我所有的功课几乎都不及格时,我的父亲和一位中学校长才决定把我送进一所以体育教学见长而且训练严格的寄宿制学校。为了使我能够远离我那酗酒的母亲,这应该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办法了。并且,他们认为这所学校也许能够给我提供一个从高中…  相似文献   

18.
于智博 《中华家教》2013,(Z1):80-81
我是个普通的男孩子。不满6岁时,父母就把我送入上海市宝山区月浦二小读书。那时年龄小、不懂事,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老师和父母,几乎每节课都要靠想象下课后怎样在操场欢跳才能熬过。好在我幸运地生在一个开明的家庭,他们希望我能拥有一个丰富、快乐的童年。小学二年级时,我眼睛不慎受伤,只得在家休养,父亲就利  相似文献   

19.
你推荐给我看的两篇文章《8岁女童撑起一个家》、《14岁男孩擦皮鞋挣学费养活失明母亲》,我都认真读了,我明白您的良苦用心,您想告诉我的是,在那样一种家庭条件和学习环境中,文中的两位主人公都表现得那么坚强,对待生活他们不怨不恼,而是坦然应对;对待学习他们积极努力,成绩优良。家庭的困境没有使他们屈服,反而使他们变得更坚强,更勇敢。  相似文献   

20.
家庭之累,大半由儿女造成。先不用提教养的花费,只就淘气哭闹而言,已足使人心慌意乱。小女三岁,专会等我不在屋中,在我的稿子上画圈拉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