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一种设定方式。采用AHP对评价层次结构进行设定,进而构造判断矩阵进行赋值,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并进行检验,以判断各层次权重值的合理性,整个过程最终以闭环方式得到合理的权重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分析了业务系统成熟度的评估指标体系,随后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数值,包括创建层次递阶结构、建立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以及层次单排序等,最后介绍了成熟度综合评估,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指标权重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晓兰  谢红 《现代情报》2009,29(8):99-102,105
在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校图书馆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中,引入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值,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了总排序。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使得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是高校图书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AHP法出行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出行的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地铁,私家车等五种交通工具进行分析,在实现出行的安全性的随时兼顾费用,时效性,舒适度,机动性等影响出行风险的五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判断矩阵并计算特征向量,并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来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在层次单排序列判断矩阵与屡次总排序判断矩阵的一致检验均符合要求后。方案总排序结果才可以接受,最后,对方索总排序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16)
层次分析法简便易懂,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但是构造判断矩阵往往不容易,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值特别繁琐且易出错,得到的一致性检验不易调整,这些都给使用层次分析法带来困难,以往使用办公软件电子表格(Excel)的方法计算单层次排序和总层次排序,这种方法使得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变得容易,文本使用Matlab程序使得计算变得更容易,也使得层次分析法在多个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增大了医疗设备的需求,因此医疗设备的采购决策也愈发重要。本文针对不同品牌的医疗设备采购问题,从功能、价格和可维护性三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从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所选取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显示,采取9分位标度法所获得的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均通过检验。最后,通过层次总排序得到权值,实现对医疗设备不同品牌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校图书馆工作实际,构建出绩效考核指标模块,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考核指标进行了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以温州大学图书馆绩效考核为例,对员工的工作能力运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8.
针对企业自主邀标评标表权重设置的问题,引入层次分析法对评标要素进行建模分析计算,能够较为便捷的实现权重计算且结果较为科学准确,解决以往凭经验制定权重的现象。文中通过识别评标要素,构造层次分析模型计算单层权重值,并进行矩阵一致性判断,确认权重值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测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系统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现差距,通过改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在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原则的基础上,应用Delphi法通过集成多个专家意见设置了评价指标集,运用AHP法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层次递阶图.引用Saaty 1-9标度法对指标进行量化,构造了判断矩阵并计算出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值,引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对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建构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模型.通过对三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评,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特征的意见挖掘中,特征权重计算是一个难点。在对各种权重计算方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权重计算方法以解决该问题。该方法集成了层次分析法和G1法的基本思想,可以有效提高权重计算的准确性。一方面,该方法使用G1法对层次分析法中单层次指标权重计算进行改进,以克服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不一致性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单层次指标的层次总权重计算中,提出一个总权重计算通用公式,扩展了层次分析法中层次总权重计算公式,使其更适合一般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IAHP的高校图书馆网站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郑艳玲  石宝军  高建山 《情报杂志》2006,25(12):62-64,67
介绍了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对图书馆网站进行评价的方法。首先,统筹考虑图书馆网站的特性和各种指标属性,构建图书馆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区间,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总排序。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南京市科技投入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技投入与产出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模糊评价矩阵构造用于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的新思路,将修正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和计算层次分析法中各要素的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新模型应用到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中,进行实证分析得出2001年-2006年南京市科技投入绩效分数,最后提出提高科技投入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高校奖学金评定的问题,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意见并通过三标度法构造初始判断矩阵,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相对上一层次某因素的相对权重。结果表明,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可客观科学地评定高校学生综合奖学金。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企业环境绩效特点的基础上,对模糊层次分析大在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可以把包括非财务性信息在内的定性评价指标优化为一种定量指标,从而有利于解决环境绩效评价的多目标决策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所确定的权重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避免了绩效评价时相关权重确定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较好地体现绩效评价的公正与客现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利于完善环境绩效考核,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被考评企业的实际情况,保证了评价的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测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系统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现差距,通过改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在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原则的基础上,应用Delphi法通过集成多个专家意见设置了评价指标集,运用AHP法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层次递阶图,引用Saaty 1—9标度法对指标进行量化,构造了判断矩阵并计算出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值,引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对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建构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模型。通过对三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评,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27)
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在保证地铁运行安全的基础上,提高运营服务质量,提升运营效益也被日益提上日程。本文综合专家评价信息的主观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点,运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首先通过全面分析运营指标评价影响因素,构建运营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终指标并建立较为综合且不失针对性的运营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利用三角模糊数计算权重,得到重要度排序。最后通过南宁地铁1号线实例验证,确定通过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运营指标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科技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科技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科技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判断矩阵和权值计算,得出了层次单排序和各层次的权值总排序表,并进一步对各评价指标量化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决策问题中的不确定性和主观偏好引入模糊矩阵和区间数矩阵理论,建立一致性模糊的区间层次分析法(FIAHP)。将模糊矩阵的一致性检验与区间数的一致性检验关联起来,本文利用一致性模糊矩阵的权重构造区间数模糊矩阵的权重矢量,降低了一致性检验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基于一致性的灵敏度分析.首先,得出灵敏度决策区域;然后,将导出权重计算公武的序传递性和一致性检验的公式相结合,得到了原矩阵元素在一定范围变化时,模糊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一些相关结论.得出了一个既能使原始矩阵决策方案保持排序不变或者最优方案不变,又能使矩阵元素发生变化后仍符合满意一致性的决策区域.最后给出了综合决策区域分析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20.
王灿荣  刘喜球 《现代情报》2014,34(4):117-120
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绩效测评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利用档案社会化服务绩效测评的专家知识和经验,确定绩效指标层级,并综合分析专家评判的数据,通过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从而构建出档案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