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作要求:这次习作是选择学校周围或郊外的景物写一篇作文。要求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积累·运用六。习作指导:这是一次写景物的习作训练。目的是把我们家乡的美景、校园的美景,或者是我们在假期出去旅游时看到的美景写下来。描写景物,必须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一、选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你站立观察景物的地方。观察点最好选择在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这样既可以看到近处景物,也可以放眼观看远处的景物;还要注意选择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如公园、纪念碑、雕像、湖边、效外等。二、确定观察顺序观察应该先浏…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第五册基础训练4要求学生观察一处景物,按着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然后写一段话。这对学生来说并不生疏,只是如何把一段话写具体,这还是难点。面对纷杂的事物和多彩的景象,从何着眼,怎样观察,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非易事,更何况观察不仅仅是看,而是要通过各种感官去体验。因此指导学生观察,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对学生写好片断就是至关重要的。 如《写校园一角》时,我带领学生从远处走来,走到校门口我问道:“一进门你们首先看到了什么?接着又看到了什么?”学生都很认真地边看边抢着发言,有高高的旗…  相似文献   

3.
最近听了一堂三年级作文指导课,是人教版第五册《基础训练4》中的作文训练。本次作文要求学生“观察一处景物”,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段时要“把主要景物写  相似文献   

4.
这道题是要求根据图意,把图下的几个句子连成一段通顺的话。这是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训练。教学时,要着重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有条理地说话。一、激发学生看图的兴趣,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在出示图画(或开书看图)时,教师要“逗起”学生看图的兴趣:这幅画里面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要知道这个故事是什么,就要仔细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先看看:近处有什么?远处有什么?谁先看出来  相似文献   

5.
教看图学文《燕子》一课(小学语文第十册),我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学生实际,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所画的景物,启发学生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结合自己曾经观察到的类似景色,依图意拟题目,试写作文。我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与课文对照比较。其中,有篇习作比较完整。作者观察彩图后,认为图中的景物主要是写“春色”的,便以《春》为题试写作文。开头这样写:“春天来了,百花争艳。大地青山一片绿装,显得更加美丽。远处,一片桃花开了,红红的,远看像一片火…  相似文献   

6.
记得初为人师时,我总是奉教材、教参为圣经,即使觉得教材或教参有什么不妥,也不敢随意篡改,老老实实按教参的内容备课、讲解。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有一个习作训练《农贸市场》,习作要求是“有顺序的观察画面,把农贸市场繁荣兴旺的景象写出来。”而这幅图画展示的是上世纪80年代农贸市场的情景,画面也比较模糊。1998年我上这一课时,照搬教参中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审题———明确习作要求———学习习作提示———引导学生从近处到远处仔细观察画面———展开想像说说画面上的内容———听老师读下水文(教参中的范文)———学生写作结…  相似文献   

7.
如果我们乘坐在一列快速行驶的客车上 ,通过车窗向外望 ,可以看到窗外的景物有一种旋转的感觉 ,具体来说是近处的景物向后绕着远处的景物旋转 .近处的景物向后迅速移动 ,这是以车窗为参照物时乘客的感觉 ,这无疑是正确的 ;而远处的景物好像随客车前进 .有人说这是以近处的景物为参照物时给人的感觉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因为远处的景物和近处的景物都固定在地面上 ,相对位置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所以若以近处的景物为参照物 ,则远处的景物应该是相对静止的 .那么乘客观察远处的景物为什么好像随车前进 ,而近处的景物却飞快后退并形成…  相似文献   

8.
南昌市凤凰坡小学、爱国路小学为了搞好作文序列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上学期在四、五年级进行了“一题两作,二次指导”的实验.具体步骤是这样的:作前精心指导,学生打好草稿;讲评草案指导;学生自改抄正。实验的效果比较好.如,凤凰坡小学指导学生写《我的学校》,第一次习作(草稿),全班有36人没有按写作要求写。第二次习作(正文)大多数学生写的比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一)手握画笔画校园习作要求这次作文的要求是写一写自己的校园。写时可选校园里的一处景物,先仔细观察,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要把内容写具体,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如果不想写校园,也可以写别的景物。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积累·运用一。习作指导誗文题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定向观察六法蒋兰霞要体现“能抓住特点写”,必须根据不同的观察内容,确定不同的观察方法。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六种观察方法,供大家参考。1.多层次观察法。如写《公园一角》时,我先挂出图,让学生有个整体印象,然后指导写开头。首先要求学生说出图中所画的景物在...  相似文献   

11.
一、欢乐的新春佳节教学要求:明确写作目的和要求,把节日印象最深的事写下来,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注意环境和气氛的描写。自己编写提纲。指导要点:①学生相互介绍过春节的情况;②引导思考写什么最能体现节日的“新”和“佳”,学生口述时指导选材;③联系学过的《草原》一文第一节,指导学生借景抒情。二、春雨、好雨、喜雨(任选题)教学要求:认真审题,明确写作要求,着力描写春雨中的各种自然景物,写出季节特点。仿《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写作形式,注意观察点的转移,注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指导要点:①口述对题目要求的理解;②汇报  相似文献   

12.
小语七册第四组的习作要求是:学习例文《鹅》中“下蛋”一节的写法,把《猴子抢食》(或其小动物的活动情况)分层次写具体。为此,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好例文,指导学生实地观察,写观察日记,讲评观察日记,然后指导学生写作,使全班学生不但人人会写,而且大部分学生写得生动活泼,效果较好。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设计思路】以画促写,画写结合;由景生情,表达体验。【导写过程】一、指导阅读教材,体会写自己最熟悉、有真情实感的事物得心应手的原因二、组织学生进行画写作文教学引:画写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带入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特殊情况可在室内),面对实物直接观察、感受、体验,并将之“画”下来,回到教室再依“画”写作的作文教学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到自然界中并指导学生画画。目的:指导学生观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当学生进入场景后强化要求:(1)面对这么多、这么复杂的事物,我们要有选择,不能看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画。(2)你对…  相似文献   

14.
指导学生看懂图意○周燕(乐平市一小一、观察有序。“看图”是“写话”的基础和关键,看不懂图就无法把图意表达清楚。因此,在看图写话时,要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让学生仔细看图,弄清图上画了些什么,都有什么人,有哪些景物,周围环境如何,知...  相似文献   

15.
第六组课文由看图学文《送水》、《荷花》、课文《赵州桥》和习作例文《参观人民大会堂》组成.教学建议如下;一、教学中应有所侧重《送水》是看图学文.本册书前配有一幅彩图(图4),教学一开始可运用以前学过的先整体后部分 由远及近的观察方法去指导学生观察图画:麦收季节,两个少先队员挑水慰问在地里劳动的人们和抬麦穗的小学生.然后观察远处、中间、近处.启发引导:在麦地里劳动的是什么人?他们的神态、动作、姿势怎样?画得最大的是什么人?用的劳动工具是些什么?最后可根据课后练习题(1)进行图文对照,训练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并能结合图中的人物神态、动作进行合理  相似文献   

16.
我在教《宿新市徐公店》(五年制语文第八册5课)时,采用了“创设情景”的做法,效果较好。 (一)用“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我问:“《咏柳》和《游园不值》都是写什么时候的景物?”学主回答:“是写春天的景物。”我接着说:“对,是写春天的景物。春天,是花的季节,是绿的季节,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历代诗人写了不少赞美春天的诗句。《咏柳》通过写象‘碧玉’、如‘丝带’的柳叶,赞美了春风。《游园不值》通过写  相似文献   

17.
指导小学生作文,就是指导他们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写什么”是内容问题。教师指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通过课内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等,都是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怎样写”是表达问题。让学生从说到写,写片段、写篇……都是在培养表达能力。但无论是技集内容的指导还是表达方法的指导,核心都是一个:开拓思路,学会选材与表达。《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公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话言文字表达出来。”这…  相似文献   

18.
《鸟的天堂》的作者对榕树作了生动具体的描写。我在讲读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从作者观察点的移动去研究文中是怎样描写榕树的。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懂得了作者写榕树的方法是:先从远处看,写整体;再从近处看,写部分。接着,我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作者是怎样从远处看写到近处看,由写整体到写部分的,启发学生体会句子的描写和词语的运用。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理解本文作者描写榕树的作用,我帮助学生复习了第六册上的习作例文《海滨小城》。这篇课文也有一段  相似文献   

19.
教学要求游览一个地方,把看到的景物有顺序地写下来。(小学语文第六册基础训练6第六题) 教学班级漳江小学三年级八十一班。课前准备(一)组织学生参观桃源县老于部游艺室;(二)录制老干部游艺室的录象片。指导过程师:(出示课题内客,指导朗读)请你们把参观“老干之家”所看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下来。 (评析:教学一开始,便揭示课题。并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的多种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六年制语文第六册《基础训练6》的习作题,要求学生“游览一处地方,然后把看到的景物有顺序地写下来”。这次习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习按参观、游览顺序叙事的基本方法。学生写游览、参观一类作文的难点,主要反映在把握不住重点,不容易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具体,往往记成“流水帐”。因此,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及其思维尚不广阔的特点,采用“图示法”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标示重点,减缓难度。另外,“图示法”直观形象,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