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个性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忽视个性就无所谓因材施教。为此,教学实践中应以学生的个性为着眼点,将其视为一笔有待挖掘的创新资源加以尊重和保护,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一、要树立教育民主化观念教育民主化要求教师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其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上有选择的机会,教学中要留有思维的空间,尊重学生的见解,延缓对学生的评判,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换…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民主化是培养民主社会人才,使其具有批判与创新精神、创造力以及开放、宽容、平等、合作、尊重差异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条件,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课堂教学民主化应是教师追求的重要目标与境界。具体来说,课堂教学民主化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一是师生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获得教师的同等对待;三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成为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 ,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基本途径。教师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调动学生积极性 ,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一、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教师要尊重学生 ,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1 相互尊重。教师要尽可能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个性特点。只有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 ,学生才会以同样的态度来尊重教师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 教学民主。大量课堂教学实践证明 ,在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活跃的教学气氛中 ,师生会彼此尊重、…  相似文献   

4.
尊重是现代社会中人和人交往过程中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尊重学生既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守的基本师德要求,也是制约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意味着教师不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要使尊重学生的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学会低下身子倾听学生,学会赞赏学生,学会宽容学生,并且能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对待。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真正体会成功的快乐。一、营造乐于探索的气氛良好的教学气氛,是成功教学的一把金钥匙。只有在一个良  相似文献   

6.
吴松 《黑河教育》2012,(12):29-29
合作学习是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美国心理学家格拉塞通过调查指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合作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场所和机会,使他们在和睦的气氛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7.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相互信任的课堂氛同,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生生合作探究的情景,才有利于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中学习和探究。学生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体验到信任、理解、尊重和宽容,进而产生愉悦的情绪情感,体验到音乐给自己带来的美好感觉,才能真正地热爱音乐课。  相似文献   

8.
徐彩霞 《考试周刊》2010,(52):247-247
一、尊重学生人格,利用情感育人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的转变,即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民主、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用尊重、平等的情感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叶澜教授指出: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阳光、  相似文献   

9.
于莉 《陕西教育》2008,(3):17-17
一、建立民主教学氛围,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自主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因而教师应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位置,服务者"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孩子,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自觉创造生命的本体,用真情实感去爱学生,让孩子体会到被爱和尊重,自觉产生自主性学习要求,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系,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教育路上,践行尊重的教育,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爱的温暖;宽容学生不成熟的错误言行;平等对待学差异生;留给学生宽松的学习心理环境,真正把尊重落实到"孩子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11.
学生长时间在教师的语文教学中机械重复地学习,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厌学情绪。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改变学生"厌学"情绪,并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那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潜能将无法估量。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厌学"为"乐学",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呢?(一)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学生,保证课堂教学有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尊重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完成语文课  相似文献   

12.
一、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新课程理念提出,改革课堂教学必须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是一个具体的、独特的、鲜活的人,一节课设计得再好,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就难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情绪与情感。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潜心研究、快乐创造。一位老师在上《秋天》这篇课文时,对课改新…  相似文献   

13.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有些科学教师走进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误区:重教而轻学,重形式而轻效果,重课外的“补”,轻课内的“质”,重教学的“眼前有效性”,轻“将来有效性”。研究表明,要真正走进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可以从“尊重学生的个性,用理解与宽容来构建和谐;多用激励评...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要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和乐于学,让学生在学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掌握会学的本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 ,发掘人的潜能 ,发展人的个性。尤其在当今知识经济呼唤创新精神的时代 ,教学管理更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选择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思想上要强化一种意识 :我们要选择、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 ,而不是去选择适合教师教学的组织形式。为彻底改革过去那种以考试成绩为惟一指标来衡量学生的做法 ,我们学校响亮地提出了三个“不”的教学理念 ,即“一个不能放、一个不能松、一个不能少” ,真正体现面向全体 ,全…  相似文献   

16.
崔慧霞 《文教资料》2010,(25):219-221
提高教学质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体现。课堂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活动,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他们对公共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使他们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树立参与式教学的理念,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浅谈几点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策略。一、民主法民主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民主的学习环境,并不仅仅表现在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学  相似文献   

18.
主体意识的回归与强化:课堂教学价值的新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学断深入,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教育观念要民主化,二是课评价要宽容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三是质疑问难要经常化,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认知过程要情感化,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要想真正实现这个原则,教师需要创造民主、和谐、活泼、平等、自由的课堂探究气氛。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欢乐与生机。”笔者经过尝试让学生自己多动脑、多动手,把教学工作放心地交给学生来完成,认为从如下几种方式来完成课堂教学,更能体现这一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自学讨论法”数学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求知欲的天性之上,给学生提供一种令人愉快的环境气氛,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使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效地统一起来,使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数学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数学理论,形成数学思维。在自学讨论法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作用着重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示范一引导。教师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学习的方法上,对学生做示范,让学生看到如何展开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