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学校备课管理的误区浅析 1.以偏赅全,缺乏过程管理。备课是由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计划、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编制教案、教后反思等多个环节组成的系统过程。一些学校将备课简单地理解为写教案。将备课管理等同于教案检查.教案中字写得端正、抄的量多的被认定为备课认真、到位,对备课的实效性却缺乏关注,备课中其他环节的了解和检查也少有作为。现实的教学生活中,不少教师将备课和教案的抄写扯成了两张皮。先上后抄,或者先抄后上。书面教案仅作敷衍搪塞、应付检查之用。备课,这种教学生活中最具创造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备课与教学,是学校教务管理中必须认真处理的一对基本矛盾.传统的、目前通行的做法是: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定期标准化检查评比教案,且结果与教师诸多利益挂钩.此做法衍生了诸多怪现象,如写而不用、写用对立、抄摘教案、复印教案、下载教案等.相当部分教师写教案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无奈的检查.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备课,顾名思义,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而在教学管理中,备课往往被曲解成了备教案.在不少学校,管理者往往把检查教师的备课紧盯在写教案上.  相似文献   

4.
教案,也称备课笔记,顾名思义,它是教师为课堂教学预先写好的方案。在传统教学中,教案书写是备课的核心环节。传统的教学管理,在备课检查环节,最主要的也是查教案。教案有  相似文献   

5.
我这样备课     
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相似文献   

6.
我这样备课     
于永正 《辅导员》2013,(6):13-14
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观点二:隐性备课最重要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相似文献   

7.
我这样备课     
于永正 《辅导员》2013,(4):13-14
<正>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观点二:隐性备课最重要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相似文献   

8.
写即“写教案”。这是教师备课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备课工作的形式化体现。写好教案是认真备课的佐证,同时也是上好课的保证。怎样才能使教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呢?首先,我们请老教师举办谈教案的专题讲座。通过讲座,使教师们认识到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的重要性;了解教案的内容要求、格式;掌握写教案的方法。然后,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抓好教案检查工作。检查的重点放在教案的格式、项目、课程设计等内容上。检查的程序是:教研组预查,审批签字;教务科组织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念认为,备课就等于写教案,没写教案就是没有备课。殊不知“备课”与“写教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确切地说,写教案并不能代替备课的全部。备课的过程包括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想教学方法、书写课时教学计划、对课堂情况的假设、课后作业的布置等等诸多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备课是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预演”和“假设”。不管你事先“预设”的如何精妙、周到、  相似文献   

10.
何德华 《考试周刊》2009,(17):183-184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证,备课管理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较多学校的备课管理方式单一,不能反映教师的真实备课过程,不能开发教师备精品课的潜能;教师的备课与实际教学相脱节.教师抄教案应付学校检查、低质量简单重复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学校对备课疏于管理,教师课备的多与少、好与坏缺乏相应的指导与评价,其危害深远。  相似文献   

11.
张琳 《辽宁教育》2004,(8):58-59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为上课做准备.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有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法的设计,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甚至连语文教师平时的阅读积累、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都属于备课的范畴.因此,语文备课是个大概念,写语文教案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备课不一定得写整齐划一的教案;教案写得漂亮并不等于备好了语文课.……  相似文献   

12.
12月中旬,我校组织举行了全体任课教师教案展评活动,在广大师生中引起较大反响。 备课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和起点,而教案是备课情况的集中反映。因此,学校决定在开展全年性教案检查活动的基础上,于年末举办全体任课教师教案展,使教案检查、评比既作为今年教研室基础建设的活动内容,又成为  相似文献   

13.
现行备课方式的弊端 当前,备课工作主要沿用“教师写教案”和“领导检查教案”这种单一的模式。它的弊端表现在:写教案占用了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造成了“以抄代备”、“课后备课”等不良现象,使备课过程难免低效、高耗;条条框框太多,束缚了教师备课的创新意识;备课的功能由“服务于教学”异化为“服务于检查”。 教学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新课程下教师应利用这一点来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老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动态生成。而写教案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在课前一厢情愿地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提前预设,唯恐不细、不精,以细化环节为能事,给教师和学生以无形的束缚,使得教案成了师生表演的剧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最近到一所中学听课,谈起教学备课时,老师抱怨学校每学期的备课本检查成了教师们的负担.他们感叹地说,工作十几年教案也写了三、四十本了,刚参加工作时写详细教案还起一定的作用,现在却感到写教案很浪费时间.而且学校检查也不重视质量及效果,检查也就是数数页,看书写是否认真,教学环节是否齐全,最后盖个章,写个日期然后存档,不再还给教师.这样做一是为了让教师们能经常重新备课,以防以旧充新;二是为了今后上级检查工作时作为教学资料使用.  相似文献   

15.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而编写好教案又是备好课的前提,所以,教育界、学校历来十分重视教案的编写.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现对某些传统的备课要求、学校对备课环节的检查方式、评价教案优劣的标准提出一些看法,以便商榷.……  相似文献   

16.
备课,人们通常理解为:一位教师在课前熟悉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准备教具,最终形成教案的过程.在过去的备课中,教师更多依据的是大纲、教材、教参,参考的是名师教案、获奖课教案,书写的是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相似文献   

17.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管理之中一定会遭遇许多困惑。不客气地说,有的学校管理者庸人自扰。因此,学校管理应该让"困惑"走开。教师备课灵活变通许多学校总是要求教师备课写教案,管理的方法是定期检查,而有的教师却是平时该怎么上就怎么上,检查前突击抄教案。猫与老鼠的游戏,在教育界是  相似文献   

18.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为上课做准备,它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如对教材的研究、对教法的设计、对学生的了解等.备课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书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和设计,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传统的教案一般是书写在教案本上,往往只是将教学过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其管理形式,强调规范、一致,既不便于根据教学或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又少有教师教学个性化的展现及对教材的深入挖掘.有时教师为了应付检查,为备课而备课,使得备课流于形式,失去了备课的本来目的.……  相似文献   

19.
教案漫谈     
在教学管理中,“狠抓常规”几乎是每所学校的基本管理原则,年年写教案,年年查教案。当我一本本翻看完以后,不禁对多数千篇一律的教案书写方式,又一次产生了质疑,同时也为有些老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研究意识的觉醒感到些许欣慰。从70%的教案中不难看出,我们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付出的无为劳动,以及为应付检查而一贯采取的被动、无奈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写教案是备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案的编写是教学准备工作的最后步骤,也是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保证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它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备忘材料。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在备课中所考虑的多种教学设想,经过进一步的推敲,条理化、科学化。教师写教案的过程,是艰苦复杂的劳动过程,也是课堂教学的预习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要求教师备好课、写好教案十分重要。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过分注重智育、注重分数,造成了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现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行政领导检查教师的备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