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违己心     
亚历山大站在正躺着晒太阳的第欧根尼前面,说:"我是马其顿帝国的国王亚历山大."第欧根尼说:"我是狗崽子第欧根尼."亚历山大又说:"我能为你做点什么?"第欧根尼说:"请你走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相似文献   

2.
老话儿爱说"采风"或者"体验生活",都是督促写作者要去接近生活,似乎正常的风吹不到一个写字的人.这说法的前提很像"缺什么补什么",也强硬地把一个写作者隔绝排斥在生活以外,好像他刚从外星球降落人间,要专项地去关注体验和接近人类的日常生活,这说法真是要多可笑就有多可笑.只要你是地球人,活着就必然被风吹,被生活折磨,是个人就逃脱不掉的.或者有人硬要拆分出"文学的生活"和"非文学的生活",而这个所谓的"文学的生活"本身离真生活又远又假.  相似文献   

3.
张闳 《中国图书评论》2007,(12):115-119
"他还活着"在谈论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的时候,大家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他还活着",在这句话的后面,不同的人会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惊叹号,等等。在人们的心目中,列维—斯特劳斯这个名字即使不像康德、黑格尔那么样的古老,似乎也应该跟海德格尔、萨特  相似文献   

4.
<正>生活中没有"假如",但可以有遐想。在9月下旬的一次纪念"748"工程四十周年的老朋友叙谈会上,当与会的七老八十的朋友们深情缅怀王选院士生前创下的科技业绩和留下的精神财富时,我却在会下突发奇想:"假如王选还活着,面对当今传统媒体的转型困境,他会关注和思考些什  相似文献   

5.
不违己心     
亚历山大站在正躺着晒太阳的第欧根尼前面,说:“我是马其顿帝国的国王亚历山大。”第欧根尼说:“我是狗崽子第欧根尼。”亚历山大又说:“我能为你做点什么?”第欧根尼说:“请你走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相似文献   

6.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他晚年常被世人描述为"活着的最伟大的英国人",不仅因为他是天才的战略家和鼓舞人心的战时领袖,还因为他是伟大的雄辩家,有天赋的画家和具有深刻历史感的当代作家。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属于他。  相似文献   

7.
王祎颜 《东南传播》2014,(5):117-119
加缪说:"苦难与阳光是永恒的存在。为了改变自然的冷漠,我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一生都在时代和命运的推搡下挣扎着,在苦难和悲剧的赶场中喘息着,他在一生所经历的苦难中探寻着生命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分析电影和小说《活着》的情节,从福贵人生的苦难与阳光入手,探析《活着》所展现的人生思维与生存哲学。  相似文献   

8.
近日,一部名为<含泪活着>的纪录片在日本各地空前热播,掀起了一股"感动大潮",网上的观后感言多达400多万条.片头有这样一句:"在连续3年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父亲在顽强地含泪活着!"该片改变了许多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偏见.片中主人公是一位漂泊东京打工15年的上海男人.从一个连合法身份都没有的外籍"黑工",到名扬日本的"励志英雄",他有着怎样震撼人心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活着的理由》是钱理群先生最近的一本"退思录",这样的退思录,钱先生在2002年8月从北大正式退休后,已陆续出过两本,而在本书后记里他坦言,书中收录的这些文字大都不在个人写作计划之内,它们或是奉命为  相似文献   

10.
股神巴菲特     
吴倩 《报林求索》2012,(4):140-149
从家出发,只需5分钟巴菲特就能穿越楠母大街到达他的办公室。如果再多走几分钟,他就可以出现在奥马哈市中心。"只要我活着,我就会住在奥马哈。"巴菲特这样对他的股东说。这里盛产玉米,遍地牛羊,社会祥和,生活宁静。巴菲特的家,周围绿树环绕,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思索和阅读。  相似文献   

11.
当中国的可乐品牌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枪口一个个倒下时,娃哈哈推出了"非常可乐",很多专家都认为它"非死不可",今天它却不但活着,还活得挺滋润。就像娃哈哈的"找茬"广告一样,从非常可乐、  相似文献   

12.
老马 《北京档案》2002,(7):40-41
在档案部门经常听到"没钱"的叫喊声,你要他开展活动吗?"没钱";你要他订阅刊物吗?"没钱";你要他上等级吗,还是"没钱";你若再问他,为什么工作上不去,他自然仍是那句话,"没钱".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钱"二字竟成了某些档案人用来挡"兵"的"将",用来挡"水"的"土",实在叫人可悲可叹.不过听多了,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造化和人类杰作之间--读梭罗的《瓦尔登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梭罗以瓦尔登湖畔为基地,默默地实践着爱默生关于"人与字宙保持着最原始的关系"的理论.他的<瓦尔登湖>以其独特的思想、个性赢得了举世的瞩目.在自然中,他寻求的是一种孩童般、牧歌式的浪漫和愉悦;寻求一种外在简朴、内心富有的生活方式;他预见到工业文明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唤醒人们融入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只要我活着,就不会发行欧元债券,不会对欧洲债务实行共同分担。",这是默克尔的"狠话",公开发表在欧盟夏季首脑会议召开前夕。如果为这句话中的"只要"和"不会"找个注脚,这张照片可做上上之选。企图用"气势庄严,构图均衡"的学院派油画特征来定位这幅画面,但不幸的是,画面里几乎找不到女性细节,缺少了学院派笔下女性的雍容华贵。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老陈"其实不老,在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的眼里,陈中华新闻激情洋溢,新闻追求执着,永远都像个"棒小伙子".称他"老陈",是因为青年记者们与他相处亲切自然,也因为在大家心里他确实堪当"老师".  相似文献   

16.
丽江之所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为世人所关注,是因为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仍然"活着"的纳西东巴文化。要使世界的记忆、人类的遗产保持持久魅力,当务之急就是要保护、传承和弘扬独特的纳西民族文化,从而塑造"和谐丽江"、文化丽江",把丽江建设为田园文化国际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7.
有一些人会去写诗,我感到特别能理解,甚至觉得:他们活着,只能去写诗,比如李白、顾城。有一些人会去写诗,我感到特别不能理解,因为他们的一切似乎都与诗毫不相干,比如我将要写到的这个人,张蒙。这样的一名军人,与我概念中的诗人实在相去甚远,我觉得他应该属于最不可能去写诗的那一类人。因此,理解"他为什么会写诗",  相似文献   

18.
吴志菲 《档案天地》2011,(1):34-37,50
写作是为了活着——这是史铁生的人生哲学。我活着所以我写作.我写作所以我活着——这是他生命的辩证法,也是他写作的辩证法。他曾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相似文献   

19.
胡适四岁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生活了多年.在他十三岁时,由他母亲作主为他定了"终身大事",对方为一缠了足的村姑--江冬秀.一九一七年胡适留美归来,与江冬秀结婚.婚后生两男一女.在"五四"个性解放的高潮中,许多留学生都发动家庭革命,"革"了原包办婚姻的"命".胡适忍别人所不能忍,和江冬秀这样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终生相处,白头到老.就此事,胡适也在同事、朋友如蔡元培、高梦旦、李大钊、徐志摩等人中受到特别的敬重.然而,胡适的个人生活并不像同事、朋友们想象的那样.他在江冬秀之外还有自己的爱,有自己的爱情生活.他不满自己的包办婚姻,想发动家庭革命,追求新的爱情的幸福,并进行了"尝试".但他"胆小怕事",尤其怕丢了"面子",伤了"美名"."革命"失败.这首无题诗便是他这场未遂"革命"的文字见证.  相似文献   

20.
过于喧嚣的孤独,[捷克]赫拉巴尔著,杨乐云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假如说我有什么成熟之作的话,这就是我成熟的顶峰"、"它大概是我最好的一本书"、"我为写这本书而活着,并为写它而推迟了死亡",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