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的一种领导体制。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几经变化。建国初期.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1956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961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曾实行革命委员会和党的一元化领导制。1978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0年,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的“分工”二字去掉,统称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84年,当时教育部的负责同志曾提出进行校长负责制的试点。少数学校开始试行。上述几种体制是在…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这是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重大改革。这里说的“学校”,当然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原来实行的领导体制是党委(总支、支部,下同。)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今后为什么要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的权力是什么?实行校长负责制会不会削弱党对学校的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党政关系如何处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是不是校长个人说了算?这些问题不明确,就会妨碍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改革。本文打算就上述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3.
浅谈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向校长负责制的过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校长负责制,是当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些改革试点的经验证明,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向校长负责制转变,必须伴随一个稳步的过渡过程。因此,研究这一过渡中的主要问题,是有一定意义的。(一) 完成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向校长负责制的稳步过渡,首先碰到的是观念的转变问题。一方面是对实行校长负责制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校长负责制理论基础以及总结建国后中小学领导体制演变历程,论述为什么要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三要素的内涵是:校长全面负责是核心,党支部保证监督是根本,教职工民主管理是途经。说明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具体内容、形式与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校自1984年秋季实行校长负责制,四年的实践,使我们对什么是校长负责制,怎样建立和实行校长负责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什么是校长负责制 八十年代初在我国兴起的校长负责制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政治改革的影响下,作为学校领导体制的一项改革而提出来的。原来的“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关系是很不  相似文献   

6.
一 实行校长负责制,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校长负责制是一种个人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它是相对于委员制和集体负责制的领导体制而言的。这种个人负责制和集体负责制的基本区别在于:其一,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成员的权力是不平等的。校长拥有最后决定权,在委员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近几年来,在理论认识和实践上,对校长负责制的涵义以及如何具体实施等问题产生了一些困惑.一是认为实行校长负责制就是校长说了算,因此在工作中有的校长独断专行,校长负责制成了事实上的封建家长制.二是认为既然我们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是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那么中小学为什么不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说明对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并未真正了解,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这一目标已经明确。但目前实行的学校并不多,大部分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因此,怎样向校长负责制过渡,就成为一个应该研究的课题。一、过渡的必要性过渡并不是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必备条件。因为有不少高校没有经过过渡这一步就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自建国后经历了七次变更,从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到1989年以后主要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最终在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今就高等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涉及的一些主要立法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校长负责制”本身与“校长”的立法问题实行“校长负责制”首先应该在教育法中确认“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在学校领导体制方面有法律效力的措施。这样就有了法律的根据。否则,必然会有很多干扰和限制,影响校长负责制的推行。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高校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管理体制。准确把握这一管理体制的科学内涵,完整实施这一管理体制的操作规范,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全方位开放、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目标和超常规发展的今天,高校如何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保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力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和改进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显得尤为重要。一、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必然选择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  相似文献   

12.
实行校长负责制,是学校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那么,校长负责制应包括哪些内容?这一改革是怎样具体实施的?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前不久,国家教委中学司召集部分省、市实行校长负责制试点中学的校长及有关部门领导,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效、科学的管理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可行、有效、科学.这是与会校长们从各自学校的实践中得出的共同结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内部领导体制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职责分离.校长有责无权,实  相似文献   

13.
对于校长负责制,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有人认为,实行校长负责制,是因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以下简称党委制)“过时了”,甚至以为“是失败了”。有人则认为,实行校长负责制会削弱党的领导。我们认为,这  相似文献   

14.
试谈成人高校的领导体制吕彤目前,关于成人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问题有许多不同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一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二是实行校长负责制,党委起保证监督作用;三是实行校长负责制。我认为根据当前形势任务的要求和成人高校的实际情况,实行党...  相似文献   

15.
问:您如何理解“实践证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利于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全面实行培养目标,比较符合高等学校的实际”这一判断?刘:这个判断是准确的和正确的。我曾经考虑过为什么在中国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实行的校长负责制或者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原因是:一,这是与我国国情相联系的;二,这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三,我国的大学还起到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如何保持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稳定,这是高校党委一项政治上的重要工作。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实施教育方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学校现行的领导体制,即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曾提出高等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但是在经过部分高校几年的试点以后,1989年7月,中共中央又决定高等学校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指出,已试行校长负责制效果较好的高校还可以继续试行。这就是说,还在继续探索之中。对这两种领导体制究竟孰好孰不好,人们在认识上更是很不一致。实际上有一部分同志仍然认为,还是实行校长负责制好。党的14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7.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1993年3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一次明确:“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我校于1988年下半年经厅批准试行校长负责制。几年来,这一体制逐渐趋于稳定和完善,去年5月,经厅宣布正式实行校长负责制。 一、校长负责制是新时期学校管理的正确领导体制 建立学校的领导体制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坚持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的领导。(2)领导必须是唯一的,不能实行多头领导,以保证统一指挥。(3)决策应该是集体的,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4)决策的实施必须是个人负责的,以保证目标的实现。(5)领导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实行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一、现行的学校领导体制必须改革建国以来,我市学校领导体制经历了六次变动,即建国初期实行的校务委员会制,1952年实行的校长责任制,1957年实行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63年实行的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的革命委员会制,粉碎“四人帮”后实行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除了“文革”期间实行的“革命委员会”制完全  相似文献   

19.
一、校长负责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 校长负责制是对过去长期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分工负责制的否定,是领导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它的确切含意应该是: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体制改革,几年来由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改为校长负责制,而后又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倒退。果真如此吗?如果生搬硬套现代管理学、国外校长负责制模式,似乎是这样。但是问题的实质却不是这样。我国学校的体制,仅就其中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