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一、too副词,“也”,一般用于肯定句中,放在名末,也可以放在句中,常用逗号与前面部分隔开。例如: I am a student,he is a student,too. 我是个学生,他也是个学生。 Jack,too,often goes there. 杰克也常常去那儿。 二、also副词,“也”,用于肯定句中,放在动词前。例如: They have also visited the Great Wall. 他们也参观了长城。 三、as well“也”,用于肯定句中,可放在句末或句中。例如: ha can…  相似文献   

2.
形容词和副词在英语中是两种活跃的词类。由于有的形容词和副词在形式上没有区别 ,有的形式上像是副词 ,实际却是形容词 ,有的同一副词有着两种形式。弄清楚两者的词性 ,掌握其用法 ,在英语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一、词尾为 -ly形式上像副词 ,实际是形容词 :Ourteacherhasalovelyvoice.(我们老师有副好嗓子。)属于这类形容词的还有 :lonely ,likely ,deadly ,cowardly ,silly等等。二、词尾为 -ly既可作形容词 ,又可作副词 :Adailypaperispublishedda…  相似文献   

3.
谷峰 《中国语文》2015,(3):230-239,287,288
一般认为"都"的演变路径是:名词"城邑"义→动词"聚集"义→全称量化副词→加强语气副词。有些学者认为副词"都"演变方向是:语气>量化,理由是东汉语料里"都"有语气用法,它的出现早于量化用法,汉魏六朝时期副词"都"的语气用法占多数,量化用法占少数。然而本文核查了以往研究中常引的例句,发现这些被认为是语气副词的"都"其实是量化副词。东汉的43种语料中"都"没有语气用法。语法史研究应该借助分布搭配、前后文、异文、异译、梵汉对勘等多种资料复原古人遣词造句的用意,不能凭现代人的语感臆断。  相似文献   

4.
古代汉语的副词一般可以分为时间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语气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和谦敬副词,现代汉语的副词分类通常不包括谦敬副词.然而古代的谦敬副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了一些用法,本文将通过对古汉语谦敬副词和现代汉语中相关的谦敬用法的举例分析,来说明谦敬副词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2007,(24)
形容词和副词是中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现在对其主要考点归纳如下,以帮助同学们系统复习。一、考查形容词和副词的基本用法形容词一般在句子中作定语、表语、状语和宾语补足语,副词一般作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相似文献   

6.
形容词常用来惨饰名词,副词常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全句。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是高考题型的热点之一。高考对形容词和副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1.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2.在具体语境中辨析形容词和副词语义及形容词作定语时的语序问题。一、形容词和副词的一般用法和重点用法(一)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注意以下具体问题1、表示倍数的三个句型①…timesas 形容词原级 as…例Thistableis3timesasbigasthatone.这张  相似文献   

7.
enough在句子中有几种不同的用法,既可做形容词来修饰名词、代词等,又可以做副词修饰形容词和副词,还可以用作名词等,下面我们来一一阐述它的用法。一、enough做形容词时,它的位置有特殊,一般是放在被修饰词之前,也可放在被修饰词之后且意义相同,例如:  相似文献   

8.
定语从句是中学英语语法中的重点内容 ,也是高考中常考查的一个考点。掌握定语从句的用法 ,必须突破以下六道难关 :一、选准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在定语从句中 ,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都代替先行词在从句中充当一定的成分 ,如果该从句中缺少主语、表语、宾语或定语 ,就要用关系代词来连接从句 ;如果从句中缺少状语 ,就得用关系副词来连接从句。例如 :1 )Istillrememberthedayswhich/thatwespenttogether.2 )Istillrememberthedayswhenweworkedtogether.…  相似文献   

9.
-ly 这个词有两个用途:一是用作副词的标志;一是用作形容词的标志。本文就其用法中的特殊情况做些探讨。-ly 用得较多的是作为副词的标志,它加在大多数形容词和分词的后面作副词使用。拼法一般较规则:将-ly 直接加于形容词或分词的后面即  相似文献   

10.
副词一般在句中作状语 ,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介词短语、从句或整个句子。然而 ,有些副词还可以在句子中作状语以外的其他成分。一、作表语A 有些表示位置的副词可以在句中作表语 ,用来说明主语的状态或特征。例如 :1.Hisbedroomisjustabove .他的卧室就在上面。2 .Theyaredownstairsandweareupstairs .他们在楼下 ,我们在楼上。B 有些表示动作方向的副词可以用作表语 ,具有动词意义。这些副词主要有 :in ,out ,on ,up ,off,down等。例如 :1.I’moff…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的副词,历来划分较宽,基本上把在句中充当状语的词视为副词。一些文言虚词著作收集副词达350多个;《论语》的副词也有75个。这种做法没有从现代语法系统来考虑问题,因而混淆了副词和非副词的界限。副词表示行为或状态的各种特征,主要对谓语起修饰作用。谓语有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名词谓语等,副词对它们都可以修饰。副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但却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谓语。副词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谓语,它总是依附于谓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副词是谓语的重要标志。副词的含义大多比较具体,用法也比较灵活。大多作状语,…  相似文献   

12.
到目前为止,我们初中英语中已经学习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副词,其用法大多要求学生掌握。其中还有一些属同根词,很容易混淆,学生必须依据其用法之不同辨别运用。在此,将形容词、副词用法比较小结如下: 一、形容词、副词都起修饰作用,但其修饰的对象不同。形容词修饰名词、代词。作定语;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及副词,作状语。其次,形容词在句中位于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前面,而副词修饰动词时位于动词后面。修饰形容词或副词则一般置于被修饰词前面。例如: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副词“就”使用频率较高,意义很多,用法也比较复杂。但我们认为,现代汉语副词“就”有两个基本的意义:一是表“随即”;一是表“确定”。而其它众多义项都是与此有联系的。从共时的角度看,我们认为,一般所讲的副词“就”,实际上应看作是两个副词(这里把它们叫作“就”_1和“就”_2)。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比较”有副词、动词和介词三种用法,其中最常见的是副词用法。但是在动词和介词的用法上。词典和教材的解释和用例很多都不大能令人信服。该文从语法化的角度出发,考察“比较”的历时变化,认为其经历了“虚化一实化”的演变过程,“当代”汉语中的“比较”基本上失去了介词的意义,而成为一个弱动性的动词。  相似文献   

15.
谈As引的导状语从句李毅英语里的as是一个比较常见,用法繁多的词。它可以作副词、介词、连词;可以作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引导定语从句;可以引导状语从句、表语从句;可以引出宾语补语、主语补语;可以引出同位语、插入语;它构成了许多结构的重要部分.据统计,含有...  相似文献   

16.
"万万"在现代汉语中有数词和副词两种用法。"万万"最早表示确切的数,后语义扩展,用以表示含夸张意味的概数。受主观化影响,北宋时期"万万"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用法。由于主观性的增强,明朝时期"万万"又可用作语气副词。现代汉语时期,"万万"程度副词的用法消失,数词用法依旧,语气副词的用例大大增加。"万万"的发展和虚化是句法、语义、类推和主观化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否定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因为外国学生使用这些否定副词出错的例子有很多。本文对比分析否定副词"不"与"没(有)"的语义表达功能,比较"不"和"没"在用法上的区别,研究外国学生言语中常见否定副词应用问题,解析这两个否定副词的否定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8.
我在这里主要是谈一谈“曾、尝、既” 在初中、高中文言课文中的用法.这三个字在中学课文的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使用频率很高.“曾”有11个例句;“尝”有33个例句;“既”有48个例句.它们主要是作虚词使用,少部分作实词使用.绝大多数情况下作副词,特别是作时间副词,极少数情况下,做其它成份.作副词的用法一般都表示“已往”、“过去” 的意思,可译作“曾经”、“已经”.  相似文献   

19.
值得注意的含有NOT和NO的几个句型宕昌县一中郭明远1.can’t…too(或over)Youcan’tpraisethatcomradetoomuch.你怎样赞扬那位同志,也不会过分。这里can’t…too是“无论……也不会过分”,而不能理解成“不...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英语中,how的使用频率极高,它可以用作疑问副词、连接副词和感叹副词。是中考英语的考查热点之一。所以,掌握how的用法对于同学们学好英语具有重要意义。一、how用作疑问副词和连接副词,意为怎样,如何,用何方法(方式、手段)等。这时how有如下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