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李奕萱 《新闻窗》2011,(5):88-88
广播电台建立手机短信平台,与移动增值服务商合作开通短信息通道,听众向特定的号码发送手机短信息,而电台的主持人可以在短信平台上看到听众发送的短信,选择适合的内容在节目中播出。  相似文献   

2.
孟亭 《新闻实践》2013,(8):63-64
作为典型的“主持人型”媒体,广播媒体的品牌某种程度上是构架在节目品牌、主持人品牌之上的。电台名嘴成为广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任何一家强势电台都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脱口秀节目及极具影响力的主持人。那么。广播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何以征服万千听众?一家电台又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脱口秀主持人呢?  相似文献   

3.
广皤播音是电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记者在各类节目中面向听众直接进行传播的有声语言活动,是广播传播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环节.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播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电台与听众联系纽带的广播播音,便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如今,各媒体在相互竞争,广播能否在这个空间占有一席之地,能否留住听众的注意力,关键是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能否适应听众的需求。单单在广播这一领域,原有的广播听众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各广播专业频率纷纷设立,为各层次和爱好各异的听众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他们可以选择喜欢的电台,选择喜欢的节目,选择喜欢的主持人,从而使广播与广播之间,节目与节目之间也存在争夺听众的情况,这种状态下,在边疆民族地区,做有特色的节目,做富有浓郁民族文化的节目,可以成为广播选取的理想的对象性节目。  相似文献   

5.
杨亚雷 《河北广播》2006,(6):102-102,89
过去我们广播与听众交流的方式主要是信件往来,这项工作称之为通联。听众在收听完广播节目后通过书信的将收听的意见、建议反馈给电台,主持人收到信件后在节目中予以回复。1994年1月,邯郸人民广播电台开通了直播节目,采用主持人和直播节目方式,通过“热线电话”实现了听众直接参与,变你播我听的被动式为互动交流的主动性。近两年,邯郸电台又引进先进技术,新上了热线电话一号通、短信平台并借助互联网论坛,全力打造广播电台即时互动平台,实现了与听众的多渠道实时交流,为进一步提高节目质量吸引听众参与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越 《记者摇篮》2013,(1):33-34
广播新闻访谈节目是指以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难点、焦点或者令人关注的新闻事件为谈话主题,以传播者和受众之间通过电台的实时交流为传播形式,实现介绍新闻背景、分析新闻事件、预测发展趋势、反映公众意见等功能的专栏节目。这种类型节目一般由主持人、嘉宾和场外听众通过电话或短信,就一个特定主题进行咨询或讨论,它把人们之间的谈话、交流与沟通通过广播这个平台传递给大  相似文献   

7.
张跃 《声屏世界》2003,(11):34-34
主持人直播形式在一些地方电台的广泛运用,增强了广播的活力,消除了广播与听众的距离感,广播在听众心中不仅可敬而且可亲。但在听众欣喜地拨打热线参与节目时,广播剧却不知不觉地在许多电台销声匿迹了。笔者以为,作为深受听众喜爱的广播剧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应该是广播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该被一些地方台淡化。回顾广播文艺史,可以看到广播剧在传播真理、弘扬正义、普及科技、娱乐听众等诸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早期新华广播电台播出的《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到广播剧创作高峰期,中央台录制的《四渡赤水》《便衣警察》《普通…  相似文献   

8.
广播主持人节目是指在广播工作中,主持人参与采编等节目生产过程,并以个人身份,代表节目向听众传达节目信息,与听众直接或间接交流的开放性、综合性节目。主持人节目形式体现了大众传播交流、协商、互动的优势,密切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联系,深受听众欢迎并广泛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任汪澎 《新闻爱好者》2011,(12):116-116
广播主持人节目是指在广播工作中,主持人参与采编等节目生产过程,并以个人身份,代表节目向听众传达节目信息,与听众直接或间接交流的开放性、综合性节目。主持人节目形式体现了大众传播交流、协商、互动的优势,密切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联系,深受听众欢迎并广泛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延安 《中国广播》2012,(7):17-20
本文主要分析了广播主持人与听众交流的微博平台与短信平台相比呈现的六大特点:可以使主持人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事件信息,及时获知重大新闻线索;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以转播(发)和评论的空间样态存在,便于主持人的使用;传输形态更加多样化,有利于广播的声音表现和主持人对信息的掌握;将过去一对一的传播模式上升为一对多的模式,便于节目的推广;具有更丰富的交流渠道,有助于密切主持人与听众的关系;更便于主持人找寻不同领域中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领袖,并将其发展为采访对象,丰富节目内容。  相似文献   

11.
左宁 《中国广播》2013,(4):81-8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广播听众参与节目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从最初的听众来信、热线电话,到短信平台、QQ互动,进而发展到现在的微博、微电台、微信参与。参与载体和平台的不同,决定了其各有利弊长短。交通广播有其特定的听众群,听众参与也有特殊的要求和限制。作者对广播听众的参与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全媒体时代,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开发适合交通广播听众的参与方式,才能有效地调动听众的参与积极性,丰富节目内容,使广播节目更动听、更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佟红 《河北广播》2008,(3):37-40
世界上最早的主持人起源于美国。我国最早在1981年的对台广播“空中之友”栏目设主持人,1993年,我国的各电台开始涌现出大量的节目主持人,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的广播主持人年”。广播主持人的出现使广播节目令人刮目相看,广播节目变得更亲切、更贴近听众了,也使广播的互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社区广播不仅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更能为广播媒体在城区培养更多的听众群。社区广播具有服务范围明确、易于细分听众群体、易于吸引听众参与等优势,城市电台发展社区广播,其可以利用和发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北京电台积极探索社区广播发展路径,在栏目设置、节目编排、品牌推广等方面做了诸多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研究社区广播对城市电台发展的重大意义,实施社区广播的发展战略,是城市广播人目前和将来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王春妍 《视听纵横》2006,(2):105-106
“谈话”这一概念被引入广播,迅速改变了广播单向传播的劣势,也改变了广播媒体的生存状况。由于照顾了听众的收听及参与心理,拉近了广播与听众的距离,主持人自然、真挚的话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节目内容,有效地调动了听众参与节目的热情:接连不断的电话打进电台直  相似文献   

15.
《听众之声》节目是鄞州电台一档对农热线电话直播节目。每天早间7:30开始,长度半小时。听众在节目中发布转让和求购信息,或获取信息和某种帮助。热线在广播节目中开通,变间接传播为直接传播,听众从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听众与主持人的对话直接成为节目的内容。听众参与带有很大随意性和即兴性,节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主持人话筒前的表现与听众交流的现场发挥。  相似文献   

16.
广播主持人节目由于符合现代广播发展规律,发展提高很快,已成为电台的主要节目形式,并大大缩短了与听众的距离。由于收听的主动权掌握在听众手中,能否留住听众并真正形成一对一的交流,除了要看节目内容是否让听众感兴趣外,还要看主持人能否主宰交流并善于在交流中恰当地把握自己。这里,我仅谈些个人的肤浅认识。主持人情绪的把握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给主持人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虽然听众无法看到主持人,无法直接了解主持人的情绪,但声音就是广播的第一语言,声音本身就能反映对听众的服务态度。透过它,听众可以感知主持人的节…  相似文献   

17.
锦州电台经济广播推出的《商谈007》节目是一档全新的广播团购类节目,自开播以来凭借其及时性、贴近性、服务性的特色迅速掀起了收听广播的又一次热潮。节目通过对特定商品信息的发布,主持人与商家和听众的互动,搭建了一个新型的购销平台,它不仅迎合  相似文献   

18.
时下杭州的广播听众已经有十几个电台可供选择。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听觉的刺激是吸引听众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听众选择或更换电台,基本上是在听到节目的几秒钟内决定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如果节目缺少新颖的编排方式,特别是节目中的广告缺少精巧的编排,往往会成为听众换台的重要依据。电台广告与其它节目相比,更需要进行精心编排和包装。  相似文献   

19.
马立 《中国广播》2012,(6):13-14
社会化媒体时代已经到来,随之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阅读方式和内容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广播而言,新媒体能够延伸传播边界,让广播的声音传得更远、听众更多;变革节目形态,让广播互动性更强,参与度更高;丰富节目内容,让新媒体成为广播的CP(内容提供商)和信息源;提升品牌形象,让电台、让节目、让DJ(主持人)都成为明星。  相似文献   

20.
广播节目主持人话语权滥用问题,是当前一些电台尤其是非主要频率主持人直播节目经常出现的问题。主持人话语权滥用是对广播话语权的异化和庸俗化,不但损害了主持人自身形象,而且有损党和人民广播事业,其危害性不容低估,切不可等闲视之。主持人话语权滥用问题主要表现在:信口开河,将高雅的话题低俗化。由一对男女主持人共同主持的《某某点菜》,本是某电台为正在用餐的听众安排的午间娱乐栏目。在前不久的一次节目中,这对主持人突发奇想,在节目中开设虚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