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沈正元 《江苏教育》2014,(11):23-24
<正>"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学校规章制度的总和,体现着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品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是土壤,它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成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尤其推进新建学校的文化建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建设对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美国一位政治学家所说:“对于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一所学校,如果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就难以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就难以成为一所优质学校。如何将积极先进的学校文化渗透到师生员工的内心深处.  相似文献   

3.
“文化立校”、“文化化人”已经成为大家对学校发展提升的一种共识。对于一所新建学校来说。如何依托区域优势,突出自身特点,以学校文化建设统领学校发展,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一、明晰办学定位。规划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我们知道,支撑学校文化建设的动力是教育理念。新建学校文化建设,必须科学定位自己的核心价值,必须遵循认同的价值理念,必须厘清学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学校文化建设对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美国一位著名政治学家所说:“对于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一所学校,如果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就难以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就难以成为一所优质学校。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都以文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不管是历史悠久的学校,还是一所新建学校,都有她自身的文化。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重建。因为,课程改革实质上就是学校文化的变革。由此可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实现学校的价值理想和办学目标,生成和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莱芜市第二中学不仅注重发展“硬实力”.还通过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将精神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力求让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努力践行“把学校办成一所让师生终生难忘的学校”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邹进勇 《教育》2015,(1):56-57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展示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学校教育如何通过教育行为去影响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家庭及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而探索研究学校党建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怎样发挥引领作用,是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要办一所成功的学校,文化建设必不可少。学校的办学品位之所以存在差异,实质就是学校文化的差异。一所名校对曾经学习生活过的那些师生来说,对他们最具影响力、穿透力和辐射力的是学校文化。特别对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一生发展打基础的地方,学校可以成为他们一生中的“精神家园”,学校文化可以成为影响他们生命成长的“根”。所以,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学校一项长期的、深层次的、高品位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高度体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一所学校提高办学品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作风和行为准则的体现,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应把握三个定位即学校定位,确定学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层面及任务;规律定位,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办事;责任规律,将校长视为责任和前启者,还应形成办学理念。笔者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有一个“治校预期”是: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兴校,构建文明、有序、民主、进取,有利于教师、学生发展健康、和谐校园。同时,“学校文化”建设应更注重价值取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被学校成员认同和信守的价值理念、行动准则,其他分支文化的价值取向都应该与“学校文化”总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学校文化”总的价值取向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办学生存发展的思想主线。  相似文献   

11.
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实验学校是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国际化、精品化、个性化的公办外语特色学校。为达成此目标.学校树立了“中外文化融合、关爱师生成长”的办学理念.并着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力来凸显学校的外语特色。  相似文献   

12.
汪明 《中国教师》2009,(15):53-54
<正>随着人们对学校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日益加深,目前,"学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和谐与多样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学校变革、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一个主要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领域中,"文化"一词已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词语之一,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诉求。教师文化,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自觉形成的,被学校大多数教师认同和信守的职业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准则等。教师文化是  相似文献   

14.
赵建昌 《江苏教育》2014,(12):51-53
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已经得到广泛重视,绝大部分学校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角度,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虽然说还没有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觉悟的唤醒、意识的增强、措施的强化是非常明显的,并且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为社会群众和教育同行所赞许的“盆景式”学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量和质的角度区域性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就成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区域性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各领域中的不断渗透,对学校文化建设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多元性、交互性和辐射性等三个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16.
《教育科学论坛》2014,(7):I0005-I000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办学校办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文化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品位的重要平台.是学校的灵魂。每一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我校坚持“因材施教、文化育人”办学理念,用文化力引领,打造品牌.倾力建设书香校园,着力提升学校软实力。几年来。学校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构成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元件。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和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路径之一,而农村学校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品位的标志;文化是教育资源,是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成果的土壤;文化是学校的旗帜,文化建设是学校学习社会、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途径。”[1]时下,争创名校已成热潮,“名校工程”蔚然成风。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多年来,安徽省颍上县陈桥中心校以“塑专家学者型教师,育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为目标,发扬“精诚团结,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实现了“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良好化”的标准,办学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如此,该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起点,以创特色示范学校为目标,以提高育人品位为主线,不断规范学校管理,深挖教育资源潜力,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该校作为一个镇的教育排头兵,拥有全镇最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最为优秀的教学队伍,始终坚持以中心学校的教学示范作用推动全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发展的策略,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和教育科研等方面起着模范作用。如今,其已经发展成为安徽省颍上县一所颇具影响力的农村名校。本文试图考察其如何通过“校园体育文化为龙头,促进区域名校建设与发展”,为其他同类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登莱小学足一所具有152年历史的学校。帔址原为若名唐代建制的古刹——宝应寺。是区级举点文物保护单位。学校观有己己个教学班.拥有市、区、枝三级骨干教师己1人,各层面的优秀班主任、辅导员13人。学校确立了“以学习型学帔建设为抓手.以国学文化为核心”的发展方向.确定了“以国学文化奠基.打造高品质的学习型学校”的办学目标.追求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是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相似文献   

20.
当今,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向高端发展的重要任务和载体,如何围绕学校的特色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如何依托校本课程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是众多学校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特色文化的内涵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文化中充分体现学校个性与优势的核心文化。文化都有土壤,结合自己学校和区域实际形成的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