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辰辰今天吃完点心一点儿也不敢耽搁,匆匆来到建筑区。因为昨天他"发明"的建筑方法解决了高架桥不会转弯的难题。老师夸奖了他的方法,今天请他当工程师,把这种方法教给其他的小朋友……每天吃完点心后,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他们三五成群,呼朋唤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游戏活动。有的相约去"娃娃家",做出美  相似文献   

2.
一场纠纷     
叶楠是班上有名的“皮大王”,每天都有他的一些新闻一会儿听小朋友说“叶楠把积木撒在地上了”,一会儿又看见他把小伙伴给弄哭了。今天早上。我下决心找他谈话,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终于使他答应今天一定做个“乖孩子”。晨间活动、晨间谈话过去了,平安无事,看来叶楠今天倒真是说到做到了可没想到吃完点心后,  相似文献   

3.
在孩子们吃点心时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 :有的孩子很快吃完了 ,拣起桌上的点心屑扔来扔去 ,或讲话、打闹 ;有的孩子拖拖拉拉 ,要吃好长时间 ,泼豆浆、掉茶杯、掉点心的事经常发生……教师不但要“组织” ,要维护“秩序” ,还要打扫 ,忙得不亦乐乎。很长时间以来 ,我一直认为这是孩子们调皮、好动所致。学习新《纲要》后 ,我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 :我们组织的吃点心活动多以集体活动为主 ,幼儿不得不被动地、消极地等待老师、等待其他小朋友 ,所以才出现有的幼儿无所事事的情形。找出原因后 ,我们改进点心组织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这天,书架上放了新书,小朋友洗手时就拿好了一本,边吃点心边忍不住看。我轻轻走过去,温和地说:“吃完点心再看好吗?”不情愿地点点头,可眼睛就是不离开书。我顺手合掉了书,对他说,吃完了再定定心心地看。当下不吃了,脱口道:“你不像个老师。”我一愣,难道纠正幼儿的不足也有错吗?我又站在的立场上一想:他认为书是老师给小朋友看的,他想看就可以看,你不让他看就是你不对,考虑到的个性特点,我随即又拿出一本卡通新书,说:“这本书更好看,不过你要先吃完点心,咱俩一块儿看。”盯了我几秒钟,转过身大口吃完了点心,还乖乖…  相似文献   

5.
荣芹 《山东教育》2011,(7):84-84
幼儿园的午点时段,也是孩子们休息娱乐的时间,一般都由老师分发点心,孩子们安静吃完后就自由游戏。今天的点心是卡通饼干,我依惯例,一人一捧,小朋友们安静地吃着。于书翊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周子炫比我多了两个。”  相似文献   

6.
下午,保育员端来了热气腾腾的红枣发糕。小朋友都香喷喷、甜滋滋地吃了起来,唯有春森的眼睛黯然无神,望着点心没吃。他是身体不舒服了?还是……我轻轻地走过去,用手抚摸春森的脑门问:“怎么?心里难受吗?”他摇摇头。的确,我也没感觉他发烧:“那为什么不想吃点心?”他满面愁容地告诉我:“昨天晚上,我在家里饭吃得慢,爸爸用筷子打我了。我想,今天不吃点心,晚上回到家里肚子饿了,吃饭就能快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那么你不吃点心,待会儿就没劲做体育游戏了呀。”在我的劝慰下,他才勉强  相似文献   

7.
添鼻子     
今天上语文课时,老师组织我们做了个添鼻子的游戏。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漂亮的娃娃头,五官中只有鼻子没画,老师让我们蒙着眼睛上前为娃娃把鼻子添上。第一个上台的是班长侯李博文,老师用围巾把他的眼睛蒙好,拉着他转了几圈后,递给他一枝红粉笔。侯李博文用手在黑板上量了量,在黑板上画了个三角。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原来侯李博文把鼻子添到娃娃的两条眉毛间了!“美人痣!”“美人痣!”大家高叫着。后来,同学们有的把鼻子添到娃娃口中,有的添到下巴上,还有的把鼻子添到娃娃耳朵里了。教室里笑声不断。今天我们真高兴!添鼻子$湖北省襄樊市建…  相似文献   

8.
春天的雪     
今天早晨,老师把我们带到外面去观雪。我觉得雪娃娃真淘气。冬天,冬姑娘老远就喊他:“该干活了!”雪娃娃却说:“好困啊!喂,你是谁呀?干吗打扰别人睡觉?”春天到了,雪娃娃又被叫醒了,这回他就铺天盖地地飞下来了。地白了、树白了、花草白了、车窗也白了……一片白色的世界。雪娃  相似文献   

9.
娃娃家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每天很多幼儿出入其间,异常热闹。这时,我在思考:怎样利用游戏情境,让孩子主动积累初步的文明礼仪和社会生活常识呢?在游戏后的分享交流中,我拿出一份“请柬”故意为难地说:“今天有一件事情我没有做好。这是一张马戏团的入场券,马戏团邀请娃娃家的小朋友去看演出,可是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请柬交到娃娃家……”“像邮递员叔叔一样送到家里去。”“你在门口喊一声,他们就能听见!”“你推开门进去就行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贡献着智慧。“行,下次邮递员可以自己打开娃娃家的门进去……”听到我的“肯定”,有的孩子急…  相似文献   

10.
吃完点心后要孩子们喝水很费劲,每次都要我们催好几次。今天我略施小计,收到奇效。具体方法是:将点心分成两组,先让孩子们吃第一组,然后告诉小朋友们,谁想吃第二组点心,必须喝完一杯水以后再来拿。这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去接水喝,就连平时不爱喝水的“小捣蛋”们也喝得特别快。趁此机  相似文献   

11.
齐琦 《学前教育》2005,(5):16-16
下午的区域活动开始不久,馨馨就跑来告诉我,熠熠和朗朗这两个调皮鬼“失业”了。我询问他们“失业”的原因,舫舫说,因为他们上班时不好好工作,老是和别人吵架,而且今天当搬运工时故意弄坏了娃娃家的门,所以只好开除他们。瞧!这些小家伙工作多么认真呀!可是,熠熠和朗朗失去了工作就无所事事了。他们在活动室里东游两逛,不是到娃娃家把东西吃完,就是去建筑区捣蛋,而且一次次地去银行领钱,把银行里的钱都领光了,弄得小朋友们纷纷告状。  相似文献   

12.
佚名 《学前教育》2006,(3):34-34
晚饭后,小朋友陆续被家长接走了,教室里只剩下我和辰辰,看到玩具柜旁边散落了一些玩具,我请辰辰帮我一起收拾,并顺口夸奖了他,想不到,辰辰却向我伸出了手,要“小贴贴”作为奖励。我委婉地说:“现在我这儿没有‘小贴贴’,我给你讲个故事作为奖励,好吗?”一听这话,辰辰不高兴了。正巧妈妈来接辰辰,他哭着对妈妈说了事情的经过,辰辰妈妈连忙安慰孩子:“没关系,妈妈知道你今天表现不错,一会儿给你买喜欢的恐龙书。”辰辰听后马上破涕为笑了。原来,为了鼓励辰辰在幼儿园有好的表现,每当他得到“小贴贴”,妈妈都要奖励他一件礼物。  相似文献   

13.
在我教中班的时候,有一天上课前,我发现黑板上面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苹果。糟糕,是用油画棒画上去的。我正想找出这个作者狠狠地批评他,转念一想,还是让孩子亲自感受他给我带来的不便吧!于是,我转过身来擦黑板,一下,两下,三下……这时,小朋友议论起来,有的说擦不掉,有的说用力才擦得掉。听到了不同意见,我就说:“还是请几个力气大的小朋友来帮帮我吧。”结果,用力也不行,这个苹果擦不掉。为什么呢?有的孩子猜测说粉笔画的能擦掉,油画棒画的擦不掉。这时,马上有人揭发,说那苹果是辰辰画的。辰辰红着脸,低着头,一声不吭。我首先肯定了小朋友的回答:“对,黑板上的苹果是油画棒画的。”接着,我找来了红色的粉笔和油画棒,让孩子们触摸。油画棒摸起来有油  相似文献   

14.
不知不觉中,儿子辰辰已经上幼儿园了。回想起他从出生到现在的种种,辛苦而甜蜜……记忆犹新的,是孩子分享习惯的养成。被拒绝的“分享”。辰辰3岁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分享意识。一次,他拿着自己最喜欢吃的一颗巧克力糖欢快地跑到奶奶身边,急切地说:“奶奶,这个给你吃。”奶奶抱了抱他说:“真乖,这可是你最喜欢吃的糖哦!奶奶不吃,你留着自己吃。”  相似文献   

15.
午睡起床以后,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吃完了点心和水果,就要进入学习活动了。“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把小椅子搬到桌子旁边,然后坐好。”孩子们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有的用一只手拉着椅子在地板上走,有的骑在椅子上蹦着走……教室里不时发出椅子与椅子之间,椅子同地板之间的撞击声。“哎呀,真可怜啊!”我满脸疼惜的样子。顿时,小朋友们投来了好奇的目光。“老师,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我说:“刚才小椅子对我说,它有时候被人摔,有时候又要被人踢,还被人拖着走,现在身上被小朋友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满身都是伤痕,快要疼死了。”“啊?小椅子也会疼…  相似文献   

16.
每天吃完点心后,孩子们只顾着叽叽喳喳地说话,根本想不到要注意教师的信号以进行下一个活动。今天与往常一样,我拍了三下响亮的节奏后,活动室里才安静下来。“小朋友,你们喜欢活动室里安安静静还是闹哄哄?”我问。很多孩子异口同声地说:“安安静静。”“喜欢活动室里安安静静的小朋友举手。”一下子许多小手都举得高高的,我注意到有一个小朋友没举手,那是哲哲。“喜欢活动里闹哄哄的小朋友举手。”只见哲哲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哲哲,你来说说你和大家不同的想法。”他犹豫了一下,见我和颜悦色地望着他,一向沉默寡言的他说了心里话:“我觉得…  相似文献   

17.
将计就计     
吃点心时,小朋友们拿着动物饼干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而在吃的人却很少。我就将计就计说:“谁先吃完饼干,老师就请谁告诉大家,吃的是什么动物饼干。”这下小朋友们都赶紧吃起来。王宇飞小朋友第一个吃完,他说:“我吃了一头大象和两匹马。”我打趣道:“哟,你的肚子能装得下一头大象和两匹马吗?”他赶忙笑着更正:“我吃了一块大象饼干和两块马饼干。”短短的十几分钟,全班每个幼儿都发了言。将计就计,满足了小朋友们“想说话”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陈腊珍 《早期教育》2003,(12):27-27
案例1:某幼儿园中班。游戏收拾完毕,小朋友与老师各就各位。老师说:“我来请小朋友说一说今天你玩了什么?”A幼儿说:“今天我去了娃娃家。”B幼儿说:“今天我在图书角。”C幼儿说:“今天我在表演区。”……老师:“你们怎么玩的?玩得怎样?”D幼儿说:“我们大家一起搭了个大桥,玩得很开心。”E幼儿说:“我和××、××一起跳舞,玩得很高兴。”教师略总结:“今天大家玩得都很开心,但如果×××、××能遵守规则就更好了。” 案例2:某幼儿园小班。游戏结束,老师说:“今天我们都玩了哪些游戏……”“哦,娃娃家的妈妈应该……爸爸应该……下次记好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是要分工的……”  相似文献   

19.
案例1学做“真人”徐欣“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贯奉行的人生准则。陶先生把德育与“教人做人”的整个教育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要建筑人格长城”,“要学习人生之道”。他还深刻论述了“为人须为真人,毋为假人”的人生真谛。思陶学陶活动能否在幼儿园开展起来?如何学?怎样做?怎样让孩子知道陶爷爷……教师们议论纷纷。有的说:“陶先生的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对我们来讲距离太远,难度太大。”有的说:“学一学,了解了解可以,真正去做未免太难。”还有的说:“对幼儿园的娃娃谈什  相似文献   

20.
辰辰的爸爸妈妈离婚了,辰辰随妈妈。妈妈再婚后,原本活泼开朗的辰辰变得沉默寡言了,整日愁眉苦脸。 可是一天早晨,辰辰一反常态,刚进教室就兴奋地告诉我今天是他生日。我一听,便高兴地搂过辰辰对小朋友们说:“让我们一起祝辰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