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技术在中小学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是,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定位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教育技术的目的、系统论、翻译学和教学等4个角度分析了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定位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定位目标,阐述了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技术在中小学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是,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定位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教育技术的目的、系统论、翻译学和教学等4个角度分析了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定位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定位目标.阐述了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与教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了创新教育的涵义、特征以及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特点。从而得出创新教育和教育技术理论上都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实践中教育技术上都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实践中教育技术能够使创新教育思想得到体现。在教育技术的实践中要以创新教育的思想来作指导。并且在此思想指导下就如何找准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的着力点发现了见解。  相似文献   

4.
教育技术的多元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对教育技术概念界定的困难 ,主要源于教育技术本身的多元性特征。教育技术的多元性表现为“技术”的多义性 ,教育技术的层次性 ,教育技术的学科多缘性 ,教育技术服务对象的多样性和从业人员的多源性。文章首先讨论教育技术多元性表现的几个方面 ,重点论述了技术的多元性 ,然后基于多元观念 ,提出了对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概念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教育依托多种通讯技术媒介,包括书面文字、印刷图书、互联网,乃至日益先进的人工智能语言辅助技术。这一趋势凸显了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然而,现有教育理论对技术在教学中的独特角色及其深远影响的探讨仍不充分。本文深入剖析了教育、理论与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阐释了对话式教育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哲学内涵,分析了当前主流的教育技术理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对话式教育技术理论,旨在为教育技术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由此理论框架衍生的设计原则,强调在多维空间与时间序列中利用教育技术支持、拓宽和深化教学对话,重视技术在促进教学互联互通和提高学习参与度方面的关键作用。文章辩证地提出,利用技术开展对话式教学,不仅是应对当前教育挑战的有效策略,更是应对世界环境变迁和人工智能时代挑战的根本路径。以对话式教育技术理论为基础的教育革新,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赋予学生迎接并塑造未来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育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必要条件 ,也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 ,对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现代教育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 ,它泛指教育中的技术 ,是进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 ,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教育现代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出发 ,分析了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 ,阐明了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 ,揭示了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现代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教育技术领域内传媒素养教育研究现状为起点,探讨了教育技术在传媒素养教育中的历史定位与本质定位,指出了二者在历史发展上的重叠性和技术本质上的一致性,提出了教育技术在传媒素养教育实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教育技术学最深层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因为这决定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技术观和教育观,并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技术观。文章剖析了当前我国教育技术观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及其思想理论根源,指出: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迅速扩展,传统电教插上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从教育的辅助地位上升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强有力的杠杆,并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电教的内容、形式、功能、价值。在这样的历史变革面前,我国电教工作者迫切需要在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建设中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只有运用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指导,才能从千变万化的教育技术景观和五花八门的教育技术理论中,深刻、科学地把握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演变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承担起教育技术专业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9.
陈晓珊  戚万学 《教育研究》2021,42(10):45-61
技术正在重塑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重塑教育体系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选择.技术的教育应用的逻辑不是由技术工具决定的,而是由技术背后的原理决定的.技术推动的教育变革本质上是教育技术的变革,技术重塑教育本质上是技术重塑了"进行教育的技术".支撑教育技术发展的核心基础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教育现象的发现、捕捉和利用是技术重塑教育的逻辑起点.单一的技术要具备重塑教育的力量需要经过一个组合进化的过程,由单数技术、单体技术走向复数技术、组合技术,形成"域".教育的重塑本质上是"域"的更替,是新域取代旧域的重新域定、重新定义教育的过程.教育会随着技术的进化出现结构的变化,改变教育方法、过程和组织形式等整套安排,重构教育系统结构.教育变革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教育技术的变革;在教育被技术重塑的过程中,技术将逐步代替我们对教育的观察和思考,演变为教育变革的阻力,教育技术的革新并不必然等同于教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产生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并且探讨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质量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揭示了技术、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本质属性,从而论证了现代教育技术是整体优化教育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教育技术”的形成过程,并对“教育技术”的定义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教育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的比较,指出了“教育技术”这一名称在我国教育领域统一规范使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中 ,出现了无限推崇技术的势头 ,一大批研究者和实践者漠视教育与技术的辩证关系 ,无形中形成了“技术至上主义” ,影响了教育技术的整体健康发展。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技术与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 ,积极而有效地开发利用技术本身潜在的教育价值 ,形成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技术至上”思潮的“教育工程”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教育技术学最深层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因为这决定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技术观和教育观,并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技术观。文章剖析了当前我国教育技术观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及其思想理论根源,指出: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迅速扩展,传统电教插上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从教育的辅助地位上升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强有力的杠杆,并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电教的内容、形式、功能、价值。在这样的历史变革面前,我国电教工作者迫切需要在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建设中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只有运用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指导,才能从千变万化的教育技术景观和五花八门的教育技术理论中,深刻、科学地把握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演变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承担起教育技术专业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5.
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传统教育技术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为推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行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创造了客观条件。本文通过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和内容,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新教育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面向教育信息化趋势,教育技术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学术动态和“春秋战国”式的领域之争。基于教育信息化进程和新课程标准的挑战,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受到普遍重视。探讨了基于信息化进程的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阐述了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尝试及其理论依据。最后提出了基于课题研究而提出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方向,以及面向基础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专业化方向和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以教育技术领域内传媒素养教育研究现状为起点,探讨了教育技术在传媒素养教育中的历史定位与本质定位,指出了二者在历史发展上的重叠性和技术本质上的一致性,提出了教育技术在传媒素养教育实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揭示了技术、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本质属性,从而论证了现代教育技术是整体优化教育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克鲁普斯卡娅是苏联初期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奠基者,她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学研究中,形成了完整、广泛且宏大的多主体教育思想体系.她着眼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在把握苏联初期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共产主义教育思想作出了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的发展.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是克鲁普斯卡娅共产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深入探讨了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历史沿革、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中的开展以及《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一书中的教劳结合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最终阐明了克鲁普斯卡娅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具体内涵,厘清了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与共产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既离不开教育技术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政府对教育技术事业的整体推进和教育技术产业的跟进,教育技术事业、教育技术学科和教育技术产业三方形成了螺旋型互动关系,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政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政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和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教育技术的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提高教育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我国完整的教育技术生态产业链,从而实现教育技术事业、教育技术学科与教育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