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说来,名言警句的引用反映出一个人阅读量的多寡。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警句,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有了文化气息,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可以说,名言、警句在议论文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金霞 《语文知识》2014,(10):78-80
名言警句,言简意赅,内蕴丰厚,发人深思,给人启迪。广大学生对名言警句不仅要做到“积累之功,存于一本”,而且要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为了提升广大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灵活引用名言警句的能力,现对2014年高考骄子灵活引用、“给力”观点的六种技法作一简介。一、引发观点以引用的名言警句作为“引子”,自然而机智地引出或生发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写议论文少不了引用材料。引用材料恰当,文章就可能写得好;引用材料片面,文章就会写偏;引用材料错了,文章就会写错。因此,如何引用材料是写议论文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谈谈引用材料的几种方法。一、完全引用法。如果材料的内容单一,篇幅简短,或者是一段名言警句,一首小诗,一则短文,材料本身就只有三言两  相似文献   

4.
引证法是引用经典性言论、科学上的公理和定理、生活中的常理等作为理论根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运用引证法,既要注意选用恰切的理论根据,又要注意对理论根据分析论证,使论点与论据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既“引”且“证”。许多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对引证法的运用是不够自觉的。他们往往只是满足于引用几句名言、警句,并不注意对这些名言警句加以分析,揭  相似文献   

5.
论证方法是连接议论文的观点与材料的桥梁,在议论文中作用重大。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喻证法、引申法,现分别阐述如下。一、能分析评价例证法。例证法即列举出典型的事例并进行分析,来证明论点。所举事例必须能为中心服务,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如,邓小平同志《讲讲实事求是》一文,列举了毛泽东大量实事求是的事实,有力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二、能分析评价引证法。引证法即在议论时引用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所引名言警句当然要有权威性,并要  相似文献   

6.
桑进林 《高中生》2012,(30):8-9
引证法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适时引用公理、名言警句、历史文献、谚语、成语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引证法的好处是丰富论证的内容,增强论证的权威性,对论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考生在议论文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引证法,可以为文章增添文采,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观点  相似文献   

7.
<正>名言警句,内蕴丰厚,言简意赅,给人启迪,发人深思。在议论文写作中,引用名言警句,能够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与说服力,使文章的观点更加令人信服。一、引发观点即以名言为"引子",提出话题,自然巧妙地引出自己的观点。如,优秀作文《柔也人生,刚也人生》的开头:"古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也就是说,我们要辨清所面对的形势,该勇敢、坚强之时便似山般不屈、不折,该柔软、温和之时便似水般不兴、不惊。"作者开篇引用古语,避免了凭空立论,使文章开篇就彰显出一种理趣。  相似文献   

8.
张淑梅 《高中生》2013,(18):12-13
写作时巧妙地引用,把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乃至蕴含其中的情感、旋律"嫁接"到作文中,使其成为文章的"亮点",可以使文章深刻鲜活起来。这样的"嫁接"可以引用名言警句、歌词、现代诗歌等,"手术"小,效果好。引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前人的体验、总结,精辟并蕴含深刻的哲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作文中巧引名言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常喜欢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来激励自己,或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殊不知,有一些名言警句是被人们用"歪"了,以至于产生了一些"副作用"。我们不妨从中找出几句  相似文献   

1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写作时巧妙地引用,把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乃至蕴藏在文句中的情感、旋律。"移植"到作文中,成为文章亮点,会使文章深刻、鲜活起来。这样的"移植"可以是引用歌曲、名言警句、现代诗歌、古诗文、广告语等等。下面仅从名言警句和歌词的引用上举例,谈谈在作文中如何妙用"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1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写作时巧妙地引用,把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乃至蕴藏在文句中的情感、旋律,"移植"到作文中,成为文章亮点,会使文章深刻、鲜活起来.这样的"移植"可以是引用歌曲、名言警句、现代诗歌、古诗文、广告语等等.下面仅从名言警句和歌词的引用上举例,谈谈在作文中如何妙用"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12.
<正>《文赋》中有言:"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说,在关键、紧要处用上一句或几句精辟的话,就会成为一篇文章的警句。作文中,如果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精辟的话,也可以借用名言警句来实现这一目的。一、题目引用用名言警句做题目,可使题目更醒目,更有吸引力。如,《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敢问路在何方》《路曼曼其修远兮》《横看成岭侧成峰》等题目直接引用了歌词和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句子,读来感觉十分亲切,又有  相似文献   

13.
在话语中插入熟语或名言警句,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引用从源头来说,是一种口传文化。引用语是一种权力话语,引用语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14.
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警句,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点,有了文化气息,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话题作文写作时并非不要文体,而是必须转换成具体的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这已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据笔者了解,写作水平一般的考生普遍感到写成议论文容易入手,可由于平时疏于积累,以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教材本身就有取之不尽的材料: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事迹……问题的关键在于如  相似文献   

16.
一、引用名言,激发兴趣即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师说》一文,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在从师求学上有个成语叫‘能者为师’:还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我们今天学习的《师说》一文,作者就引用了这句名言。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主张‘能者为师’呢?作者引用孔子名言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唐宋八大家之首的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韩愈的《师说》,希望大家能在文中寻找到答案。”教师不是一上课就和盘托出,而应该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相机分步揭示。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来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  相似文献   

17.
小灵信箱     
小灵:我平时喜爱看名人著作,也摘录了许多名言警句,平时说话我说得头头是道,用的名言警句也多,可是一到作文时,我就不能写出有条有理的议论文。老师说过:“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先学会说话,平时就要多说,训练自己的口才。”我已照做了,可并没  相似文献   

18.
<正>《文赋》中有言:"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说,在关键、紧要处用上一句或几句精辟的话,就会成为一篇文章的警句。这里所说的精辟的话可以是名言警句素材,也可以是古诗词,还可以是典故、谚语、俗语等。那么在高考写作中如何运用这些名言警句素材,最终达到立"片言"而成一篇之"警策"呢?【技法指津】一、居于题目用名言警句做题目,可使题目更醒目,引人入胜。(一)直接引用。如:《有一种爱叫放手》(2014年课标卷),《敢问路  相似文献   

19.
<正>议论文是用来表达作者学识见解的,就人论事、就事论事、缘理说事、因事论理等等都是议论文写作的常见形式。但在真实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为了写满800字这类"议论性文章",绝大多数还是使出了两种"绝招",一是拼命举例:周国平如何,汪国真如何,王国维如何;二是大量引用名人警句:林徽因如是说,林清玄如是说,林语堂如是说,林林总总。名人热,名言热,那些大师们的故事在高考中一时大热,只有故事没有说理,只有他们,没有"我",  相似文献   

20.
<正>引证法,是在议论文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古今诗文等作为论据,以此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但在中学生的议论文中,常常会发现各种问题:或只引不析,或引而不证,或引得滥而不精、少而不准,等等,使议论文成为"观点加引语"的简单拼凑,无法达到证明论点的效果。那么,作为道理论证的重要方法,怎样才能让引证法的说服力更强呢?一、准确引用,以引相连议论文中的引用要做到准而精,所引内容应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此外,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