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記得有人这样說过:观点是文章的骨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这譬喻很有道理。一篇文章,即使观点很正确,如果材料貧乏,也不能算是好文章。可見每个从事写作的人,都应該花一些时間来积累素材。有些同志說,我們在生活上、工作上、学习上常会碰到許多現象,許多見聞,只要我們随手記下来,将来就可以成为自己可以利用的材料了。但是,我們每天接触到的事物多得很,不加区別地随手記下来,实在沒有必要。“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必須知所取舍,懂得放弃哪些,选取哪些,才可以使我們的“庫存”不致杂乱无章,有如一盘理不清的流水賬。  相似文献   

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广东《韶关日报》刊登的《刘治中为国家创汇20万》这条消息之所以受到新华社的“厚爱”,向全国播发,就因为小山有“仙”。消息连标点只有311字,在写作上也没有出奇之处,但内涵丰富、深刻,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它宣扬了农村个体户的先进典型;用事实说明了国家的政策是富民政策;向一些“亏损企业”提出了问题,用个体  相似文献   

3.
我采写的消息《小车司机“解放”啦》,在获得“厦华杯”全国副省级党报好新闻一等奖及厦门市好新闻一等奖之后,又被评为2000年度福建省好新闻一等奖。这篇560字的消息是2000年从一个会议中“捡”来的。回顾这条消息的采写过程,我感受到,文山会海虽然枯燥,但众多的文件和会议中确实蕴涵着有用的信息和新闻线索,只要我们多加留心,跳出“会议”抓新闻,就一定能在文山中淘到“真金”,在会海中逮到“活鱼”。身为党报记者,从事新闻工作8年,似乎与党政会议报道结上了不解之缘。采写这条消息时,我刚从家乡闽西北的一家党报调到厦门日报半年左右时间…  相似文献   

4.
有那么一些成语彼此之间只有一字之差.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所差的字意思相同或相近,属于异形成语,即一条成语的两种不同书写形式,使用哪种形式都可以.例如“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百口莫辩”和“百喙莫辩”,“没齿不忘”和“没齿难忘”,“目不暇接”和“目不暇给”.一种是所差的字意思不同甚至相反,从而形成了两条不同的成语,成语意义的差别就在所差的那个字上.有差别的字多数情况是在两条成语的相应位置上(有时这个不同的字还是同音字);也有时有差别的字不在相应的位置上.这种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很容易被人混为一谈,造成误用,使用者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揭晓的2004年度河南省好新闻评选中,濮阳日报选送的一条不到600字的消息《“台湾张廖简全国总会”去掉“全国”二字》,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消息类一等奖。作为这条消息的作者,回想采写过程,我体会到,没有政治家办报思想的指导,没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就不会有这  相似文献   

6.
地方报紙除了刊登地方新聞以外,还要登載国內外新聞。对于后者我們統称为时事。时事稿件数量多,編輯常常感到处理困难,这个消息也想登,那个消息也想登,而时事版的篇幅又有限。怎样在有限的版面上,把时事稿件編好,这是地方报紙时事編輯很关心的一个問題。 許多时事新聞,原稿往往在千字以上,如果都原文照登,版面上就会只有几条新聞,而大部分稿件沒有見报的机会。新聞过长,工人、农民一般是有意見  相似文献   

7.
一、报道案情要客观全面,防止题文不符2011年12月15日新京报的两条法警新闻,因为题文不符而引起笔者的注意,即A12版消息《怕孙辈被虐待老翁砍亲戚》和A20版的消息《涉案巨款被盗村官不敢报案》.第一条消息报道的是一起关涉两条命案的刑事案件,而标题根本无法让人感觉到案件的重大.文中描述69岁的杀人犯王奇“持尖刀刺扎”自己的堂叔侄和侄媳致死,但是标题却是“砍亲戚”,这个“砍”字描述的动作与“扎”字显然不同,如此简单的用词出现差错,很不应该.几年前该报报道通州一起杀人案时,也是把“扎”人致死,在标题上描述为“砍”人.看来,“砍”字和“扎”字的涵义,需要特别向版面编辑指出这种惯性的理解错误.  相似文献   

8.
近日,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所李大钊年谱编写组在搜集整理有关李大钊同志的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方面的资料时,从北京《晨报》上发现一九二二年二月十四日第三版上刊登的一条新闻,其中报道了“北大新闻记者同志会成立,徐宝璜、胡适、李大钊均到会讲演”。消息只有二百五十个字,三位教授的演说词依次附在后面,占去了近半个版的篇幅。徐宝璜的演说很简短,五百多字,  相似文献   

9.
最近看到一条有关泰国的消息,文中提到一个名叫“参猜”的人。或许是我缺乏关于泰国人名译音常识之故,“参猜”这两个字虽然认识,我却不敢冒然作读。原因很简单,这个“参”字,大概有四个读音,即一作 can,用于  相似文献   

10.
陈云同志曾经对《人民日报》的记者说:“文章越长,看的人越少;越短,看的人越多。应当多写点‘豆腐块,文章。”然而。有些通讯员觉得文章短了无份量,“豆腐块”有失“笔杆子”的风度。果真如此吗?从历次“全国好新闻”获奖的作品来看,最长的不过1500字,最短的只有95字,大多数都在5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11.
最近看到一条有关泰国的消息,文中提到一个名叫“参猜”的人。或许是我缺乏关于泰国人名译音常识之故,“参猜”这两个字虽然认识,我却不敢冒然作读。原因很简单,这个“参”字,大概有四个读音,即一作c(?)n,用于“参加”、“参观”等;二作c(?)n,如“参差”;三作sh(?)n,如,“人参”、“党参”;四作s(?)n,即大写“壹贰叁”的“三”字。至于“参猜”这个人名中的“参”字,在泰语的发音中到底属于何者,译者可能是很清楚的,但大多数读者并不懂泰语,恐怕就得“各读各的调”了。这在熟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2月29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新闻,颇为引人注意。兹将这一条消息引述如下: 美国目前有一张颇为流行的“快餐式”报纸,这张报纸的特点是消息报道简明扼要,三言两语道出读者最关心的事情,最长的消息不超过300字,有的只有标题和副题。这种报纸适应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 这条消息给了我们以什么启示呢?它告诉人们:新闻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必须向“短些,短些,再短  相似文献   

13.
在第六届福建省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的8篇消息,有5篇在710字以内,最短的只有228个字;获得一等奖的8篇通讯,有3篇在700字以内;获得一等奖的3篇言论稿均在1000字左右。这次评选,对倡“短文”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去年4月,新闻出版报刊发的消息《福建新闻奖拒绝长文》,是该省上届新闻奖评选后3位年轻评委合写的,他们又都是地市党报的总编辑。这一消息既可视为他们向省内外新闻界发出“拒绝长文”的呼吁,也表明福建新闻界对“兴短文,刹长风”形成了共识。所以今年这届新闻奖评选送评稿中,再没有超过3…  相似文献   

14.
“作”字读ZUOE时与“做”字同音,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字。使用时可依据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15.
一张铅印四开四版日报,登的全是些“火柴盒”、“豆腐块”式的消息。连专访也是微型的,不越600字。言论更短,“信息论坛”只有百字多点,这便是江西《信息日报》。两年多来,全国有百多家报刊转载了她的消息2000多篇。一些省市的电视台、广播几乎二、三天就转发一次。该报有一支精干的队伍,连小车司机在内,全报社只有35人.在北京、上海、福建等地没有记者站,派有常驻记者。四个版面上,平均每版只有三个人.大量兵力都投入采访第一线。一条条独家新闻凝聚着的是他们辛勤的汗水。该报年轻人占70%,从1984年10月1日创刊到现在,记者的足迹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到自治区。记者走到哪里,朋友就交  相似文献   

16.
消息是新闻写作中的一道“主食”,如何做好“它”.颇有一定难度。长期以来,写消息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尤其是一些关于国家级的庆典、庆祝活动的消息报道,虽然庄重.但失文采。而去年10月1日新华社记者王蔚、李清华采写的《凝聚中华民族意志、祝愿祖国明天更好/天安门广场二十六万人观升旗》(以下简称门见升旗》)的消息,文字不长.约970字左右.但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此稿不但主题深刻.而H在写作手法上也很新颖。给我强烈的感受是:哦.原来消息也可这样写。细细品读《观升旗》这条消息.可以感到以下一些特色:导请江预。《观…  相似文献   

17.
说起新华社西藏分社原社长、北京分社副社长、现任中国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周鸿书教授,恐怕你还不一定了解.但是,只要你随便翻一翻各种新闻教科书和新闻理论书籍,就会发现,凡谈到“新闻敏感”这一问题时,大多会举这个例子:1978年11月15日,新华社播发了一则只有236字的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消息,新华社这条消息发在党中央正式为该事件平反前的16天.一下子震动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而这条消息的发现者和执笔人就是此文的主人公——周鸿书教授  相似文献   

18.
在某报举办的记者、通讯员培训班结业考试中,有一道题是给一条消息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评介文章。参加考试的同志,大多数人不知道怎样写。考试结果,在近50份考卷中,只有几份做得比较好,得了优,其余大多数是良好和及格。考试之后,有些同志问:什么是评介性稿件?为什么要写评介性  相似文献   

19.
消息,因其短小而更易被处于高节奏生活中的受众所接受。可如今,翻阅每天的报羝,消息寥若最星,而“海绵式”通讯充斥版面。就是参评“中国新闻奖”的消息作品也少于通讯,只有160篇,比通讯少35篇。在文字消息中,超过千字的占7%,最长者达2400字。一等奖尚空缺一名。就是入选的文字消息也不尽如人意。造成消息贫乏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与记者采写新闻时存在下面几种心理有关。一是认为新闻的长短等于“分量”轻重。不少记者以为消息短、分量轻,只有通讯才够分量。这是混淆了新闻篇幅长短与新闻价值量的关系。我们知道,文章长短只是形式,分量轻重则指内容。因此,价值大小并不取决于形式长短,而由内容的重要性、接近性和普遍兴趣性所决定。毛泽东《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仅190多字,却是反映重大事件的新闻典  相似文献   

20.
《宋稗类钞》中有一则欧阳修写文章的故事。钱惟演镇守洛阳时,因为缺少驿舍,下令修建一座“临轩馆”。竣工的时候,他命谢希深、尹师鲁和欧阳修三个文人,分别为“临轩馆”写一篇“记”。三个人分头去写,很快就写好了。谢希深的文章五百字,欧阳修的文章五百多字,尹师鲁的文字最短,只有三百八十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