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最近看到一条有关泰国的消息,文中提到一个名叫“参猜”的人。或许是我缺乏关于泰国人名译音常识之故,“参猜”这两个字虽然认识,我却不敢冒然作读。原因很简单,这个“参”字,大概有四个读音,即一作 can,用于  相似文献   

2.
小知识     
“予”与“预”“予”与“预”是两个常用字 ,均已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但是有些人写稿或编稿时 ,因分不清两个字的区别 ,常常出现以“予”代“预”的情况 ,如将“预先”、“预算”、“预支”写作“予先”、“予算”、“予支”。其实这两个字读音不同 ,含义也不同。“予”字有两种读法 ,读 yú时 ,作我解 ,即第一人称代词 ,是古代汉语常用字 ,如“予取予求”。读 yǔ时 ,作给解 ,如“予以”、“赋予”、“给予”、“赐予”、“授予”等。“预”字的读音为 yù,可解释为预先 ,如“预报”、“预备”、“预测”、“预告”、“预购”、“…  相似文献   

3.
“雨雪”、“老鼠”、“展览”、“演讲”——这几个词该怎么读?一般人都会很自然地把头一个字的声调读得像阳平。这就是普通话语流音变中“两个上声音节连读,前一个音节变读阳平”的规则。但是,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上声字碰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有的人会把词(或词组)中前面几个字都读成阳平。也有的人会把其中的某个字读成“半上”(上声的前半部分),哪种读法对呢?怎么读才好呢?一般人不注意这个,可广播电视播音员就应该讲究规范。我们知道,语言是以词作为最小基本单位的,  相似文献   

4.
《新华字典》是一部有权威性的字典,它集前人字书之大成,在字的音、形、义的注释上,是审慎、准确和精当的,但也有个别疏误处,现提两点如下: 1、关于“亢”字的写法——过去的字典、词典都写做“(?)”,而《新华字典》却写(印)做“冗”(?)”。按:“(?)”字下边应是“儿ér(?)”,不能是“几jī(?)”上边应是“宀mián (?)”,不能是“冖mí(?)”。“宀”俗称“宝盖”,甲骨文作“(?)”象形为屋子的意思,下边的“儿”为古“人”字。《说文解字》注解“(?)字时说:“散也,从‘宀’,人在屋下无田事也”。坐在屋子里不下  相似文献   

5.
上一文讲的“读功”,是从战术角度讲的,即如何读得实在、读得精微。接下来,想从战略角度讲讲“读功”,即:应该如何扩大阅读量,以及如何在更高层次上提高阅读的“质”? 一般人认为读书多就是“阅读量大”,殊不知这个“量”字很有讲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多”。一个人一连气看了一千本小说,粗看上去也称得上“阅读量大”了。但是,倘若他读的都是小说,也只能算是读了一  相似文献   

6.
劳申 《编辑学刊》2015,(2):38-41
问:"有朋目远方来,不亦乐乎"——句中的"乐"字读yue还是读le?答:读le。很多人读yue,这是一个流行性的错误。"乐"有三个常用的读音:读yue时是名词,义为音乐,如乐声大作、鼓乐齐鸣;读l e时是形容词,义为高兴,如乐不可支、乐而忘返;读yao时是动词,义为喜欢,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朋"字学界解释不一,但肯定是同道中人。有朋自远方来,一起切磋学问,不是很开心的事吗?"乐"字当然应该读  相似文献   

7.
北京日报“科技之星”专栏问世那天,我因病住院。我被第一篇特写和照片所吸引。从此,每天报纸一来,我就把专栏上发的特写和照片剪下来,贴在本子上,仔细阅读。专栏的文章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照片照得也很传神,留住了美好瞬间。我最喜欢读的是《第三者的魅力》,文章一开头就引人入胜,结尾也很有兴味。《属“天”的人》全文集中在“上天”二字上,分三个侧面展开,写得好。《泥腿子教授》紧紧围绕“两条腿”作文章,总之,绝大多数文章写得有特色。同时,专栏刊登的科技之星的面也很宽,“医”、食、住、行等方面一应俱全。标题是报纸的眼睛。专栏里,有不少标题作得好。如《远东神农》、《乐在光与电》、《捧出金秋》、  相似文献   

8.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注音版《论语》(2002年9月版),是专门给小孩子背诵用的,其中“曾”字的注音却有些问题。因为是给孩子读的,所以应该予以纠正。《论证·为政》:“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八佾》:“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以上二句中的“曾”,人民文学出版社《论语》均注为c啨ng,很可能是受成语“曾几何时”的影响。但实际上,这里的两个“曾”字都不应该读c啨ng,而应该读z叆ng。《汉字大词典·日部》“曾”收有以上两音,但在c啨ng音下有三个义项:①副词。尝;曾经。②深。③通“层”。而在z叆ng音下有9…  相似文献   

9.
亦杰 《今传媒》2006,(8):25
我爱看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记者王志、董倩、杨春、柴静等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赞同《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的评价:“新闻调查”的记者显现出职业化特征,这表现在对采访现场的控制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上。在提问的水平上,“新闻调查”的记者越来越表现出个性,这会让观众对他产生出信任。”《调查“新闻调查”》一书对“新闻调查”的记者们作了专门介绍。书中说,这个栏目对记者有特别要求:第一,质疑的精神;第二,平衡的意识;第三,平等的视角;第四,平静的心态。据我观察,“新闻调查”的记者们达到了这个要求。这方面是值得…  相似文献   

10.
翻开某省委机关报,读“本报讯”后面那一长串署名,心里很不舒服。一篇百字简讯,也是两三个署名,甚至4个或5个的也有。如2004年9月30日该报A1版《我省第四届花博会开幕》,一篇200字的新闻,就有4个署名;9月3日A1版一篇消息有两个记者,3个通讯员,共有5个作者,600字的新闻,作者署名加上身份就占了18个字,通讯员姓名是删姓取名。最近,我对该报10月19日C1版上发表的11篇“本报讯”的署名作了统计分析,署名1人的3条,占27.3%;署名2人的3条,占27.3%;署名3人以上的5条,占45.4%。一幅新闻照片署名3人,由1名记者和2名通讯员“抬着摄影”的?上述分析,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字丰富多彩,底蕴深厚。有的一字多义(如“材”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解,“作”字有七解),有的一义可用多词;有的不同字,同音不同义(如师傅的“傅”、付款的“付”),有的同字,不同音不同义(如快乐的“乐”,音乐的“乐”,作姓氏用的“乐”),诸多情况,不一而足。如不仔细领会辨析,很容易发生误用,甚至闹出笑话。现就日常阅读所见,列举一些经常发生的用词用字差错,作些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卷六《秦始皇本纪》:“攻魏垣、蒲阳。”《正义》:“垣,作‘(?)’。(?)音袁。括地志云:‘故垣城,汉县治,本魏王垣也,在绛州垣县西北二十里。……’”(228/2,此为中华书局1982年版页数行数,下同)吉案:黄本、凌本、殿本同,彭本上“(?)”字作“垣”,无下“(?)”字。张文虎《札记》:“案此宋人讳‘桓’,因并及‘垣’而缺笔,非《正义》有异文也。王、柯、凌所据宋本皆如此,仍其旧以见当时坊刻之谬。”张文虎言“(?)”乃“垣”之避讳字,不误。北宋钦宗名赵桓,据《淳熙重修文书式》,“垣”字亦在避讳之列(参陈垣《史讳举例》,页115,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故今所见百衲本《史记》所影印之南宋黄善夫本于“垣”字多有避讳  相似文献   

13.
看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这个题目,通常想到的是那些我们很熟悉的几个概念和比喻,写40多万字,能写些什么呢?我是带着这个疑问来读刚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力丹的新著《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的。但是,我很快就进入了马列思想的活的境界。通过这本书的分析,他们不再是需要仰头看的崇拜者,而是与时代和具体的生活经历融为一体的思想家或政治家。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世  相似文献   

14.
写下这个题目,又觉得有点刺眼,尤其是“树碑立传”四个字,“文革”十年中搞得很“臭”,全成了贬义词。想改,一时又想不出适当字眼,因此姑且留着;反正,我的意思是明确的,就是要敢于表彰编辑同志中的好人好事,要敢于为他们说话。——这个思想是最近读了陈祖芬同志的报告文学《当我们赞美玫瑰的时候……》(见《文汇》月刊1981年第6期)以后突现出来的。这篇报告文学,以极大的热忱,火般的感情记述和歌颂了一  相似文献   

15.
翻开一张报纸,读“本报讯”后面那一长串署名,心里很不是滋味。一篇百字简讯,二三个署名,最多的竟有四五个,再加上作的身份如本报记、特约记、实习生、特约通讯员、通讯员等头衔。洋洋大观一大串,如某报9月30日1版报道“某地第四届花博会开幕”的消息,全200字,就有4个署名;再如10月19日某报报道一个新设备用于选矿的新闻,全含标点符号仅300字也署4个作名;  相似文献   

16.
“作”字读ZUOE时与“做”字同音,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字。使用时可依据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17.
穆青走了。我很喜欢众多新闻媒体给这位德高望重的新闻大家冠以“一代名记者”的头衔,虽然他生前曾担任过中共中央委员、新华社社长。确实,穆青是以“一代名记者”立世的,毫无疑问,他的名字,仍会以“一代名记者”传世。有关报道的一个细节格外值得我们新闻同行重视、动容:“了解穆青的人都知道,他很少给人题词,实在推不过去的时候,他题的永远是四个字———勿忘人民。这四个字是他一生的座右铭”。勿忘人民。字字千钧。不仅做官的要牢记这四个字,做记者的,同样要记住这四字箴言。它应是我们的“四字经”。穆青同志正是这“四字经”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民俗学陆:张教授,来您家的路上,看到路边有家门旁倒贴着大红双“(?)”字。象这类婚礼习俗,以及端午吃粽子,或找到野山参后大喊一声“棒槌,你往哪里跑”之类,都属于民俗学研究的范围吧。那民俗学中的民俗概念,与我们日常语汇中的“风俗习惯”一词,是一回事吗?张:是的,你提到的几种风俗都是民俗学研究的题目。倒贴“(?)”字,意思是谐音“喜到了”,反映了人们的祈福心理。婚礼习俗在风俗学的分类上属人生仪礼范畴。至于长白山挖参人发现野人参后大喊一声,用短裤罩住,或用红线拴住的习俗,都反映了挖参人对大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崇敬,在他们心目中,人  相似文献   

19.
在编辑通讯员的来稿时,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一类句子:“我随手撸了撸额上的汗珠”;“他直起了腰,撸掉了脸上的汗水”。句中的“撸”字,读什么音?有何含义?照“秀才识字读半边”的办法,似乎可以读“鲁”。但要说出这个字的确切意思,就有些麻烦了。其实,这个“撸”字不仅普通字典里查不到,就是收字较多的《辞海》、《康熙字典》里也找不到。显然,这个“撸”字是通讯员生造出来的方言词。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作者。《光明日报》中年女记者樊云芳便是众多令人喜爱的作者之一。最近,有机会读了她的新闻作品选《我就是我》,这种认识又深了一层。(?)为在那里,无论写人、状物,确实给了读者一些“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文采、独特的构思、独特的新意。”请读一段她(?)导语: “章虹,这个坐在轮椅上度过了20个春秋的残疾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6月份的全国首届残疾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