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笛法兰 《阅读》2012,(11):50
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教育子女,就要引导他的性情,拓展他的志向,培养他的才能,鼓舞他的士气,纠正他的毛病,这五方面一个都不能有所偏废。本文节选自《教子语》。作者家颐,字养正,是宋代的一位文  相似文献   

2.
尼采是哲学史上典型的反女性主义者,他对女性的批判虽多用偏激之语,但也同时是彻底的、深刻的和系统的,他对女性的批判有其公允之处。尼采哲学观点的来源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因此,他对女性的评价哲学是经验的,这也使得他在评判女性的时候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在明代官员中,吴孟祺堪称特立独行。他生于东鲁,饱受儒家文化浸润,以修齐治平为人生理想,并身体力行;他才兼文武,治民、治兵各有其道,且卓有实效;他有明确的执政理念,以节用、爱民自律、律人,无论处境顺逆,始终坚守不渝;他诗文兼擅,慕古而不泥古,以经世致用为写作目的,关注民生疾苦,朴实无华而自成风格;他为人耿介,正当中年即急流勇退,虽未尽其才,而不挠其志,颇有上古贤者之风。从他身上,折射出儒学传统和齐鲁文化的多重光彩。尽管其官阶仅止于四品,其著作也大多失传,但他的可贵品格,尤其是节用、爱民的执政理念,属于我们应予珍惜和继承的优秀文化遗产。在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应该将其纳入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4.
嵇康是魏晋学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魏晋时期最有个性的作家,他所展示的精神风貌、思想深度和人格魅力以及其创作的文学作品,给后人无限的启示。本文通过考察嵇康的主要诗文作品,对其文艺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他对文艺本体的认识以及他的文艺思维论。  相似文献   

5.
宋绶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历仕真宗、仁宗两朝,官至参知政事。他在文学、史学,艺术上都很有成就,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他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除了他自身的才智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外,更与其家中丰富的藏书以及宋朝的重文政策相关。  相似文献   

6.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进步思想家,其一生所思所行堪称激进。而他激进的思想及其一生所作所为,与他的叛逆的性格有深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印象派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画家梵高的作品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他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所看到的视觉形象。人们往往只看到其激情的一面,在其激情的背后,梵高对绘画语言的探索及掌握,却是充满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杜甫诗中数字不仅是他"诗史"的构建材料,而且是他"诗史"的重要支撑。杜甫的数字入诗,从时空的组合反映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有独特的修辞作用,是其诗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日本艺术不只对凡高的后期创作有重要影响,更对其世界观和生活方式有深刻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远远大于精神病或欧洲本土艺术对他的影响。在艺术家的最后三年,他几乎是在想象的日式乌托邦世界里生活。  相似文献   

10.
由于诸多原因,王阳明认为辞章之学与圣贤之学存在着对立,使得其对文学创作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而在热衷辞章之学的时期里,他至少是文学复古主张的赞同者.虽然从总体上,他认为文学创作的价值不高,但其自身文学创作成就很大.在明代文坛上,他的诗歌、散文都有较高地位.其政论散文有充沛的气势、严密的逻辑;夹叙夹议为主的散文善于借机开导;情感真挚自然;议论深刻透彻.  相似文献   

11.
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库普林的小说笔法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他是20世纪初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亚玛》与古今中外相同题材文学作品相比特色鲜明,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本文试对库普林和他的小说《亚玛》的文学特色做一个略作评介。  相似文献   

12.
菲茨杰拉德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司·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被西方文学评论界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优秀的"编年史家"的杰出小说家.本文以菲茨杰拉德的创作生涯为线索,简要评述了在他各个不同时期发表的主要长、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探讨了这位天才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他的作品的生命力之所以能够远远超过他所如实描绘的那个时代的原因所在.本文旨在能引起我国文学界对这位大作家所应当给予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金齿张力系保山古城书香世家"文魁"之后,他自幼苦读诗书,勤奋创作,修炼书画,业绩可佳,曾获市文联"德艺双馨"荣誉奖及国内多种文学奖、书画奖。泛写张力小说、散文、诗词、书画作品展示情况及个人管见,以此为故乡文化同仁共识研讨。  相似文献   

14.
秦观是宋代词中人的佼佼者,其词最能体现宋词的模糊美。其模糊美分别体现在意境的抒情描写、意境塑造、自然意境的渲染、梦境的描写上。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 ,文学教学偏离了文学的本位 ,失去了文学应有的魅力。文学的教学必须依靠文学的手段 :灌注文学情感 ,生成文学意象 ,运用文学语言和文学手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及美学方面 ,庄子有诸多开创性的贡献。虽然他的理论本属哲学范畴 ,但后世文论家或艺术家多从中受到启发 ,尤其是他的寓言故事除了哲理意蕴 ,同时又有着丰富的艺术审美内涵 ,文艺家往往吸收其中的许多因素来谈文论艺 ,诸如道、气、言意、虚静、道进于技、天人合一、法天贵真等哲学范畴及艺术思想 ,在文学创作与理论发展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在“自叙传”式的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自我艺术形象”。这个经过文学加工的艺术形象既具有广泛的社会内涵 ,又印有作家身世、经历和性格气质的影子 ,也经历了性格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所谓文学经典,不一定是最有价值的,但一般是具有最强的传播力度、最广泛的接受群与最明显的接受效果的文学文本。文学经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持续的重写行为,也即持续的审美阐释及审美再创造行为所造就的,它是有效发挥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传播与接受效应的一个重要成果。重写观念认为,文学的创造与影响寓于文学的接受之中。以文学接受为前提的重写,融合创作、批评、传播、阐释方式于一体,并在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促成了雅文学成果的下移,是促成文学文本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从评析一篇文学名作的译文中的得失入手 ,阐述了在从事文学翻译工作的过程中 ,译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职业品德。“文学即人学”。因此 ,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译者应当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职业素质 ,具备良好的学术鉴赏水平、外语水平和汉学修养水平。更重要的是 ,译者应当具有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这样才能保证译文的质量和品位  相似文献   

20.
谢灵运“自弱龄奉法”,从小接触佛教,再加上生而颖悟的自身条件、佛经大量传译的文化氛围,使他一生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参与佛事,润改佛经,与高僧辩论、交游。这一切都使佛学渗透在他的思想、灵魂深处,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的诗文创作。他的佛学般若思想,在他对佛经的注解中以及在诗文创作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