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重点讨论名词性并列结构中并列项所表达的语义与语法的对应关系,尝试从量级范畴入手,在句法形式对名词性并列结构中语义量级的反作用问题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从一般意义上讲,并列语法结构表达的语义关系被认为是平行并列的,但笔者通过对并列结构中名词性成分的观察、比较发现,其中并列项所表达的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的平行并列有着不一致的情况:许多并列项在语义上存在量级差异。  相似文献   

3.
从一般意义上讲,并列语法结构表达的语义关系被认为是平行并列的,但笔者通过对并列结构中名词性成分的观察、比较发现,其中并列项所表达的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的平行并列有着不一致的情况:许多并列项在语义上存在量级差异。并列结构中的名词性成分是指两项或两项以上具有并列关系的名词、代词、数词、量词或名词短语;在结构形式上,各并列项可以直接组合,在口语中,并  相似文献   

4.
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是汉语特有的现象,汉语名词性谓语句是一种独立的句型。先秦汉语名词性谓语句的语义功能主要表现为八种陈述义,它们和现代汉语名词性谓语句的语义功能相比较,部分相同之外,也有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5.
从语序来看,绝大部分副词不能放在名词性主语前,只有一小部分副词既能放在名词性主语前,又能放在名词性主语后。尽管这一小部分副词都处在名词性主语之前,但由于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上功能存在着差异,导致句子呈现出不同的句法意义、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同时名词性主语前的副词也体现出多功能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协同副词的语义指向多个名词性成分,协同副词对名词性成分的要求在句法上必须是复数的.形式有有标记的和无标记的两种,语义关系有主从式和并列式两种;同时协同副词对名词性成分的语义有规约作用,名词性成分必须是有界的,且内部关系存在一个连续统:从典型的语义场到某种语义的相关性再到语用场的渐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名词性时间词语的理解形成了时间词语理解的原型效应,在这种效应中,不管是语义精确的名词性时间词语,还是语义模糊的名词性时间词语,其典型理解是语义模糊的理解;次典型理解是语义精确的理解;最不典型的理解可能是象征语义的理解。典型理解是语义模糊理解的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答话人知道问话人在理解名词性时间词语时,会进行模糊理解,因此,答话人往往使用效应中典型时间理解替代非典型时间理解,从而使名词性时间词语在理解时表现出一定的模糊性。从名词性时间词语理解的原型效应出发,可以较好地解决Grice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原则和Sperber,D.&Wilson,D的"约略"策略等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依据普遍语法思想的指导,通过综合和比较不同学者提出的假设,讨论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特征分析,分析的过程中不但指出了DP分析法的局限性而且兼顾了汉语名词性短语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哈萨克语言学界一直重视分析与格名词性词语和动词谓语及其他词语的关系,然而迄今为止对这种关系的说明仍然存在很多缺憾,在与格名词作状语、宾语还是作谓语的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通过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分析,探求与格名词性词语语义角色及与其他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进而说明与格名词性词语的功能转换条件。  相似文献   

10.
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因这四种从句在句中均具有名词性特征,因此,统称为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因此,在复习名词性从句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词的判断与选择名词性从句的引导词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三类: 连词多、语义抽象、确定难度大是这类试题的难点之一。多数名词性从句的连词都有其特定含义,称为有意连词,例如:what表“……的内容”,when表“……  相似文献   

11.
从名词定语的角度来探讨美英报刊中有关名词定语的理解与翻译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1、名词定语与被修饰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和语法关系;2、名词定语的理解与翻译。  相似文献   

12.
"名+名"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一种较常见的词语组合现象,该结构中的"名"具有多样的语义特征。本文主要分析"名+名"结构的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其句法关系有:定中关系、并列关系、复指关系、主谓关系;语义关系有:材料+主体、所属+主体、功能+主体、性状+主体等。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动核结构,名核结构的研究比较薄弱.语义语法学理论认为,幼儿语言(5岁前)是人类语言的“内核.基于幼儿话语标注语料库,考察了幼儿名核结构语义关系模式的发展轨迹,即成长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名核结构对应的语义关系模式的复杂化,由三岁18种模式到四岁26种、五岁的35种模式;一是各年龄阶段相对应的同一语义关系模型的复杂化.名核结构语义成长性的考察,不仅丰富了句法语义理论,也为语义网络建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意象的形成反映了人们具有以不同的方式构造感知到的同一情景的能力,即对同一事物、同一情景可以采取不同的观察方式,形成不同的意象,从而形成不同的概念和认知。通过对名量词的语义演变过程的描述,分析了名量词对所修饰词意义的映衬和突显作用,旨在更好地把握对名量词的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作偏句的“名则动”结构的形成有这样一个路径:一是它需要出现在“名动。+名则动+名动2”语境中,二是“名则动”与“名动。”关系疏离,三是“名动。”隐去,且“名则动”与“名动:”形成逻辑上的关联。“名则动”中主谓同词的“X则X”结构往往有一种弱化语义的力量,即说话人借“X则X”结构消减了“X”的语义分量,使“X”在句子语义结构中处于次要的位置。“名则动”结构蕴含有说话人的推断义,其假设和让步义是整个复句结构赋予的。  相似文献   

16.
“V的N”偏正短语是由动词(V)和名词(N)加“的”组成,“V+的”修饰、限制N。按照形式和意义相 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考察V与N在“V的N”结构中的分布情况,分析V与 N搭配上的语义限制,可以发现V与N有其各自的分布条件,即动性越强的动词越难进入“V的N”结构,反之 则容易进入;生命度越高的名词越难进入“V的N”结构,反之则容易进入。  相似文献   

17.
地名具有强烈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是人类文化史的活化石。地名中的村名具有特殊的结构形式,具有偏正式、联合式、动宾式和附加式等词或固定短语的结构。村名中语义类型的结构元素有“通名”和“专名”.其间包括地理特征、方位和姓氏、物产、情感观念、历史变迁等要素。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对现在俄语新闻媒体中经常使用的、典型的表示国家名称的俄语代用语进行归纳分析,对它们的构成方式和语义类型进行了分类。表示国家名称的俄语代用语结构主要采用二元结构,这类国名代用语在构成方式上有四种基本类型:形容词+名词、名词+名词、名词+静词性词组、数词+名词。根据语义可以将国名代用语分为七类:与地理位置及特征有关的、与物产(特产)有关的、与历史有关的、与文化有关的、与宗教、神话传说有关的、具有政治色彩的、具有类比性质的等表示国家名称的俄语代用语。  相似文献   

19.
双音复合词作为词汇研究的重点日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以《现代汉语词典》C字母下的双音复合词为研究材料,以偏正式和联合式双音复合词作为研究重点,比较两种构词方式的特点。把"名+名"形式的偏正式双音复合词分为表领属和属性两种语义关系,并对双音复合词的语素义和词义进行分析,得出5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