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一个世纪前,敦煌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由此敦煌文书流散世界各地,产生了一门世界性显学——敦煌学。走过百年的敦煌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资料的刊布也已基本完成。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对敦煌学研究的历史进行回顾,客观地分析其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推动敦煌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我们邀请5位国内外敦煌学研究专家,以敦煌学的发展趋势为议题组织本组笔谈。程喜霖先生认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敦煌学理论,同时根据自己多年研究实践经验,指出“二重证据法”仍然是适用于敦煌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对于敦煌学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对敦煌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目前的研究有平庸化、琐碎化的趋势,缺乏较有分量、理论性的成果。在顺应国内外学术思潮的大势下,作者积极倡导敦煌学研究的宏观化与理论化。  相似文献   

3.
李鸿恩 《家教指南》2005,(6):125-127
对敦煌学资源信息分布状况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数字化的总体规则,认为敦煌学资源信息数据库建设应当充分考虑科研活动的特殊性,适应学科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4.
郑阿财 《家教指南》2006,(6):162-167
本文通过对写本学,又称为手稿学的界定及其对敦煌写本研究之重大意义为论点,充分论证了敦煌写本中出现的俗字与写本时代之间的关系,与写本真伪的关系以及敦煌写本俗字可供探究写本性质与来源的重要参考价值,以为写本学的建立,意义深远,既是研究敦煌文献的基础,也是研究日本古写经,乃至于汉字文化圈中的韩国、越南汉文写本的重要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5.
敦煌学博大精深,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科建设也在不断地细化。而敦煌文化研究这一综合性的分支学科虽有异军突起之势,但至今尚未正式定名并界定概念,因此有必要尽快确立这一分支学科,从文化的角度对整个敦煌文化进行总体的分析研究,这不论在理论思考上,还是在研究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对敦煌学文献归类的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敦煌学的认识,探讨这一交叉学科的献归类,从敦煌学的定义、概念以及分类实践加以分析,对涉及一般敦煌学、领域敦煌学(敦煌宗教、敦煌学、敦煌史地、敦煌艺术等)的献在《中图法》中的归类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百年来敦煌戏曲研究的历程,指出孕育了举世闻名的敦煌学的敦煌莫高自成经洞,在百年风雨沧桑中同时培育与完善了敦煌文学学术体系,作为敦煌文学一分支的戏曲学研究亦应在新千年与新世纪中使之尽快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精神,“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复原,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敦煌研究院成立“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组,论证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的总体目标、实施原则、数字化标准、数字资源获取模式和实施步骤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台湾学者郑阿财教授长期致力于敦煌学研究,成果颇丰。2010年,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了他的专著《敦煌佛教灵验记研究》。全书分绪论、分论、专论三部分。绪论对敦煌佛教灵验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赵贞 《家教指南》2021,(4):154-158
《当代中国敦煌学研究(1949—2019)》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敦煌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著作.该著融科学性和前沿性于一体,在对百余年来敦煌学发展历程的梳理、敦煌学理论的建构、敦煌学学术史的撰写以及未来敦煌学发展趋向的展望等方面,都有重要创获,对于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敦煌学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垣先生是享誉海内外学术界的世界级学者。他在"发见时代",勇于利用敦煌所出新材料,开拓新领域,研究新问题,引领学术研究新潮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敦煌劫余录》、《跋西凉户籍残卷》和《摩尼教入中国考》,就是陈垣先生利用敦煌新材料以研求问题的代表作。尤其是《敦煌劫余录》,更是敦煌学研究不可或缺之工具。他对于我国敦煌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实具有奠基和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2.
数万卷的敦煌写本保存了丰富的人名资源,其中人名中带"奴"字现象十分突出。对于这种带"奴"字的人名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它在人名中的位置以及它前面的字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确实是一种丑名或贱名;二是反映了敦煌地区人民虔诚的信仰;三是"奴"字用于人名,更多的是一种词缀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当代敦煌题材小说涉及敦煌历史、敦煌遗书和艺术宝藏、敦煌民间传说等敦煌文化元素,大都融合情色、探险、悬疑、武侠、玄幻等通俗小说手法。在历史传奇小说中,习见的情节模式是爱情与战争的冲突,凸显梦幻传奇的敦煌形象。在现实题材小说中,敦煌呈现神圣化(寻梦之地、精神家园)与世俗化(生存环境和致富商机)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敦煌题材小说人物涉及归义军节度使、外族公主、王道士、外国探险者、驼队、落第书生、诗人、画工、舞娘、当代艺术家和普通劳动者等。宏大叙事、个人化叙事和通俗叙事分别表现不同的主题。敦煌题材小说的文化内涵与人物本身的文化蕴含、敦煌学知识的应用、叙事方式、美学风格有关。近年来敦煌题材小说创作出现两大趋势:一是学理化、专业化;一是通俗化。敦煌题材小说创作存在模仿、跟风、重复性写作等不良倾向,暴露出创作主体的浮躁和独创性的缺乏。  相似文献   

14.
把敦煌文献断代研究的结果应用在文献整理过程中必然面对两类问题:定名与辨伪。首先分别定名了s.0704、s.3842、s.6033、s.6100、P.2585、P.2947、吕053(6026)、散0979及滨田德海旧藏等写卷,其次对s.2838、北1217、散0652、上博03(2416)、甘肃博013、西北师院006、栗原贞一旧藏以及龙谷大图藏等写卷真伪分别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5.
敦煌卷子S.6171自从发现以来,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然而,由于原卷的残损不全以及文字的缺漏,使得各家对它的研究成果皆限于文本的梳理,而对其诗中所述内容、写作时代则未深入探究.本文则通过将S.6171卷中第十五首诗歌中所谈及的“文王“与唐代史料加以印证,进而得出此卷中所言文王即为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入唐为质子之“新罗文王“的结论,从而推知本诗所述之时代背景当在高宗朝.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如何保护数字敦煌壁画知识产权,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小波算法的数字水印技术的实现,研究了敦煌数字壁画数字水印版权保护技术实现方法,以期此项技术在敦煌数字壁画版权信息保护应用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敦煌变文是敦煌文献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写卷特征上,往往同一变文有多份抄本,这些抄本的残阙情况与命名纷繁复杂;写卷中存在大量的俗字、讹字、假借字、避讳字;同一个变文故事,有时候会出现两套写作模式。敦煌变文追求喜闻乐见,导民向善的编纂效果,具体表现为丰富多样的撰写形式、方言俚语俗语的大量应用、将众多人物的事迹集中于一人、因果报应教导人们向善戒恶、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敦煌彩绘艺术品数字化保护采集和再现色彩不准确问题,提出了敦煌彩绘艺术品色彩控制色卡方法。通过对敦煌彩绘文物制作使用的颜料及胶料的类型与种类、敦煌彩绘文物的制作工艺及设色技法调查,制作了敦煌彩绘模拟样本并建立对应色彩数据库。通过对模拟样本进行色彩控制测试挑选和完善,为敦煌彩绘艺术品的色彩控制提供了一个参考色卡。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自制色卡对敦煌彩绘艺术品的色彩控制能力优于标准色卡。  相似文献   

19.
敦煌是我国古代体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作为敦煌的集中反映,敦煌壁画蕴含着丰富的古代体育文化内涵.目前对敦煌壁画的体育研究,采用图像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不仅描绘了众多体育项目的历史渊源,而且揭示了古代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然而,研究方法多元化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研究内容在体育项目古今发展脉络方面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