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事关改革和稳定的大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极大而素质偏低,在转移过程中遇到诸多的制约因素.探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着眼于新的思路和对策,从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展知识农业,减少人口供给,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等,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遇到了许多困难。必须从农业、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城镇化建设和宏观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科学合理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3.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迅速从单一型农业向综合型大农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开始出现大批的剩余劳动力。据抽样调查资料的推算,今后11年,我国将有1.9亿人农村剩余劳动力需向非农业转移。这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已证明了这一点。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何在?就目前情况看,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为我国农业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力可以转向基础部门。另外,还将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第三产业。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单一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的现实要求,应当寻求多种转移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四种基本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离土不离乡”模式;“离土又离乡”模式和异地产业内开发模式。各地可以从实际出发,多渠道,多层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中西部地区的开发相结合,并且实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更大的空间与自由,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小城镇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可以很好地满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需要。为此,必须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实现人口城镇化的主要内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市民化.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及转移机制出发,利用效用函数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决策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措施,即增强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实现多渠道多层次转移;优化政策制度,保障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转变和稳定人力资本的流向;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转移劳动力素质与信息渠道建设.  相似文献   

7.
农民经济增长问题始终牵制着我国的经济主体,农民问题即是我国的根本问题。增加农民的经济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即: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做好以上两点最主要的即是需要迫切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农村人口素质增长,农业发展以及剩余劳动力转移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入手,分析研究了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减少素质偏低的劳动力供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后,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分析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新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例,分析、探讨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以及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法和途径,试图从具体走向一般,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一个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此,就必须把农业劳动力转移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以农业内部消化作为短期内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以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通过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是实现转移的保证,可围绕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开展富有实效的、多样化的教育及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自发转移容易导致农业劳动力老化、素质偏低.对农业投入减少,大城市畸形发展等后果。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整体协调。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有几个问题不容忽视: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广度转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镇企业,搞好小城市建设;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加强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等。  相似文献   

14.
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其成功转移不仅对四川农民就业和增收、四川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四川农业发展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建议从加强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和管理、加速四川城镇化建设、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减少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消极影响,以此促进四川农业持续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荣 《天中学刊》2003,18(3):33-3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提供了动力,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和文化素质。而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地区差异、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顺利转移,井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新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例,分析、探讨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以及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法和途径.试图从具体走向一般,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国家在其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城市工业转移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地区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在我国目前由于城市承载能力有限,城市工业自身有大量冗员存在,以及农村乡镇企业由于上规模,上档次走上股份化,集团化的道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限低的情况下,当前不可忽视从农业内部消化吸收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8.
论述昌黎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深入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因境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转移途径: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努力搞好向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等。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给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强调了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性,从稳定粮食生产,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强化政府组织领导等六个方面,论述了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衡水市是农村人口占 80 %以上的农业大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当前 ,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 ,如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等。加快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必须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 ,加快小城镇建设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