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商课程是一种实践性浓郁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它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协商学习而反对促动学习,库克与布莫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协商学习模式。批判教育学是协商课程的重要思想渊源。协商课程的后现代本质体现在:倡导动态的课程本质观,反对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反对二元对立的课程思维方式,彰显学生的课程主体角色。  相似文献   

2.
"协商课程"理念倡导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协商对话,它通过对学生的"赋权",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的设置、开发、实施以及评价等过程之中,从而促进课程权力的均衡分配。"协商课程"理念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协商,可以保障学生的课程权力和公民权利,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公民品质,提升公民教育的效果。因此,公民教育有必要以协商课程理念为重要基础,建构以公民课程和品德课程为核心的协商课程机制,发挥课程生活的隐性的公民教育功能,以此来提升公民教育的公共性与民主性,使公民课程真正以公共价值原则为导向,最终促进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共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协商课程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宝庆  靳玉乐 《教育学报》2006,2(3):37-41,54
协商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思想,它主张协商学习,将教师视为反思性实践者,并赋予学生以参与课程发展的权力。协商课程作为西方的一种课程思想,要实现本土化发展,就需要积极发掘我国古今丰富的商量教学思想并进行理论提升,立足于本国教育实际以寻求协商课程在中国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协商课程——一种新的课程范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协商课程是为培养学生批判的、探究的、反思的意识与能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它摒弃了传统目标课程模式的弊端,强调师生共同研制课程过程,重视伴随性、自组织的教育与学习过程,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协商课程与学习:民主课堂的蕴含与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颖  郝德永 《教育科学》2005,21(1):20-22
民主的课堂学习模式,是西方学校教育的普遍追求与特点,也是今后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依据之一。本文通过对协商课程与协商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分析,阐明了建构民主课堂的蕴含与路径。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评价,是文化协商与反思的过程,它具有目的的发展性、主体的共同建构性和对象的真实性。本文尝试对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进行以协商、对话、反思为主旨的教育性评价,并将评价过程划分为自我体验报告、鉴赏与批评、协商对话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协商式课程是为培养学生批判的、探究的、反思的意识与能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它摒弃了传统课程模式的弊端,强调师生共同研制课程过程,重视伴随性、自组织的教育与学习过程,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协商方法在外语、德育等课程学习中已有应用,在法学课程领域则较少涉及.文章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角度论述了协商方法的内涵,探讨了协商方法在合同法教学中运用的条件,指出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合理安排可以运用协商的学习单元;培养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合理调整合同法的教学体系;避免课堂专制,进行换位思考,以促成学生学习动力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宝庆 《宁夏教育》2006,(12):39-39,41
协商课程意味着让学生参与并修改课程方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以培养学生批判、探究、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协商学习是指师生通过对话、协商,共同做出有关学习的决定,共享学习的权利,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主动而高效的  相似文献   

10.
肖龙海 《早期教育》2005,(8):i003-i003
协商课程(协商学习)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商量决定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样。从协商课程的角度而言,自主学习的实质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协商共同作出有关学习的决定,师生共享学习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协商课程就是师生共同作出有关课程的决定,一起开发、创生课程,使"文本课程"转化为师生共同的"体验课程".协商课程的过程就是一种课程行动研究的过程.许多教师对于课程行动研究的实际操作感到棘手,协商课程的实施过程:计划、协商、教和学、展示、评估五个阶段,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做课程行动研究的一个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12.
章从以学习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这个视角,介绍协商这个新的外语教学理念及其思想渊源。并且从教育心理学、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以及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等方面,探讨了协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指出协商必将被引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并成为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协商课程改变了以往封闭的课程模式,把民主引进课堂之中,创设了一个“真诚”、“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为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4.
赵颖  郝德永 《教育学报》2004,(11):10-14
民主与协商 ,是当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点与重要途径 ,也是今日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依据之一。本文通过对对话中心课程、协商式学习与非等级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分析 ,阐明了当代学校课程建构与实施的蕴含与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协商课程的话语之声日渐强势。然而,协商课程在中国本土的适应过程中出现了内涵异化、模式僵化、态度踌躇的病理性表征。造成协商课程顾此失彼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实遭遇中的中心—外围的推广模式、经验主导的思维样态以及内忧外患的交往理性。因此,在中国课程场域中,协商课程模式应立足现实,从课程改革的倡导者、促进者和实施者三方关系入手,在涂鸦板、天平以及药理学的隐喻诠释中,为实现包容式发展探寻一条平衡的和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协商课程主要有三种实践模式:小型讨论会、“指定性作业“的选择以及“接合“学生意愿的教学大纲.这一理念及其模式对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责任性与高效性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协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7.
协商课程是影响教学目标实现以及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努力运用协商课程的理念,努力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关注教学细节,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做到:提高自身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满足学生的需要,把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调动起来;提供良好的协商环境,实现生生、师生之间关系的协同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协商课程:促进高效学习的一种课程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时代性课程,协商课程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讨论确定学什么?怎样学?从满足学生主动和高效地学习的需要出发,协商课程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赵颖  郝德永 《学科教育》2004,(11):10-14
民主与协商,是当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点与重要途径,也是今日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依据之一。本通过对对话中心课程、协商式学习与非等级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分析,阐明了当代学校课程建构与实施的蕴含与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学生与企业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对单一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挑战。职业院校应以多元需求的融合为基础实现课程变革。为此,职业院校首先要厘清多元需求的基本要素,构建基于多元化需求的课程体系。其次,以学生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整合为视角,建立多元主体协商的课程开发模式。最后,为了实现课程变革,职业院校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构建选育结合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