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理想之魂,立民族之根,培养可靠的接班人,是学校教育的第一重任。教育工作必须始终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近年来,我校在德育实践中。以“强化一个德育目标、优化两个实现途径、深化三项专题研究、细化四项特色活动”为重要载体,从德育研究的认知层面、制度层面、操作层面出发,开展德育科研,以全面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中学生德育品德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本文就针对中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分析,以探求中学生德育品德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3.
人权教育是促进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人权意识基础。在中学德育课程中融入人权教育关乎中学生作为人而存在的尊严和价值及其健康成长环境的形成。我国现行中学德育课程中的人权教育具有贴近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旨在推进中学生人权观念的形成两大显著特点。我们需要回归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自由、平等和休戚与共的人权观,形式多样、多措并举,融人权教育于中学德育课程之中,以有效地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活动和家长心育学校等方法,将心育与德育相结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活动和家长心育学校等方法,将心育与德育相结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网络信息渗透并影响到中学生德育形成的各个环节,在给中学生德育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改革创新的机遇,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中学生心理发育特点,创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因势利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的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教育和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教育。职业学校是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而道德水准又是衡量人才的首要指标;同时,德育又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保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阐述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8.
许忠华  许忠辉 《中国教师》2009,(Z1):451-451
中学生德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网络的不断发展,给教育提出了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但中学生德育还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表现出了许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学校担负着传承文明、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的重要任务。家庭德育是德育体系架构中的重要支撑之一。是学校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补充。然而目前家庭德育工作非常薄弱,或多或少存在着德育误区。当前影响家庭德育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今后促进学校引领家庭德育的对策主要有家庭德育思想的引领、家庭德育知识和技能的引领和构建“家校合作”模式等。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是学生模仿的道德榜样,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对中学生会产生重影响。在中学生道德教育中,一方面要靠学校的德育课程,另一方面要发挥与中学生息息相关的教师的德育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师德建设,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去感染学生,有利于提升中学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对中学生的教育中,除了传授必要的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培养。我们所提及的学生情感方面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是德育培养的目标。所以我们应该以学生的情感发展作为德育的培养目标来构建。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桂英 《教育探索》2000,(12):75-76
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则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因此,深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便显得格外的必要和迫切。为此,必须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和引导,创造文明健康的校风,优化育人环境。  一、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它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殿堂,而且是育人的熔炉。不言而喻,德育,理所当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德育集中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要求,决定着整个学校教育的方向和性质,因此,古今…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关键与重心,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就是指立足本校特点,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各种德育资源,并整合各种德育资源,贴近学生、学校、社会,开展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德育工作落在实处,提升德育工作效益,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文就如何挖掘校内外德育资源,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泰国的德育以佛教为主,二战以后开始走上正规化道路.泰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具有公民品性、个人品性和社会品性.在内容上注重人和为善、生存教育、健康教育等.在途径上通过学校教育、宗教教育和日常生活等多种渠道并举的形式,成就了泰国卓有成效的德育,对我国的学校德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杰 《成才之路》2012,(14):1-1
德育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是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德育工作,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为出发点,要注意德育多种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展与转变,注意德育特点,与时俱进,并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德育。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是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德育工作,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为出发点,要注意德育多种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展与转变,注意德育特点,与时俱进,并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德育。  相似文献   

17.
大学德育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生态学的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动态平衡观为大学德育环境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目前大学受教育者主动性不够,教育者德育观面临挑战,教育内容不够贴近现实以及教育评价机制偏机械化等原因,需要我们通过培养德育生态意识,完善德育内容和确立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联动机制等途径去实现大学德育生态环境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首要地位。学生德育品质的形成是长期培养的结果,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各科教学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各门学科的内容特点,利用其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9.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20.
“德育渗透说”之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人认为,德育渗透于智育、体育、美育之中,智育中含有德育,体育中含有德育,美育中含有德育,简称德育渗透说。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本文就此略陈浅见。一、德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体育、美育分别具有各自的质的规定性。智育是授予学生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真”;体育是改善学生身体机能,增强体质,形成保健观的教育,其核心是“体”;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