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之乐     
我读书向无计划,到书店里逛,要买什么书,亦是无主题,只碰到与当时心情合拍的,就买下。若心情还在,又有闲暇,就一卷在手,叼根烟.跷个二郎腿,把手指头一行行移着看下去。若心情不在,或者买来的书竟束之高阁亦未可料。有些书买来四五年,翻都未去翻的情形也不是没有的。总之,我是个由兴趣的鞭子抽着向前走的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尤是如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读书之乐     
我读书向无计划,到书店里逛,要买什么书,亦是无主题,只碰到与当时心情合拍的,就买下。若心情还在,又有闲暇,就一卷在手,叼根烟,跷个二郎腿,把手指头一行行移着看下去。若心情不在,或者买来的书竟束之高阁亦未可料。有些书买来四五年,翻都未去翻的情形也不是没有的。总之,我是个由兴趣的鞭子抽着向前走的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尤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读书之乐     
我读书向无计划,到书店里逛,要买什么书,亦是无主题,只碰到与当时心情合拍的,就买下。若心情还在,又有闲暇。就一卷在手,叼根烟,跷个二郎腿,把手指头一行行移着看下去。若心情不在,或者买来的书竟束之高阁亦未可料。有些书买来四五年,翻都未去翻的情形也不是没有的。总之,我是个由兴趣的鞭子抽着向前走的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尤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正>似乎有半年的时间没有认真读书和写作了,理由就一个字:忙。当然也不是全不读书,隔三差五的,觉得无聊了,也翻一翻买来的各色各样的书。比如一本《国学的天空》就从暑假翻到现在,还没有和庄子见面。《人民文学》上的小说倒是每期都读。我说的没认真读书,特指没有读能够开启智慧、超越当下的认知力的那类书籍。  相似文献   

5.
3月13日晴生活就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万花筒,只要你用心去观察,细细去品味,那筒里的每一片花瓣都能让你着了迷。而我,却对读书着了迷。很小的时候,听奶奶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我翻遍了家里的书柜,也没有一本能从中找到黄金屋的书。那时,我并不喜欢读书。爷爷买来的《西游记》,第一次带我走进了神话世界,我看到了真善美,分清了假恶丑。我钦佩孙悟空  相似文献   

6.
朱国忠 《辅导员》2012,(Z1):40-41
我读书所使用的方法是"上山打虎法",因为儿歌里有"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的句子,而我的读书法是"一堆书、两张表、三兼顾、四面风、五分钟",正好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更重要的是,我深深地懂得,没有上山打虎的那一股勇气,是读不好书的。一堆书读书有时会因心情而变的。我喜欢在床头放一大堆书。不管我心情如何,总会有一本会被我选中。如此阅读的火苗就永远不会熄灭。也正因为有一堆书的"相互取暖",我  相似文献   

7.
读书的时候     
正读书的时候风儿也跟着凑热闹瞧!我才读了一页它就着急了一下把书翻了个遍风儿可真是个急性子大概好听的故事它也想早知道读书的时候小蝴蝶也来凑热闹看!我才读到花开的美好它就在我头上舞蹈小蝴蝶可真是巧书中花香的味道原来它早知道[诗海拾贝]读书的时候,风把书页掀起来,好像风更想知道书里的故事;小蝴蝶过来凑热闹,原来它嗅到了书里花香的味道……诗人用俏皮轻松的语言,描绘了读书  相似文献   

8.
万静 《山东教育》2009,(10):54-54
超初喜欢读书说不出任何理由.但确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依稀记得第一次与书的亲密接触。那时我刚上一年级,小脑瓜里装着为数不多的几个方块字。姐姐拿回一本语文课本,虽不似现在的课本一般花花绿绿,却也有着栩栩如生的插图,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我好奇地翻闺着,不多时便进入书中的世界了。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一篇名为《彩霞姑娘》的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9.
对我来说。创作和阅读就像两个吊桶打水.一个上来了,一个自然就下去了,我在写作时,不能读书.我在读书时,也不能写作,长篇小说《吉宽的马车》交稿后,我一直在阅读.我是一个没进过大学校门、只有初中文化的写作者.对我而言,书不仅仅是食物.还是灯塔.它除了养育我让我成长。还进一步照亮我的人生经验,焕发我的艺术想象,开启我对生活的思索?  相似文献   

10.
书签     
王伟锋 《江西教育》2022,(45):58-59
<正>书签就像是书页里的文字精灵。我喜欢读书,经常买书。买来的书有一大堆,断乎不能一时看完,而折起书页的做法实在于心不忍,感觉那样对书是一种伤害,于是书签应运而生。有些书买来,会附赠印制的书签,图案、色彩、内容,各方面设计都很精美。虽是赠送,但出书人同样贴心,书签和书设计得很般配,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一枚小小的书签,不再是书的附属物,而是书的一部分,与书浑然一体了。  相似文献   

11.
书香是生命永恒的香气。一个人若手头、桌头、床头总有悦心的书陪伴,是一生的幸事。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看过,或反复品味,所得的都是生命的一份积淀。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们亲近书籍,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多年来,学校倾心打造书香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师生的精神成长提供了一个个全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本能照亮你心情的书,这是一本能改变你思索方式的书,这是一本点燃你人生智慧的书!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南京湖南路上的可一书店,那是一本已经被翻烂了的书,我想要买下来,售货员说没有了。于是就匆匆地到苏州参加一个会议。于是在  相似文献   

13.
读书与治学     
我是带着自愧的心情写下这个题目的。因为这好像我就是个读书治学的人了,其实却不是那么回事;而来访的问学之士每每以此为题而下问,以为我可以谈些心得经验,这就使我深感惭愧。我若和真正读书治学的前辈相比,那就简直差得太远、太不够格了。这读书治学得讲真的,怎么冒充得了呢?只有不知愧怍为何物者才敢冒充什么学者。然后又因我常问而不答,人又说是"谦虚",甚则疑为不肯待人以诚。  相似文献   

14.
活动目标与要求:知识:知道读书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充实生活,快乐心情;技能:通过读书掌握读书的基本方法,体验读书的乐趣;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读书有益,激发学生读好书的热情. 活动重难点:体验读书的乐趣;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活动一:爱书人引路 出示《父与子全集》,教师谈话:繁忙的工作之余,能读上心爱的书是我莫大的幸福!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父与子全集》是我钟爱的漫画之一.书中的父子深情,总能轻轻地拨动我的心弦.在老师家里,有两个书架,近千本书.这是我们全家最大的财富!相信小朋友们也都有自己最爱读的书,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5.
我的外公     
每当我看见别人捧着一本厚厚的书正在翻呀、想呀的时候,外公那埋头读书的身影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外公是一位已经年过七旬的老人了。他高高的个儿,银丝一  相似文献   

16.
距离     
当我来到继父家时,我知道我打量这个家的目光是有敌意的,我与这个家是有距离的。屋檐下挂着晶莹的冰棱,融化了的冰水不时地顺着砖瓦滴到墙上。墙是石灰新刷的,隐约还露出金黄的稻草。为了不影响我的读书,继父把我安置在条件最好的西厢房,他自己和我母亲住到了阴湿的东厢房里。他还特意到供销社买了一盏台灯放在我的书桌上。每天晚上,他都拿着那本从书店买来的新书,坐在我对面,陪着我学习。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从来不出声,只是偶尔翻一下书。还有几个月就中考了,每晚我都必须看书看到很晚,然而不论多晚,他都会一直陪着我,直到替我关上灯。…  相似文献   

17.
找书     
今天星期一。一大早我就急急忙忙来到学校,心想:一日之计在于晨,快读书。咦,我的语文书呢?我把书包仔仔细细地翻了一遍,没有!我不死心,又把所有的书都倒出来找,还是没有!上课  相似文献   

18.
每当有时间,我总是喜欢与学生分享我的读书心情,有读书的乐趣、收获,当然还有那段无书可看的日子里,对书的渴望,与拥有一本书时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读书,就像和朋友促膝谈心,获得的是精神上的安慰。读书人爱把书比作"友人"或者"伴侣",案头的那些书是最知己的朋友,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一位不期而遇的老友。凡是真正爱书的人,都领略过那种读书时的澄明的心境。夜深人静,独坐灯下,摊开一本喜欢的书,渐觉尘嚣远循,杂念皆消,忘却了自己,也获得了自己。读书人以书为友,便以买书、读书、写书为人生莫大的快事。我大量地疯狂买书是在外地上学,因为那时有家庭固定的汇款赞助,伙食费也由公家出,况且书价也不太贵。毕业时,我的书已有好几个纸箱。工作后第一项重大开支,便是打了一个书  相似文献   

20.
<正>有人说,这是一个不读书的时代。在观念上,许多人鄙视读书。一是由于时代的原因,很多人认为读书无用,读了十几年的书,出来也找不到工作;二是有人认为,现在的知识发展更新太快,而书本上的知识太陈旧,我们学的都是一些过时的东西。在情感上,许多人排斥读书。现代人的生活无比忙碌,导致有的人一看到书就头大,翻开书没看两页,就变得不耐烦,于是匆匆浏览一下,算是到此一游;另一些人的症状是翻开书就开始打瞌睡,翻一页书打一个瞌睡,简直是得了瞌睡症。结果,很多人买来的书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装饰品。从古至今,阅读就是作为人类传递经验和教育后代的工具而存在着。因此,阅读的危机实际上反映的就是当前教育的危机。而阅读的危机与教育的危机一样,不是因为它的价值受到了否认,而是当前世界的快速变化对我们的教育理念和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