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与心育     
德育与心育共同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服务于学校的教育目的。解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能够科学地指导学校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分别从道德与心理出发定义德育与心育的性质,而作为相互关联的因素,两者的结合又是学校育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这是大家的共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面临的任务越来越多。德育的内涵和外延亦随之扩大,德育的概念也面临新的突破。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又明确将心理教育(即心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组成部分,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素质的教育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育有着不容忽视的德育功能,心育与德育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发展,具有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共同目的。  相似文献   

3.
心理-道德教育推动心理教育的发展,表现在改变心理教育的边缘化地位,构建伦理性的心理教育模式,纠正人们对心理教育应用范围的误解;另一方面,它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表现为在概念上突破传统德育的局限性,重塑道德教育人性的回归,解除道德教育单一化的偏见。概括起来说,心理-道德教育扩大了心育与德育功能发挥的范围,打破了心育与德育活动设计上的人为界限,实现了心育技术性与德育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章针对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活动和家长心育学校等方法,将心育与德育相结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德育与心育     
薛永宽 《班主任》2004,(8):9-10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重点解决的是人的社会倾向性问题,即"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心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其个性的教育.心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心育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指导、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教育、耐挫力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尽管德育与心育在教育的侧重点与内容方面不尽相同,但二者是有内在联系的,弄清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在实践上如何把握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德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人的社会倾向性,即“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心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心育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辅导、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教育、耐挫力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现代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曾说:  相似文献   

7.
发展性心理教育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挖掘学生心理潜能的有效途径。基于发展性心理教育理论,"四维"模式的构建包括明确心育目标、总结心育原则、选择心育内容与完善心育途径。为了确保"四维"模式在学生发展性心理教育中的有效性,需建立与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健全学生心理教育组织实施机制、确立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评价系统和构建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活动和家长心育学校等方法,将心育与德育相结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网络技术正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乃至思维方式,也必将对年轻一代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教育可简称“网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网络德育(或称网上德育),简称“网德育”,有网络心理教育简称“网心育”,以此称谓类推,“网育”还包括网智育、网体育、网美育、网劳育等。本文拟就网络教育、网心育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以及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做以简要分析。一、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在1892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课程目录…  相似文献   

10.
农村乡镇中学开展心理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教育工作者要有"护心"、"育心"意识,以及开展心理教育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农村乡镇中学要有效地开展心育,务必深入了解学生实情,并对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状况作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力求突出重点,"对症"育心。各校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年级、多层次、多侧面找准心育切入点,并且争取做到教育教学"全程"育心,"全员"育心;同时,要以点带面,做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心。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简称心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和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他们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以促使他们形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心育和德育都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具有现代精神的主体发展性教育.怎样使学生心悦诚服地理解和接受德育,这首先是一个心理接受、认同和内化的问题,探索和研究基于心育的中小学校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活动和家长心育学校等方法,将心育与德育相结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关注“心育”渗透 优化“德育”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化,青少年学生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尤为突出,如网络迷恋、独生子女的骄纵、性观念淡漠、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等,这些都表明了,关注学生的“心育”问题显得更加重要。所谓“心育”,即心理素质教育或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从心理教育对象看,可将其分为社会心理教育、学校心理教育和家庭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4.
潘乃烨 《考试周刊》2013,(22):179-179
本文从德育与心育的关系出发,具体阐述了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深入分析了青春期中专学生独有的心理特征,倡导科学育人,重在育心,注重分析违纪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因,注重对违纪心理的疏导,使得德育与心育有效结合,真正收到"治本"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心理教育和德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心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两从字表看来似乎没有多大的联系,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相互制约甚至互为前提。因此,为了提高两教育的绩效,最好将他们结合起来,构建起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德育——心育”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心理教育和德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心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两者从字表看来似乎没有多大的联系,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相互制约甚至互为前提。因此,为了提高两者教育的绩效,最好将他们结合起来,构建起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德育──心育”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德育》2012,(21):2-2
四川省华阳中学秉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师生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旨在建设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水平、精良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硬件设施、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显著办学效益的素质教育特色示范高中。学校着力打造"人本关爱"的育心文化,从心育、德育各行其道到心育与德育结合,从育德育心到育心养德,探索"育人先育德,育德必育心,育心以养德,养德以成性"的德育工作思路,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育德育心、育情育行有机结合。通过育德育心,健全学生人格;通过育心养德,内化品德外化行为。特色德育文化的建设较好地开发了学生潜能,促进  相似文献   

18.
陆雪华 《广西教育》2013,(30):30-30
在高中阶段,德育指向对学生社会道德准则与道德意志的强化。然而道德活动的知、情、意、行过程是学生自身心理调节的结果,单纯的德育工作只能传授政治观点与道德内容本身,而缺少自知、自律、自尊的心理动力无法将道德决策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而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简称“心育”)也不能促使学生形成身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大环境的归属感与责任心。为此,我们应从两者的教学关联性人手,考量德育与心育共进的可行性,为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以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为主要途径,开展通识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积极心理品质;以矫正性团体心理辅导为重要途径,打造职校心育特色,赋予学生积极心理能量;以专家指导和专业引领为重要保障,培养心育教师团队;以朋辈心理辅导为重要补充,培训学生心理辅导队伍,实现学生心理自助互助;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课程活动化和活动课程化相结合,开发校本心育教材;以行政推动为重要保障,整合积极心育资源,助推积极心育合力育人等心理资本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初三学习这么紧张,你们还有时间开设心理课?”这是不少家长甚至是兄弟学校老师的疑问。但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这已经成为幸福心育的必备一环。初一至初三各年级都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开设心育课程,举办丰富多彩的心育活动,全面跟进年级组心育工作。学生在心理课堂上进行活动体验、交流分享,在课后阅读心理社团编制的心理小报,与心理教师、心理委员聊天谈心,成为校园一道暖心而平常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