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采编绩效考核体系已不适应报业全媒体转型,建立全媒体采编绩效考核体系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采编绩效考核的四个转变趋势,对建立报业全媒体采编绩效考核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中央政策的支持,报业的全媒体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以媒介融合为背景,分析美国在全媒体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分别从品牌、技术、互动、营销等方面探究我国报业在全媒体发展过程中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方昌林 《新闻世界》2011,(9):169-170
随着三网融合时代的到来,3G通讯技术迅猛发展,新型阅读器日渐普及,对于长期单向传播、单一介质传播的传统媒体而言,谋求转型已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我国报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报业全媒体转型的优势和途径,并对报业全媒体战略的未来走向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新闻专业人才是媒体内容的生产者,全媒体人才培养和专业采编队伍建设是报业走向融合和重构的重要环节。媒介融合时代,全媒体人才培养如何适应报业转型中的人才需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一是建构综合性、专业性全媒体采编队伍;二是高校要更新培养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建构全媒体实践平台;三是要重视时代发展中的生存能力和行业价值。  相似文献   

5.
"方正畅享全媒体新闻采编系统"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该系统作为"方正超融合智慧媒体解决方案"的核心产品,自正式发布以来,在全国300多家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前沿技术应用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经验,推动了报业深度融合发展。本文从方正畅享全媒体新闻采编系统的特点、实践案例为出发点,分享技术建设思路,为推动媒体融合转型的技术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报业全媒体,是报业应对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实现自身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报业全媒体平台的构建,使报业能够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态与技术,在新媒体时代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与服务. 报业与新媒体融合的三个阶段 总体上来说,包括报业在内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经历了"应对新媒体"、 "利用新媒体"和"新媒体化"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传统报业也从最初与新媒体的竞争博弈发展成为积极寻求融合渠道.因此,在现实意义上,新媒体所代表的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并不是报业的竞争主体,而是报业实现"华丽转身"的舞台,也是报业变革、转型和再造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网络新媒体竞争愈演愈烈,对传统地方报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地方报业如何在传统媒体领域与广播、电视等媒体竞争中扬长避短?在全媒体融合道路上不断实现新闻采集、发布等创新,以理念创新为引领推动全媒体深度融合,方能真正实现扬长克短。本文从佳报传媒全媒体传播矩阵的初步构建和全媒体领域中纵深拓展、中央厨房功能释放的新闻实践中总结经验,并结合参考文献,对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这条唯一出路中的创新作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回顾全媒体在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把2007年报业开始探讨全媒体的概念,定义为全媒体的概念期,把随后几年报业在报网融合、移动新媒体的尝试定义为探索期,2011年以来,以南方日报、现代快报为代表的传媒企业深化改革,构建了新型全媒体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回顾全媒体在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把2007年报业开始探讨全媒体的概念,定义为全媒体的概念期,把随后几年报业在报网融合、移动新媒体的尝试定义为探索期,2011年以来,以南方日报、现代快报为代表的传媒企业深化改革,构建了新型全媒体产业链、  相似文献   

10.
全媒体环境下报业复兴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刚 《新闻世界》2010,(10):57-59
传媒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全媒体时期。在"全媒体"环境下,报业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也必然在融合与转型中通过加速媒体融合,打造全媒体;实施品牌战略,凸显核心优势;构建多元媒体格局,做大发展平台;借力新媒体,创新报业主业等方式实现自身的复苏与振兴。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今年两会报道的创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首次组成全媒体矩阵,在“全媒体融合、全方位出击、全时段播报”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会后综合矩阵各方的读者、粉丝、用户数,首次超过了1000万!更重要的是,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今后如何加快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步伐、构建更为科学的立体化传播格局、实现向现代报业的历史性跨越迈出了关键一步。中宣部副部长吴恒权高度评价新华报业此次的全媒体联动“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是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形态,这一语境加速了媒介之间的激烈竞争.报业由于不具备电视、互联网在音、视频方面的优势,因而对实现全媒体的目标更为迫切.报业网站迅速打造自己的全媒体新传播平台,充分挖掘网站在声、画传播上的巨大效应,在报业面临多重危难的时刻寻求发展机遇,大型体育报道将为报业战略转型提供难得的发展契机.继北京奥运会...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传播格局给舆论引导带来新挑战,主流报业媒体应提升内容生产的包容性、渠道建设的开放性、运营模式的连接性,创新有效引导舆论的路径,积极创新新闻生产、发布渠道及运营思维,构建互动协作、融合式的全媒体传播矩阵。  相似文献   

14.
<正>背景介绍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促进全媒体数字化转型升级,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这两年的重要战略。集团要求构建全媒体采编、发布、经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支撑平台。同时要求这个平台能够承载未来大数据应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社会化计算,成为报业集团真正的私有云平台。为此报业集团技术处经过历时半年的考察、实验、论证,最终决定采用全融合基础架构(内部产品  相似文献   

15.
赵兵 《传媒》2014,(20)
正对于报业新媒体建设的精英而言,融合发展,是知易行难。所以,笔者仅想就报业融合发展的一些现实操作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希望借机能够得到大家的指点和斧正。归纳梳理目前国内外报业融合发展所做出的探索,我们不难总结出两点。首先,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做着以下两个"必选项":一是重构全媒体采编流程,确立"中央厨房"式的新型新闻生产模式,这其中包括全媒体技术平台的搭建,媒体内部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报业纷纷走上了媒介融合的道路,全媒体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多数媒体发展变革的主攻方向,但大而无当、内容同质化、报业核心竞争力的消解以及多媒体平台之间的磨合问题,也同样是全媒体发展过程中的衍生品,①这些因素无疑是制约我国传媒行业未来发展的掣肘.  相似文献   

17.
《新闻记者》2008,(10):56-56
在8月26日结束的报业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项目发布暨中国报业全媒体流程再造和技术支撑研讨会上.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传媒集团、烟台日报报业集团等5家报业集团倡议建立报业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疆媒介融合的进程,新疆汉语媒介融合的进程并不滞后于国内其他省份,作为占有新疆报业市场份额较大的新疆都市消费晨报,其媒介融合进程以全媒体转型而具有典型性,晨报全媒体在其产品定位、人才、业务和管理模式上为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进行了全面的转型,在新疆媒介融合进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贾永 《军事记者》2010,(11):7-9
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浪潮.给传统报业带来颠覆性的冲击。当代报业,必须经过一番剧烈的阵痛才能够获得新生。走报网融合之路,是全媒体时代报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早融合,早受益;大融合,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增强报纸和新媒体的融合?在融合中如何增强报纸与新媒体的粘合度?这是摆在报业面前的一个时代命题。今年5月10日,南京晨报正式推出全国第一份全媒体报纸,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全媒体报纸产生的背景、运作模式、对报业的影响等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